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一道初等数学中的不等式问题的讨论,引进数学分析方法,指明这是一类特殊的条件极值问题。实际上,这也是一类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包括有两个问题的题目,即:经济地理学的科学性质问题和这门科学的研究对象问题。这两个问题是我国经济地理学界目前仍在讨论而没有得出一致的认识的,本文想就这两个问题谈谈个人的见解。一经济地理学的科学性质经济地理学的科学性质问题,是这门科学的一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过去虽也经过不少的讨论,但—直没有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公正性问题是现代伦理学的核心问题,而代际公正问题则是这一问题域中的一个难点所在,并且它又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所不可回避的问题,因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罗尔斯从正义伦理学的视角提出的正义储蓄原则无疑在这一问题上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而理解罗尔斯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则需要从理论背景、逻辑前提、价值取向和具体方案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考量。  相似文献   

4.
有人认为,宋元明清时期,唯心主义哲学家和唯物主义哲学家之间在理欲问题上没有原则分歧,这完全是一种误解。事实上,正如理气关系问题是这一时期唯心主义者和唯物主义者发生争论的重大问题一样,理欲关系问题也是这一时期唯心主义者和唯物主义者之间争论的一个重大问题。下面,我们就戴震在这一问题上和程朱之间的对峙点,作些具体探讨。从  相似文献   

5.
早在古代,人们就看到人知善而不为和知恶而为之的现象,并试图对此给予说明。如何才能使人们心甘情愿地去遵守道德法则,知善而行之,知恶而避之,对于伦理学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从理论上看,这是一个道德动力学的问题,从实践上看,这是一个知行如何统一的问题,面对当代中国的道德状况而言,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提出该问题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如何在科技发展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理论和实践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本刊约请四位专家围绕这一问题陈述己见,以期推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如何在科技发展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理论和实践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本刊约请四位专家围绕这一问题陈述己见,以期推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如何在科技发展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理论和实践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本刊约请四位专家围绕这一问题陈述己见,以期推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事关中国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什么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是我们受限必须弄明白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进一步理清这两个问题,以更好的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如何在科技发展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理论和实践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本刊约请四位专家围绕这一问题陈述己见,以期推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多校区高校工会维权工作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三新"的维权新思路,即维权意识要有新认知、维权内容要有新拓展和维权方式要有新转变。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组织体系,维权贴近教工;积极寻求支持,维权形成合力;突现工会职能,维权民主科学;建信息化平台,维权模式创新等四项应对措施,期望帮助多校区高校教职工对维权意识要有正确认知,形成一个相对一致的趋向,为多校区高校科学发展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人权保障是我国程序法制建设的价值目标,人权是衡量程序正义的主要价值标准。程序正义能限制权力、实现实体性人权、确认并保护程序性人权,是保障人权的基本手段。从人权保障看,当前我国程序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程序正义意识不发达、程序法规不健全、现有一些程序法的条款不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只有确立程序正义的理念,完善程序法制,才能真正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3.
散居少数民族权益的司法保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加强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工作的客观需要出发,以司法保障为视角,从法律规定和实际需要两个方面,论证了对散居少数民族权益进行司法保障的必要性,并进一步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司法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罪犯人权的保障理由涉及监狱功能、人权保障、法治建设、政治文明等方面。根据人权与义务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既要保障罪犯人权,又要强调罪犯义务,罪犯人权和罪犯义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人民警察自身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繁重的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人民警察长年累月在超负荷的工作,然而他们的某些自身权益却无法 得到保障。为维护警察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警察权益保护机制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关于农民权益保护立法若干基础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农民权益保护进行专门立法是非常必要的。立法必须考虑体系上的科学性,妥善处理与其它相关法律的关系;在价值基础上应当寻求效率和公平、保障和限制的平衡;在调整范围上,需要准确界定"农民"的概念,实体权利和救济途径并重;立法中应当坚持平等、合法、便民和节约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实施紧急状态往往会带来对于宪法所确认的人权和公民权利的冲击 ,我国有必要进一步在宪法中完善紧急状态制度 ,不但赋予实施紧急状态以宪法依据 ,也应为在紧急状态之下维护和保障公民权利提供法律支持 ,从而进一步丰富我国宪法的人权内涵。  相似文献   

18.
疾病患者知情权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的知情权和同意权是两个独立的权利,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权利的保障缺乏上位法的支撑,目前在操作层面起主要作用的大多是一些行政法规或者部门规章.立法层面从某种程度上似乎忽视了医方所应履行的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道德义务.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将患者知情权与患者同意权揉杂在一起,模糊了两者的差异和不同之处.促进医疗机构履行告知和说明义务的规范化有利于患者知情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新形势下青少年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普遍存在,社会对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青少年维权部门权责不清、法制建设滞后,青少年自觉维权的意识和能力薄弱.要调整、完善青少年维权工作的基本格局,培养、增强青少年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丰富、创新维护青少年合...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首次对学生的权利和权利救济制度作了明确规定。高校学生申诉制度是其中着重强调的一种学生权利救济制度,既能全面保护学生的权利又能保障高校能够依法行使职权,既能实现高校法治又能维持高校自治,有利于及时化解矛盾与纠纷,减轻学校的应诉压力,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法制化。如果说司法是解决社会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则是维系学校稳定的最后一道安全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