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画上题诗是中国绘画艺术独有的民族文化特点。而题画诗主要是通过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将诗的功能与画的造型特点联系在一起,融诗画为一体,形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审美情趣。本文即从题画诗所表现的社会生活、所反映的绘画艺术发展状况、所抒发的文人胸襟情志等诸方面对题画诗中所表现的审美价值与地位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古代的诗歌艺术中,题画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独具特色,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自唐以来,代代相传。可惜的是,题画诗在其他诗歌的研究和探讨成就蜚然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仅就中国古代题画诗的空白艺术蕴藉谈一点肤见,以期引起专家学者对我国古代题画诗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什么是题画诗呢?这要从我国传统的绘画谈起,中国画(简称国画)讲求笔墨、款识、题跋、印章,强调文字、书法、篆刻和绘画的有机结合,使得诗、书、画、印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这是中国画有别于西方的油画,以及其他画类的特色之一,写在画…  相似文献   

3.
拉斐尔前派画家、诗人但丁·加里布埃尔·罗塞蒂将诗歌比作"纪念碑"与"硬币",他认为诗歌与绘画一样,都是对瞬间情感的记录,都具有诗与画、具象与抽象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或隐或显地统一于同一作品当中。因此,其题画诗所表现的正是绘画中所隐藏的诗的成分,不描写画面,只表现绘画中隐藏的情感与想象。同时,其题画诗也具有虚实相映、注重感性、过渡突兀等绘画特征,并因此而呈现晦涩迷离、蕴含丰富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题画诗是我国古典诗歌园圃中的奇葩,它是我国绘画艺术的共生物,伴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繁荣而发展繁荣。狭义的题画诗是指题写在画幅上的诗,因之它又与书法艺术密切相关;诗、画、书法处于同一个物质载体,便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品。由于我国传统绘画的技法和材料极为独特,  相似文献   

5.
中国诗与画的融合在唐代取得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进展,唐代题画诗集中反映出了这种进步。它开创和奠定了题画诗的基本体例,使题画诗作为一种特殊的诗歌品类得以成立。唐代题画诗的开创之功主要表现在:它拓宽了题画诗的诗体范围,各体齐备,改变了前代仅局限于以四言和五言诗的画赞、咏画诗题咏的局面,尤其是以律诗评画,对诗与画的结合有重要的意义;在题画方式方面,出现了自画自题和画上题诗的题画方式,并基本完成了评画赏画手法上的探索;从题画诗人来看,唐代的杜甫、白居易和刘商为后人树立了三种不同意义的典范。唐代题画诗对题画诗本身的发展和中国文人画的形成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古代的诗歌艺术中,题画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独具特色,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自唐以来,代代相传。可惜的是,题画诗在其它诗歌的研究和探讨成就斐然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仅就中国古代题画诗的空白艺术蕴藉谈一点肤见,以期引起专家学者对我国古代题画诗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什么是题画诗呢?这要从我国传统的绘画谈起,中国画(简称国画)讲求笔墨、款识、题跋、印章,强调文学、书法、篆刻和绘画的有机结合,使得诗、书、画、印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这是中国画有别于西方的油画,以及其他画类的特色之一。写在画幅前  相似文献   

7.
中国题画诗讲究"意境",画中题诗,诗情增添画意,画意映衬诗境,诗画相得益彰。在《山径春行图》多模态诗画话语中,画为视觉艺术,诗是语言艺术,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融合共生,由绘画组成的图像行为和由题诗组成的言语行为汇合而成一种统一的多模态交流行为共建话语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寂题画诗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寂题画诗现存28题44首,其中关于一些金源画家、收藏家的信息,对研究金源绘事有文献价值,让人们了解金源诗人与画家之间的关系;其题画诗题咏的金源绘画,显示出金源绘画与诗歌有共同的隐逸倾向,还透露出画与诗在审美对象选择上具有的民间特色与民族特色;从诗人如何处理绘画这一对象,以及在处理绘画主题上表现出的诗歌表达能力,可以确立王寂在金源诗歌史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诗画一律”是中国独特的艺术传统,这一艺术融合的最终形成是“诗向画的靠拢”与“画向诗的靠拢”双向运行的结果,题画诗是对“诗画一律”艺术观念的实践。通过列举中国现代画家创作的题画诗,证明中国题画诗从诗画关系上可分为三类:诗意大于画意、诗意等于画意、诗意小于画意。通过对中国画家题画诗新的类型分析,既能理解画家在创作题画诗时的“文本间性”,又能认识均衡艺术修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唐代不仅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而且也是绘画、书法、音乐、舞蹈、雕塑等艺术空前繁荣的历史时期。其中尤以绘画和诗歌关系至密,不少诗人写了一些优秀的咏画、题画诗,这些诗篇是唐代诗坛上鲜艳芬芳的奇葩。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十分欢喜绘画珍品,对绘画艺术有很高的鉴赏力,无论是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他都加以品题。杜集中有咏画、题画诗二十多首,这在盛唐诗人中是非常突出的。杜甫所题画图,除韩干的画马外,其余的早已不存,但通过  相似文献   

11.
(一) 杜甫是诗人,也是一位精于鉴赏的绘画评论家。其绘画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20多首题画诗及若干诗句里。唐代是中国诗发展的鼎盛期,亦是中国画发展的黄金时代。题画诗作为诗画联姻的产儿,在五彩绚丽的唐诗百花园里可谓奇葩独秀,异香袭人,清人沈德潜对唐代题画诗,尤其是老杜题画诗极为推重,曰:“唐以前未见题画诗,开此体者,老杜也”。  相似文献   

12.
清初“四王”是清代题画诗流变史上一个重要的题画群体。相同的社会文化环境、画学背景以及相似的人生境遇和处世态度,使这个题画群体的创作在主题取向上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抒发易代之痛,表达厌宦之情,享受田园之乐,映衬风雅之致,宣扬绘画理念。较之前代题画诗尤其是画家题画诗,“四王”题画诗以其强势的实指性或者说丰富的思想性,牢牢占据了诗画关系的主导地位,使得画作必须依靠诗歌才能获得完整的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诗为画余”的传统观念,强化了题画诗的表现机制和思想深度,同时也拓宽了绘画的抒情渠道和精神内涵,为后来小四王画派、扬州画派,甚至是近代以来的许多画派都树立了较好的题画典范。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兼备书、诗、画艺术才能的大家,徐渭以其桀骜不驯、狂放不羁的个性和特殊艺术才情在晚明文学史上书写了一代"畸人"的传奇人生。目前学界对其人其诗研究较为全面,但对其题画诗却少有研究。笔者认为,徐渭阐明画理、书写情怀的题画诗具有十分浓厚的哲学韵味,而反映其生活艰辛的题画诗则更具有自然真切、明白晓畅的特点。可以说,研究其题画诗对于了解徐渭其人其诗均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4.
论黄庭坚的题画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三个层次:一、黄庭坚在题画诗中发抒他论画的见解与审美趣尚,认为画家须具备人品学识,其次要讲究画的形似、技法以及笔力,方能得心应手,在形似的基础上融入情感,力求做到神似,画中有“意”有“真趣”。画之最高境界是遗形得神,出神入化,好的画应是无声之诗。二、题画诗三种写法范式。(1)就画论画,对画中之景作出恰当的描述、概括与补充,同时亦可借景抒情,略有阐发。(2)借画师之画,言我之心志,将画意加以引申与发挥。使绘画借诗的境界意趣而得到升华。(3)在题画诗中点明诗中之景乃写画景而非真实之景。三、黄山谷题画诗的艺术特色。(1)尽可能运用比喻与夸张手法去表现景物之物态。(2)炼句琢字,力求生新出奇。(3)章法布局,曲折而驰骤。(4)于诙谐风趣中寓深意。(5)议论带情韵而发。这三个层次互为映发,构成其题画诗瑰丽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5.
杜甫题画诗的传播学观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古代 ,文学是除绘画及其复制品、画史、画论等传播绘画作品的形式之外的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以此为前提 ,聚焦杜甫题画诗 ,揭示了其对唐人画作画面形貌的切真描摹 ,画作神韵的独到刻画 ,从而传画作之“真” ;揭示了其由画作引发的关于社会、人生、思想取向的感悟 ,传画外之意。说明杜甫题画诗在唐代及后世明晰、深刻、内蕴丰厚地传播唐人绘画作品的突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形象体现;绘画的主旨是立象尽意,其目的为"通德类情","天人合一","物我共化",取得自然万物之意象,以传达人的思想、情感.得意忘象,不似求似,直逼中国画取象的本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山水画取象的法源;笔墨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与绘画外在审美形式.中国山水画创作,以观物取象为基点,以中华民族特有的笔墨立象尽意为旨归,所表现的"道",容量之大,奥理之深,是其他画种难以企及的.  相似文献   

17.
唐代题画诗审美时空的层次构成具有多重性,它融合了客观物理时空和中国画时空的特性,成为一种特殊的诗歌审美时空。在唐代山水题画诗中,诗人对画面时间二度审美,将画面凝固性的时间转化为永恒性和超越性的时间,给画面时间赋予了生命意识内涵。唐代山水题画诗中的空间则具有广远性和包容性的审美特点。广远性的特点显示出中国诗与画在空间意识上的相通,包容性则不但体现了诗人对绘画空间的二度审美,而且折射出诗人主体对外在空间驾驭、掌握乃至与其融合的理想。唐代山水题画诗隐逸的诗旨和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迷茫心态,体现了中国画时空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审美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18.
唐代不仅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而且也是绘画、书法、音乐、舞蹈、雕塑等艺术空前繁荣的历史时期。其中尤以绘画和诗歌关系至密,不少诗人写了一些优秀的咏画、题画诗,这些诗篇是唐代诗坛上鲜艳芬芳的奇葩。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十分欢喜绘画珍品,对绘画艺术有很高的鉴赏力,无论是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他都加以品  相似文献   

19.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不仅在中国史学研究方面贡献颇著,对中国绘画史领域也有较深涉猎,尤其是在"南画"研究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他之所以关注"南画",一方面是针对近代日本绘画发展政策过分提倡"日本画"而导致文人趣味的"南画"日渐衰落;另一方面也为日本新的收藏趋向提供画学理论支持。而京都学派的研究路数和他自身的史学素养,不仅使内藤湖南精辟地解读了中国古代画学文献,纠正了日本人对中国文人画体系的偏狭理解,更是从史学结构上把握了影响中国绘画变革的制度与文化因素。在当时中日文化界递次批判文人绘画的浪潮中,内藤湖南通过对"南画"历史的研究,积极宣扬这种东方绘画样式和审美趣味,并阐明了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应有价值。而在学术研究之外,既要看到内藤湖南对西方国家占有东方艺术遗产的警觉与保护意识,亦不能忽视其在阐述"东洋文化中心变化论"观点时,体现了日本人的优势心理。  相似文献   

20.
赵秉文题画诗文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秉文是金源最早一位大量写作题画诗的诗人,他现存的题画诗共有四十五题六十一首。文章从题画诗所涉及的画家、绘画作品以及诗歌本身特点三个方面入手,对这些题画诗文本作了详细分析,以期对赵秉文及题画诗都能有深刻细致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