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孟子与道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是正统儒家之徒,但他游学稷下,深受诸子尤其是道家的影响,使他深化和发展了孔子学说。孟子深入探讨了道德规范、道德理想的本然根据,揭示了人性之本然与自然的一致性,努力把仁义礼智化为人的内在本性的组成部分。孟子的心性学说为儒家道德学说尊定了理论基石。孟子的四端说、“诚者天之道“说”、人性自然说、本心说、不动心、存心、养心说,均得益于道家的道论、心性论以及心气论  相似文献   

2.
先秦儒家在面对道德意志无力的现象时,孔子、孟子、荀子都根据自己的理论学说提出了自己的克服路径.孔子认为应实行道德教化,孟子认为反诸求己中求“心”最为关键;荀子与孔孟不同,把解决的路径放在主体知性选择能力的培养上.先秦儒家对道德“意志无力”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一个过程,同时也为以后儒家解决道德“意志无力”提供了总体的线索.  相似文献   

3.
“耻”是中国传统道德“八德”之一,被认为是“立人之大节”“治世之大端”,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被儒家所重视。在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社会大环境下,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逐渐将耻感文化纳入儒家学说体系。主要涉及个人的道德修养、人际交往等为人处世的道德原则,并且积极发挥着知耻在改过迁善、见贤思齐、洁身励行方面的重要作用。儒家耻感文化以其自身鲜明的特征,深刻地影响并融入了人们的道德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4.
简评韩非对先秦儒家“德治”学说的批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早在“百家争鸣”时期就已成为显学的儒家的“德治”学说 ,韩非从法家的立场 ,进行了尖锐的批驳。韩非以其“人性自为论”批驳了构成“德治”学说理论前提的“人性善”论 ,以其“德化无用论”批驳了构成“德治”学说核心的“道德教化论”,并以其“道德虚伪论”揭露了“德治”学说的内在矛盾及其在实践中表现出的苍白无力。韩非的这些批驳 ,切中了儒家道德至上思想的要害 ,对于后世指正儒家“德治”的弊端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古代人性学说发展史上,孔子最早提出关于人性的命题。后经孟子、荀子、韩愈、李翱、张载等人的发展演变人性学说日益丰富。但是,由于思想家们各执一端,使人性学说缺乏内在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程颢在前人的思想基础上,运用综合创新的研究方法,把人性学说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使儒家人性学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人性学说的“定论”。  相似文献   

6.
“义”与“利”的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义”是指道德原则规范,“利”是指物质利益。义与利的关系,涉及到道德原则规范与物质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问题。在中国伦理思想发展史上,儒家、法家、墨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和许多宝贵的积极合理因素。其中尤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这个问题的论述最为全面、深刻,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总结研究儒家义利观的基本内容,批判继承它的…  相似文献   

7.
儒家学派的人性论已为众多研究者所瞩目,然目光多偏集于孟荀。孔子对人性的论述虽远不及孟荀系统,但于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对人性的论述和探究,当以孔子始。“性近”与“习远”谈及孔子的人性论,困难在于“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此处之“性”,即指人之本性。何以“不可得而闻也”?古今注家对这一疑难的解释纷纭不一,刘宝楠在其《论语正义》中引了几家比较突出的说法,兹简括如下。不可得闻,非孔子不言,乃或是孔子罕言,子贡偶然得闻而叹美,或是孔子视对象而言,因为“中人以下,不可语上”;或是孔子晚年所言,故部分弟子不得而闻。对于这些说法的是非固有待研究,但对于孔子有无人性方面的论  相似文献   

8.
从孔子的生平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来看,孔子倡导仁学,为华夏开辟了一精神传统,孔门弟子、儒家学者即是从仁这一儒学核心概念出发尊奉孔子为圣人的。从两千多年的历史来看,儒家选择通过出仕、得君行道来实现政治理想,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从“君臣之义”“尊卑之礼”的角度尊奉孔子为圣人。孔子的“圣”有多重含义,如果“去圣”,只能去历代统治者尊奉的代表“君臣之义”“尊卑之礼”的圣,作为民族精神信仰的孔子是不能被“去圣”的。  相似文献   

9.
考古发现的郭店楚简中有14篇多为过去未曾见过的儒家文献,其中的《性自命出》、《语丛》等提出了有关“性命”的学说,与先秦时期的许多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的有关论述大体相同,反映了先秦时期儒家对世界、社会、人性的哲理性探索,从而形成儒家早期的哲学理论。宋代的程朱理学是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的,是对先秦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在宋代的一种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10.
(一 )古代“德刑之辩”是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思想的重要的历史渊源中国古代的儒家和法家曾开展过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就是如何看待治理国家的根本措施。儒家认为应以德治为本 ,法家认为应以法治为本 ,这就是有名的“德刑之辩”。“儒法之争”或者说“德刑之辩”的焦点 ,表面上看是要不要道德或者说要不要法律 ,深层次的问题却是人性之争 ,即人性是善良的还是恶的。儒家在主流思想上是强调人性善 ,最直接的道德结论就是人是可以教化的 ,即人的善良本质是可以教化出来的。或者说 ,只有通过教化方能得来。这种思想 ,使人对人性…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他的语录集——《论语》一书,主要讨论的是道德教育问题,仔细研究起来,在今天仍有很重要的意义。 孔子很少谈到人性,所以他的学生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但他并非完全没有研究过人性,他曾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承认人性无所谓善恶,人性的不同是后天习染的结果,但他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阳货》),这就自相矛盾了。不过他主要是从“习相远”的观点出发,即从人性的后天可塑性出发,建立了他的一套德育理论。 孔子的道德论中,“仁”是核心。《说文》:“仁,亲也。从人二”。段注;“会意,中庸日,仁者人也”。换句话说,“仁”表示人与人之间亲密相处的道德总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为政以德"是孔子所提出的关于治理国政的基本方针,是儒家政治道德的基本原则,也是其政治伦理思想的鲜明标志.孔子及其儒家认为,"为政以德"是对为政者起码的道德要求,在处理政务、治理国家方面,为政者必须遵从一定的道德准则,并重视道德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从"为政以德"的基本原则出发,儒家倡导德治、仁政,反对暴政、苛政.在德治与刑罚的关系问题上,儒家主张德主刑辅,认为在治理国政中道德与刑罚虽然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德治是根本,刑罚只能是"辅治之法".儒家在政治上不但倡导"德政",而且还主张"以德导民",要求为政者注意社会道德教化,并把道德教化视为治国之本.正确把握孔子及其儒家为政以德的思想,对于全面理解孔子及其儒家的政治思想、道德理论以及整个思想体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庸思想萌发于三代。《论语·尧曰》记述尧舜之事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从中不难看出,当时已经以“中”作为道德的基本原则。孔子最先提出中庸概念,并且使中庸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孔子在这里把“中德”上升为“至德”。孔子首倡的中庸,既是他所认为的道德真理,又是他处理各种问题的准则。这个意义上的中庸,被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奉为主宰自然与社会的根本法则,儒学的理论基石。 儒家为何以中庸为至德?依笔者之见:  相似文献   

14.
从先秦儒家中孔子的习言性、孟子的心言性、告子的生言性等对“性”的不同观念和理解,可以看到诸子都是十分重视“性”的.并围绕这一观念展开了深入的讨论.通过寻找“性”观念的起源,以发现儒家此一观念的历史根源.然后通过对孔子的分析揭示孟子及告子对孔子“性”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儒家三子对“性”的不同的理解和阐述对先秦儒学人性思想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对其后中国儒学体系构建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说孔子莫学观之自然人性美,不是孔子以“比德”为理论依据的古典的自然审美观,而是在《诗经》篇章中所显现出来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人性自由审美观,这是与礼教束缚人性的美学取向相对立的。通过对儒家经典《诗经》的文本进行分析,并结合孔子的文艺理论思想进行求证,笔者发现,其中蕴涵着人性自然的审美因素,进而对五四儒学批判加以具体分析,指出二者也具有跨越时代的共通点,  相似文献   

16.
伦理与宗教、政治、哲学融为一体的儒家学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仁学则是儒家学说之核心。几千年来,儒家“仁爱”精神成为我们一种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思想道德建设及社会文明进步发生重大作用。笔者认为挖掘并弘扬儒家“仁爱”思想之精华,对加强我们自身思想道德建设,做好德育工作,也将大有裨益。一、弘扬儒家“仁爱”精神,爱国爱民,做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仁”作为中国古代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孔子对其有多方面的阐述并赋予丰富的道德内涵。而“仁”的核心是“爱人”,笔者以为,“仁爱”精神贯穿于儒家忠、孝、悌、恕、恭…  相似文献   

17.
牟宗三的人性观从传统中走来,又结合时代问题做了新鲜地阐发和丰富,而根底却仍是儒家的心性之学及其规定的性善论,其对儒家传统家法精巧的“保守”,包含着学理和实践上极大的问题。要跳出牟宗三式的道德理性中心阴影笼罩下的人性论故辙,要落实“全幅人性”即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就要求对传统形而上学的种种幻相给予“除魅”,并推动人性观念向“生活世界”还原。  相似文献   

18.
作为儒家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礼"是先秦儒家教育理论及其实践的核心范畴。儒家的教育理论是完全依靠"礼"如何与其他范畴互相关联而形成发展的。尤其是孔子、孟子和荀子所提出的"仁"、"人性"和"文"等范畴对体现出"礼"的教育内涵是不可缺少的。"仁"只有通过"礼"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人性"也依靠"礼"的内化过程而能够获得真正的发展。在这一点上,可以说"礼"是文明化了的传统中分化、发展下来的一切标准,"礼教"是以"博文"与"约礼"为主要内容而培养君子的先秦儒家的教育传统。  相似文献   

19.
陆贾是汉高祖的“政治设计师”,他奉高祖之命而作的《新语》对汉初政治方针由攻转守、由武到文的转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陆贾的政治设计是从反思秦暴而亡、反对君主多为扰民、主张实行儒家仁政和道家无为之道开始的。他以儒家经典为依据立论,从儒家仁政理想出发,梳理了“圣人之道”的历史流变,提出了“尚贤去佞”“进忠退谗”的政治要求和“俯仰进退,与道为依”的修身要求,将儒家的“道德”天命化为“灾诫”说,成为孔子《春秋》以天统君的“灾异”说到董仲舒“天谴说”之间的重要过渡。  相似文献   

20.
《大学》、《中庸》的道德主体自觉论体系黄开国儒家学派以重视人伦而著称。从孔子开始创立儒家学派以来,我们就看到儒家对道德主体的重视,及其对道德主体自觉性的强调。其后,此一基本思想又为孟子、荀子所发展,而且日益丰富。我们将此称为儒家的道德主体自觉论。儒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