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看危机     
2012年底,易中公司的年会主题是:当危机来临.各位专家学者就环境变化趋势,企业面临的风险以及如何应对各抒己见.宋新宇博士做了精彩演讲,题目是"企业应对危机的99个方法". 环境有好时就有坏时,经济有热时就有冷时.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这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正如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做企业必须面对这一现实.可以说,危机是企业必经之路,一个冬天过去了,还会有下一个更寒冷的冬天.美国人把金融危机后的现状称为"新常态"或"新现实",这就对了.变化是常态,危机是常态,一切都不必大惊小怪,我们要做的只是正确认识对待危机,积极准备迎接危机.  相似文献   

2.
2009年,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我们将迎来共和国60华诞;这一年,经济危机已从虚拟经济进入到实体经济的危机中。在这个年份召开的中国“两会”,强烈吸引了世界的关注目光。通过5000多位代表委员、3000多名海内外记者,在2009年3月之春召开的中国“两会”,向各界传递了我国应对危机、加快发展的强烈信号。  相似文献   

3.
“八卦”这个词,渐渐流行起来了。早先这是一个贬义的词汇,意即非常关注一些鸡毛蒜皮的八卦新闻。可是近来它的意义越来越多,渐渐地已经从新闻从业人员开始走向大众,成为“共同关心”的代名词了。当女子和女子相遇,我们不得不承认,话题总会回到两个永恒的“八卦”主题:男人和美容!那么,让我们来听一听,她们是怎么样八卦美容秘诀的吧!  相似文献   

4.
2011年8月,“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南京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又开始了新一年的西部志愿服务。‘这届支教团往宁夏中宁县共派出7名研究生,其中3位在大战场中学支教,我就是其中一位。我们要在西部支教一年,然后回到大学继续学业。  相似文献   

5.
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语文就和我们息息相关,等到我们跨进校门,“语文”这个词更是与我们紧紧相连。徜徉在这个充满情感的世界里,它就像一片沃土滋润着我,使我的精神家园丰厚而充实。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职业》2009,(2):1-1
危机下怎么才能过上好日子? 最近在天涯上看到一个名为“金融危机来了,你在职场还好吗”的帖子,里面一片裁员、失业的声音。之前我觉得所在的公司受影响不大,自己目前的发展还非常不错。但看到这个帖子后,我开始越来越担心,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也和我有一样的心情?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相似文献   

7.
2009年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去年,一场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迅速波及到了世界各国,这场危机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除了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经济衰退外,还伴随着大量社会问题的产生。所以有人说,这场金融危机在更广的意义上说是“人的危机”,因为金融危机的表现是货币贬值、企业破产等,而“人的危机”的表现是“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早在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党内刊物《共产党人》写了一篇很有名的发刊词。他在这篇文章中回顾了党走过的18年革命历程,提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制胜的“三个法宝”的著名论断。共和国60多年来战胜金融风暴也有“三大法宝”,这就是国家意志、宏观调控和市场手段,无论是1949年的第一次金融风暴,还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我们运用这“三大法宝”攻坚克难,不仅用得与时俱进,而且用得越来越高明了。  相似文献   

9.
郑卫 《公关世界》2016,(2):72-74
时隔37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再度召开,体现了我国决策层对城镇化发展的新判断和新思路。这两年来,新常态、“互联网+”、供给侧革命等提法的出台,清晰地预示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变革期。在这个历史转折点,我们突然发现,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如此紧密地关联在一起。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适当放慢脚步,对以往经验教训做些总结,是极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0.
最近常在报刊、杂志以及网上新闻中看见“危机公关”与“公关危机”两个词,大多数文章都随意采用其中一个词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即运用公共关系对危机作处理。其实这两个词有着不同的含义,区分它们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理解与掌握公共关系这门学问。危机公关是指对危机事件进行预测与防范、发现和处理等一系列活动。以及修复和完善企业形象,将危机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的公关运作过程。简单来讲,就是分为三个阶段:危机  相似文献   

11.
对于“消费”这个词我们大概不太陌生,但“消费社会”这个词我们就不太熟悉了。是不是有这样一个社会:那里的人专门消费,而不生产?假设这个社会确实存在的话,我们只能说它就是天堂。天堂是一个梦想,是乌托邦,而不是现实,从理论上说它不可能实现。但一些手长、腿快、眼睛亮的人总是希望捷足先登。因此实际情况是,在无边的“地狱”包围的现实中经常会出现“局部天堂”。  相似文献   

12.
安慧 《金色年华》2010,(7):45-45
美国《时代》周刊不久前刊登的封面文章《下个十年的十大思想》,预测了未来十年十大发展趋势,它们分别是:下一个“美国世纪”;重新划分世界格局;带宽将成为新黑金;辍学者经济;中美关系,不可或缺的轴心;为失败辩解;白人的焦虑危机;电视将拯救世界;精英群体衰落和乏味的时代。文章由美国“新美国基金会”的一批研究员撰写。  相似文献   

13.
我2003年从大学毕业,在社工行业摸爬滚打了8年,现在重新回到了大学。8年前我是一名社工系的学生,8年后我成了社工系的一名老师,和多数从教育界渗透到实务界的社工老师不同,我走了一条相反的道路,从实务界渗透到了教育界。这在国外社工教育行业并不少见,在国内却成为特例,据说惊动了“校长签字”,否则难以突破教育部门的条条框框。  相似文献   

14.
我无法考证“打工”这个词出版于哪年哪月,最近看了几种打工杂志,体会到打工族的酸甜苦辣、成功与失败,真是感慨万千。回首往事,当我还没读懂“打工”一词的时候,自己早就加入了打工族的行列,不过那时,我们给自己起了个很响亮的名字叫“出租”和“外派”,也就是打洋工。不过这不是  相似文献   

15.
“自由知识分子”是近年频繁亮相的一个词。乍一看,它不过就是“自由”和“知识分子”的排列组合,似乎热爱自由的知识分子皆可归入此列,但事实上,并非那么简单。只有理清了“自由”和“知识分子”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才有可能抵达这个词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郑媛 《现代交际》2009,(1):33-35
“美国次贷危机——美国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这场自2007年2月为开端的超级金融危机霎时席卷了全球。更被业界视为百年一遇,继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后最大的一次。我们不敢妄自揣测它造成的破坏力将有多大,也不敢枉然预测它还要持续多久。我们能做的只有坦然面对,尽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7.
杨生文  骆潇  李菲菲 《职业》2009,(6):78-79
“金融危机真的来了!”这是2009(第六届)中国薪酬管理高层论坛与会者的普遍感受。2008年三季度以来,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金融危机和降薪潮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带来巨大挑战。如何正确、客观地认识危机的影响?如何在“危”中把握“机”?如何在危机中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们老祖宗的时候,洋人还是猴子呢从小学起,课本中就告诉我们,我国地大物博,是一个文明古国。后来长大了些,资源的危机,让我们暂时忘却了地大物博这个词,唯有文明古国这个词,尚不时地跳出来,安慰着一些人脆弱的民族自尊心。的确,倘以先进世界上的民族而论,唯有中国这一古文明,是从几千年前一脉相传下来的。其他,如古希  相似文献   

19.
人生的四个阶段 我所划分的人生四阶段是:第一阶段是生活与工作的准备期。这个阶段所经历的事情包括接受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获取各项专业资格,在他人指导下从事工作,以及探索故乡以外的世界。“成型”(formation)这个词颇能贴切描述这一阶段。这是“形成”(forming)某一个人的阶段,其中.正规的学校教育只是“形成”过程的一小部分。  相似文献   

20.
眼下,有句玩笑话“美国人生病,全世界吃药”流行甚广。由美国次贷危机衍生而来的金融危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球播散开来,中国自然未能幸免,各行各业受到危机的冲击不言而喻。 作为旅游业,不免让我们想起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的非典、那时的旅游业也遭遇了彻骨的寒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