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史记》是司马迁创造的文化奇迹,是第一部纪传体中国古代通史,由于《史记》的问世和影响,史学才冲破传统经学体统,以独立的学科自立于中国古代学术之林。司马迁对前代文化经典的接受塑造了《史记》的文化品格,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所开创的叙事体例、语言表达范式、行文风格对后世叙事文学发挥了不可低估的示范性作用,作为文学经典进入世界文化的神圣殿堂。《〈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之路》一书系统深入地考察了自《史记》问世两千年来“以文学的名义”被接受、认知的文学经典建构之路,沿着这一研究路径,追溯、探索《史记》文学经典化的学术思想史,进而期待《史记》文学研究尤其是《史记》对叙事文学影响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人们为纪念司马迁,特地在陕西省韩城建造了一座祠庙,名为"汉太史司马祠"。祠内现存古今碑石一百余通,内容涉及司马迁的人品与人格、司马迁祠墓的历史变迁、修缮祭祀活动、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评价,以及《史记》相关篇章中的名言警句等,是研究司马迁、《史记》、司马迁祠庙的珍贵财富,价值甚大。  相似文献   

3.
从《史记》八书与《汉书》十志之比较看司马迁与斑固史学思想的差异孙祖眉司马迁与班固是汉代最伟大的文化伟人,他们所著的《史记》与《汉书》可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书,《汉书》不仅在体例和规模上,而且在选材编排上都在向《史记》学习,甚至很多篇章与文字都是直...  相似文献   

4.
时国强 《唐都学刊》2011,27(3):121-122
在"前四史"中,《后汉书》的文学研究相对薄弱。《史记》以其纪传体通史的开创性以及司马迁的不幸而备受注目。《汉书》与《史记》有较多的重叠部分,《史记》《汉书》比较,或是"班马异同",已是老生常谈。《三国志》在《三国演义》的热潮下,也受到了相当的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评《唐代正史的编纂》[英]V.熊谢谢萌珍译马学印校渊源流长的中国编史传统以其二十四史著称。上自公元前1世纪司马迁编纂的《史记》,下迄公元18世纪的《明史》,都是纪传体正史,时间跨度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明代最后一年。唐代不仅编纂了8部正史(占二十四史的...  相似文献   

6.
陈纪然  孙树勇 《学术交流》2007,(11):167-169
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礼治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礼的历史即是中华民族心灵的文化史。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关礼的阐述,在中国礼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从社会功能、情感因素、历史沿革三个本质方面来看《史记》的礼治思想,虽然带有等级社会的印痕,但同时也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史记》倡言的礼,虽然因强调礼的社会规范功能而表现出浓厚的封建伦理政治色彩,但同时也具有人文精神;《史记》言礼,虽然强调礼有损益,但也重视对礼的坚守。"缘人情而制礼"是司马迁的重要礼学观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却多有忽略。探析《史记》的礼治思想体系对人性和人情的关注,有益于准确把握《史记》礼治思想的精华。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书体例的创变是前代史书叙事中"个人"意识日渐觉醒的必然结果。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在叙事中采用情感透视的方法更能从心理层面艺术化地展现司马迁与传主之间的"灵犀",其中也必然包含了司马迁对人生、历史和哲学的独到感悟。因此这种直面个体情感的新颖叙事不仅促使司马迁在书写以项羽为代表的历史悲剧人物时能真正取得心灵的呼应,更决定了"究天人之际"的哲学命题在司马迁的笔下能够进入人性的深层,这也是《史记》超越一般意义的历史、哲学著作的关键,使之成为文学史的经典。  相似文献   

8.
一.“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学术目标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有数的独立起源的古文明之一,海内外炎黄子孙尤以中华文明数千年绵延流传、从未中断而引以自豪。但是,我国古籍记载的上古确切年代,只能上推到公元前841年,也就是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的开端——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  相似文献   

9.
论《聊斋志异》的史学色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聊斋志异》(下称《聊斋》)是清初学者蒲松龄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就其文学成就来说,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造诣,都堪称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峰颠之作。笔者认为,《聊斋》不仅是传奇志怪,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史学特点。1.在形式上有意仿史。中国史学著作的形式或曰体例,主要有两种,以《左传》为代表的编年体和以《史记》为代表的纪传体。在“二体”中,纪传体为后世所推重。被封建朝廷列为“正史”的二十四史,全部是纪传体,它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蒲松龄学富五车,博通经史,《聊斋》在体例上就深受纪传体的影响。第一,《异史…  相似文献   

10.
陈纪然 《学术交流》2006,(6):161-164
《史记》的传布和研读是相互关联的两个问题。在汉代,主要由于政治上的羁绊,使得《史记》没能广泛传布。这一时期,对《史记》主要局限于政治意义的解读。晋唐间,主要出于对知识的渴望,人们克服经济、技术等困难,亲手传抄《史记》,使得《史记》的流传较汉世更为广泛,因此研读也渐为深入,逐步走向阐释《史记》学术意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字子长,别名太史公,男,汉族,公元前145年农历二月初九生,属相猴,星座白羊座,陕西省韩城人,历任汉武帝刘彻的警卫秘书,西汉朝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西汉朝廷办公厅主任。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星象家。史学代表作品有《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星象学代表作品《太初历》,就是沿用至今的历法,改变了秦朝以前的正月在十一月份的情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东西南北》2011,(16):44-45
周公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贤相,他的美名穿越漫漫三千余年岁月,成为后世所有辅佐君王者永恒的楷模。司马迁在《史记》中以相当长的篇幅,专门记述了他的诸多感人事迹,如武王伐纣时,周公撰写了誓师之辞《牧誓》,此文一直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3.
文学理论是从研究和总结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产生的。在创作实践上取得伟大成就的作家,大都留下了值得后人重视的创作经验和理论遗产。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家司马迁,也是伟大的文学家,他的《史记》不仅是史学上的高峰,也是文学价值极高的巨著。由于司马迁对前人的创作实践和作品成果进行了精湛的研讨,自己也有极为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加上他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所撰《史记》与孔子颇有关系 ,其中孔子笔削《春秋》之事及《春秋》之书对于司马迁的史学思想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今试讨论其中的若干问题 ,以就教于学界同仁。1  司马迁从积极入世的角度出发 ,定下了自己撰写《史记》的基本思路 ,这便与董仲舒对于《春秋》的推崇发生了密切关系。董仲舒是汉代公羊春秋学大师。他借阐发孔子写《春秋》的微言大义来宣传“大一统”思想 ,为汉代统一封建国家的巩固找出理论依据。他直言“春秋大一统者 ,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汉书·董仲舒传》) 司马迁对于董仲舒的这个思想十分推崇。他在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黄老思想对司马迁及《史记》有重要的影响,文章从黄老思想的核心是刑德思想,刑德思想贯穿于《史记》之中,司马迁黄老思想形成的外部环境,黄老思想与《史记》文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对人格的揭示,是《史记》创作的重要目标。司马迁认为君子人格有五个基本要素,本文通过《史记》对孔子、秦始皇、刘邦、项羽、伯夷、李广、韩信、陈胜、李陵诸多人物的人格描绘和评价,探索司马迁《史记》的人格观。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的《史记》是对近三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总结与弘扬。在这部巨著中,司马迁深刻地总结与大力地弘扬了中华民族崇尚气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与气节风范,并对"游侠"与"刺客"的作用与积极意义进行了深刻的辨证。这种民族精神与气节风范生动地体现在《史记》各种人物传记中,它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大事记的由来大事记,是按时间顺序记载历史大事的一种方法,是我国古老史书的一种传统形式。地方志的大事记,是从史书中脱胎而来的,它本属史体,而为志体所吸收,融合到志体中,成为志书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国最早的史书,如《春秋》、《左传》、《竹书纪年》都是编年纪事,按照年、月、日记载历史。西汉司马迁作《史记》,创立了纪传体,以人物为主记载历史。但其中的“本  相似文献   

19.
李洲良 《求是学刊》2001,28(4):88-90
《左传》记言有诗心 ,文心之证即史蕴诗心 ,与后世小说家言虽不同而可相通 ;至《史记》 ,司马迁载笔取材 ,汰虚课实 ,并将人的本性与历史发展相结合 ,突破《左传》劝善惩恶的道德层面 ,把史书提高到历史现象规律性认识即历史哲学层面 ,因而中国史学实肇端于司马迁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许多属于悲剧人物。本文探讨了《史记》悲剧人物的层次、悲剧人物的审美特点、悲剧人物的塑造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