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来评估传统银行与影子银行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金融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子银行的存在可以降低银行的筛选强度,从而使银行承担的项目的成功率较低,因此银行业风险也增加了。影子银行更容易获得短期债务,这增加证券化贷款的价格,也降低了银行筛选强度,增加了银行业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我国16家上市银行数据,采用宏观层面的银行风险承担指标——银行贷款审批条件指数,通过因子载荷矩阵和主成分分析法将资本监管和货币政策等主要影响成分从风险承担影响因素中分离出来,重点探究了资本充足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大小和贡献度,从而明确了我国资本充足率监管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高析 《统计研究》2010,27(4):83-88
一级资本是衡量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和银行资本实力的关键指标。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1988年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确定了一级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重不低于4%,鉴于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世界各国银行监管机构的普遍赞同和广泛采用,被认为对现代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国际权威刊物英国《银行家》提供的原始统计数据为材料,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深度的加工、整理和计算,对金融危机下世界银行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进行了综合详细的比较、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我国银行业存在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4.
借鉴生物学中传染病模型,建立了银行风险传染的随机模型。描述了银行风险在银行系统中的传染过程,分析了受传染银行的数目变化规律以及银行风险传染率、银行间的关联度和银行风险治理率对银行风险传染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降低传染率、降低关联度或增加治理率都可以控制银行风险的传染,并且降低银行间的关联度比增加治理率对控制银行风险传染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在自由放任的银行体系中,储户与银行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决定了银行具有采取道德风险行为的内在冲动,银行倾向于采用高风险的经营策略,众多银行对投资项目的竞争必然产生资产泡沫,一旦泡沫破灭,泡沫资产便会形成不良资产累积在银行体系中,使得银行的流动性下降,当此消息为储户所知,便会造成储户对银行的挤兑.由于在金融市场中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储户对个别银行的挤兑会通过资产负债表进行传染,并且银行挤兑的传染会自我实现,这就导致了整个银行体系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虑巴塞尔协议Ⅲ对银行行为调整的影响,选用国内40家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以2007—2015年为样本期,建立联立方程组检验资本监管硬约束对银行资本、风险和绩效调整的短期效果。实证结果表明:资本监管要求的提高未能降低银行的实际风险,当面对资本监管压力时银行的主要应对策略是增加资本而非降低资产风险,资本充足的银行有更强的风险承担激励。超额贷款损失准备记入二级资本导致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表现出不同的调整特征。经济下行期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控有助于银行通过增加“分母”平缓信贷风险的顺周期波动,但同时也增加了银行资本调整的难度。  相似文献   

7.
辜子寅 《统计与决策》2016,(22):151-155
文章以2005-2014年55家银行为样本,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我国银行网络结构进行了研究,同时模拟了银行间风险传染效应,并采用面板负二项回归方法分析了银行网络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银行网络逐渐趋于密集,国有商业银行仍居于核心位置,但中心度在下降;风险源来自以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为首的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但一般不会发生多轮次、大面积的风险传染;网络密度、中心度均与银行风险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我国银行网络风险传染机制效应强于风险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8.
面对来自WT0的挑战,我国的银行监管法制急需完善,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正式设立,则给我国银行监管法制的进一步完善带来了新的契机,为此,笔者从分析世贸组织成员国银行监管法制状况及我国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我国完善银行监管法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影子银行无序发展造成金融体系“脱实向虚”问题愈发严重,传统信贷渠道受阻,社会融资出现结构性失衡。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强化影子银行监管并创设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遏制影子银行无序发展的同时定向支持实体经济扩大信贷融资,双管齐下破解金融“脱实向虚”问题。本文将结构性货币政策与影子银行宏观审慎监管纳入双支柱调控框架,分析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政策效应与可行的政策搭配。研究发现,传统的信贷监管与总量货币政策容易诱发监管套利行为,难以实现精准调控。相较而言,结构性货币政策可以定向降低银行信贷资金成本,疏通信贷渠道,推动金融“向实”;影子银行宏观审慎政策可以限制影子银行盲目扩张,促进金融“脱虚”。进一步研究表明,两类政策具有叠加效应,可以形成较好的政策合力。此外,有效识别影子银行底层资产风险可以通过风险渠道抑制影子银行逆周期扩张,在货币政策紧缩阶段达成更好的政策效果。本文研究为双支柱相关政策边界拓展与政策协调搭配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银行风险的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稽核体制,稽核人员运用各类稽核方法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来控制风险,确保银行经营的稳定性,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全,保护银行债权人的利益。因此,从监管银行业风险角度来看,提出和制定相应的对策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模型对有无存款保险的银行获得相同收益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得出在有相关法律约束的条件下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助于中小银行经营风险的减小,从而有助于银行体系的稳定. 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稳定性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我国2008-2013年61家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检验银行竞争(Lerner指数和HHI代理)与银行破产风险(logZ值代理)之间的关系发现,存在一个阈值,当银行竞争小于这个阈值时,竞争程度越低,银行破产风险越小,银行系统越稳定;而大于这个阈值时,竞争程度越高越稳定.实证结果还显示我国当前的金融自由化改革给银行系统稳定带来正效应但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开放,汇率波动对银行经营稳健的影响越来越大。本币贬值会改变企业和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加剧银行危机。汇率波动与银行脆弱性的理论基础来自三种观点:道德风险论、原罪论和承诺问题论。在本币升值的情况下,银行资产的货币错配可能引发银行危机。我国人民币存在持续的升值压力,随着资本项目的进一步开放,利益驱动下的货币错配将大量暴露在汇率变动的风险中。  相似文献   

14.
自次贷危机以来,全球银行业进一步加强了资本监管.但资本监管与银行风险的关系一直是理论与监管实务所关注的焦点.文章以1994年以来全经济周期的数据为考察对象,实证分析了资本监管以及商业银行上市后现代企业制度对银行风险行为的影响.实证结论是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要求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银行风险,特别是2004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于降低银行风险发挥了非常积极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银行不良贷款率与经济发展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淼 《上海统计》2002,(11):34-35
目前西方银行界通用的方法如信贷计量法等都是假定不存在经济的周期波动或经济周期的波动对借款者是否如期归还贷款不存在影响。但实际上,借款者对经济周期的波动非常敏感,而且信用等级越低的借款者对经济周期的波动就越敏感。不良贷款率与经济发展状况是否存在依存关系呢,两者相关的方向和程度如何呢?本文将从我国实际出发,利用我国上市银行的数据资料,对银行不良贷款率与经济发展状况的关系进行宏观模拟。一、银行不良贷款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1.不良贷款率的界定银行不良贷款率是反映银行资产质量的主要指标,它可以反映银行资产…  相似文献   

16.
银行间的金融业务多种多样,文章针对银行之间的风险交易进行建模,运用一种针对银行系统层面的风险分析方法,分别对规则网络、随机网络、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下的银行系统模型进行计算机模拟,统计大量数据,通过衡量结果的各种参数来分析巴塞尔协议参数、外部风险比例、网络规模在不同的网络结构下对银行系统风险传染的影响,得出这些结果参数在不同网络结构下的规律并进行相互比较.结论认为巴塞尔协议参数和银行网络的连接集中度对银行系统风险传染有比较大的影响,找准关键银行节点是防范风险传染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7.
针对金融机构风险容忍度的关键指标:资本、获利、财务弹性、银行特许价值,以及《巴塞尔资本协议》III关注的表外资产与金融衍生品隐含嵌入杠杆,作为风险调整的投入和产出,构建台湾金控集团下属银行的效率评估体系。结果表明:第一,银行效率排名有强者恒强趋势,在拟定具有稳定性与一贯性的风险容忍度后,除了形成银行特有的风险文化与经营特色外,还能够维持稳定绩效,对于市场品牌价值将有显著的提升;第二,风险调整后的效率与监管指标相关程度较高,表示考虑风险后的运营更容易满足监管者管控要求;第三,低流动性风险(低贷存比)风险管理优势带来较高的风险调整后效率,然而贷款普遍存在流动性差的特征,银行应加强优质合格存款与资产的流动性管理,避免过度依靠贷款(高贷存比)而降低自身经营效率;最后,台湾利率市场化造成利差逐渐缩小,较快的放款增速却无法提高风险调整后的效率,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等中间业务收入将是台湾银行结构转型的重点业务。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内手机银行研究现状的总结分析,发现我国在手机银行使用意向的研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包括理论模型单一、忽视了用户所处的环境对其使用意向可能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基于理性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等经典采纳理论的核心内容.从个人用户角度出发,构建影响手机银行使用意向的多因素模型,并对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风险、感知设备性能、感知成本及主观规范等六大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本文引入了文化价值观作为调节变量.研究文化情境对于个人用户使用意向的影响,从而为我国手机银行的推广使用提出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建立基于银行目标导向的理财产品费率模型,通过对不同目标下银行行为的讨论,得出理财产品费率调整的一个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存在使银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提升程度最大的最优理财产品费率;最优费率不是固定值,而是一个动态概念;单纯考虑经济效益时,银行将调高理财产品费率;银行调高理财产品费率,将提升自身综合目标的实现程度;银行调低理财产品费率,并不改变银行的综合目标。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国上市银行2007—2015年的季度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新的银行投资者情绪指标,采用SGMM和DGMM等模型估计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媒体效应。结果发现:以投资者情绪为中介,银行系统性风险有显著的媒体效应,即媒体报道数量越少,投资者情绪越乐观,银行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越大;媒体报道数量越多,投资者情绪越悲观,发生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越小。同时,前期的银行系统性风险越大,当期的银行系统性风险也越大;前期的投资者情绪越高涨,当期的投资者情绪也呈现高涨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