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邓小平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大目标出发,对青少年的德育工作进行了认真地思考,他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青年德育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德育"的思想观点.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大德育"思想,对于开创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力量源泉.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对人民主体观作出了重大贡献.邓小平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一切为了人民利益;他探索出社会主义中国最终要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路径轨迹,这就是既“先富”又“共富”的科学方法与手段;他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把三者统一于科学社会主义,将人民至上理念具体化,最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凸显了他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伟人,他为中国人民的伟大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邓小平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他晚年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国人思想大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大奋斗目标"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思路,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发展的好时期,中国人民从此脱离贫穷,生活开始富裕起来了;提出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战略构想,使港、澳回归祖国,为解决台湾问题指明了大方向.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是照亮中国人民过去、现在和今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道路上的光辉灯塔,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长久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人民利益至高无上,是邓小平思考、运筹、决策当代中国一切重大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贯穿于邓小平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人民利益至高无上,是邓小平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逻辑起点;是他提出"先富"、"共富"论的理论源头。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论,坚持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江泽民、胡锦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  相似文献   

5.
人民利益至高无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宗旨.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十分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毛泽东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点;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方面继承毛泽东的人民观,另一方面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提出"三个有利于"思想;江泽民在中国入世的大背景下,与时俱进,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6.
人民主体性是邓小平价值理论的基本特征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价值创造和实现的主体;其自身具有强烈的"为我"和"自为"的主体性特征;人民利益标准是最高的价值标准.当前只有树立"对党负责就是对人民负责","党给的权力就是人民给的权力"的信念,才能切实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始终注重中国社会保障问题,他以"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基本出发点,确立了社会保障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基本宗旨、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深入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的思想,对推动当代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以及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大成智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授知识到强调培育智慧是钱学森教育思想的一大发展,钱学森讲的智慧具有学问、事功、道德三个维度,三者都达到足够高才是大成智慧,即大成智慧=大识∧大功∧大德.并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大成智慧工程、大成智慧教育等方面阐述了笔者对大成智慧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人民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邓小平价值观的主体基础。邓小平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坚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主人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进行了批判性的改造,在邓小平价值观中不仅将人民作为价值主体,而且将人民作为价值评价的主体;同时还强调人民利益是一切价值中的最高价值。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三个有利于"的价值评价标准;关注人才和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四有"新人的思想等等,都是邓小平以人民为本的价值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台湾之行     
说起台湾之行的缘起,大功大德首先归於海峡两岸统一大业的热心人:台湾著名的理论家丁中江博士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吉岳教授。丁先生的父亲是孙中山先生的高参。1990年秋,丁先生在北京探望沈醉先生时,谈起如何为海峡两岸统一大业做事情,沈醉先生告诉丁先生:“我是少林寺武僧团顾问,你们可以邀少林寺僧人访问台湾,通过共同组织佛事活动,表演少林武术,增进海峡两岸人民的交流和理解。”丁先生听後非常赞赏,就专程来到少林寺。我接待了他,陪同他游览了少林寺禅院和塔林,向他介绍了少林寺近年来的变化,并特地为他组织了武僧团演练少…  相似文献   

11.
在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邓小平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教育工作。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民族教育思想,其基本内容是:关于在民族教育领域开展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思想;关于新时期民族教育的思想理论基础;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思想;关于民族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等一系列论述。邓小平把我国民族教育的改革发展融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中的民族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2.
论邓小平的创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具有非凡的创新勇气,他坚持实事求是,思维独特,创造性地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学习邓小平的创新思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习观是邓小平理论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内容。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中,邓小平十分重视学习,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学习的观点。邓小平的学习观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1)学习永无止境,全社会要大兴学习之风;(2)学习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关键;(3)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才能获得迅速发展;(4)党员干部要成为学习上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当代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以人为本思想;它以人民性为价值尺度探索社会主义本质,以人民利益标准为根本标准,通过制度创新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通过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从思想认识方法和领导方法角度,最早提出对风险的认识。针对风险现象的多样性特点,提出正确处理风险的方法。邓小平风险思想是他全部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邓小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风险问题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稳定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改革、发展、稳定。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稳定又处于重要的位置。邓小平稳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具有时代性、全局性、辩证性的特征。邓小平稳定思想是事关中国发展建设的战略思想,包括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和国际环境的稳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不仅坚持和实践了邓小平稳定思想,而且丰富和发展了稳定思想。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是在深刻认识时代主题和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邓小平提出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科学论断,强调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指导原则.他主张既要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又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原则.在对外开放活动中坚持维护国家的主权,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8.
哲学史上有两类哲学和两种哲学家。邓小平哲学属于“应用哲学” ,邓小平是“照辩证法办事”的楷模 ,谌称应用哲学家、实践哲学家。邓小平哲学与毛泽东哲学是同属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 :一方面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理论观点 ;更重要、更新颖的是在应用哲学方面创建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哲学”。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地缘战略理论以宽阔的世界眼光和务实的创新精神努力改善和运用周边环境,围绕双边焦点和热点问题处理大国关系,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统揽全局,为中国赢得有利的安全环境和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