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范式在中国教育学界的理论旅行,生成了三种不同的语境.本文基于文本阐释学的"过度诠释"概念,指出了解读教育研究范式的合法性理路,分析了库恩意义上的范式和胡森意义上的范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揭示出教育研究范式的理论内涵.笔者指出,在我国当前的教育研究语境下,库恩意义上的范式转换是不存在的,而胡森意义上的范式转换则是可能的 ,这有助于"教育研究范式"的意义理解和研究深化.  相似文献   

2.
"民族研究范式危机"的议题讨论共有三位学者参加,分别从不同视角反思了民族研究范式对中国民族研究的影响,并对中国民族研究和民族学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周明甫通过社会研究、民族问题研究、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研究等三种围绕"民族"的研究范式之概议,探讨了"民族问题"的何谓?何在?何治?何明从民族学的学科认同、学者的社会信任以及学术体制的视角,讨论了民族研究范式的危机与破解,包括重构"民族"概念、构建广开言路、平等对话、共同协同的体制机制等。范可通过"族群范式"和"边疆范式"对民族研究范式危机进行了反思,指出边疆范式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狭隘的,对学术和政府治理无所帮助的视角与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民族研究范式危机"的议题讨论共有三位学者参加,分别从不同视角反思了民族研究范式对中国民族研究的影响,并对中国民族研究和民族学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周明甫通过社会研究、民族问题研究、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研究等三种围绕"民族"的研究范式之概议,探讨了"民族问题"的何谓?何在?何治?何明从民族学的学科认同、学者的社会信任以及学术体制的视角,讨论了民族研究范式的危机与破解,包括重构"民族"概念、构建广开言路、平等对话、共同协同的体制机制等。范可通过"族群范式"和"边疆范式"对民族研究范式危机进行了反思,指出边疆范式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狭隘的,对学术和政府治理无所帮助的视角与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民族研究范式危机"的议题讨论共有三位学者参加,分别从不同视角反思了民族研究范式对中国民族研究的影响,并对中国民族研究和民族学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周明甫通过社会研究、民族问题研究、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研究等三种围绕"民族"的研究范式之概议,探讨了"民族问题"的何谓?何在?何治?何明从民族学的学科认同、学者的社会信任以及学术体制的视角,讨论了民族研究范式的危机与破解,包括重构"民族"概念、构建广开言路、平等对话、共同协同的体制机制等。范可通过"族群范式"和"边疆范式"对民族研究范式危机进行了反思,指出边疆范式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狭隘的,对学术和政府治理无所帮助的视角与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混合方法研究是指研究者在同一研究中综合调配或混合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定质研究或质的研究)的技术、方法、手段、概念或语言的研究类别,被美国学者称为继定量研究范式和质性研究范式之后的"第三种教育研究范式"。对它进行系统的译介、分析,并进行合目的、合规律的改造,使之为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质量服务,既是我国高等教育方法论研究的诉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实践的需要。为此,本期特推出由田虎伟博士主持的2009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混合方法研究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本土化"系列成果,以期反映对该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软实力"概念提出以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软实力"这一概念最先提出时,主要用于国际关系层面上分析国家综合国力,"软实力"也仅仅指国家软实力,是一种宏观视野。区域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概念在区域竞争与发展层面上的应用与延伸,是软实力的一个衍生概念。但是由于区域软实力是一个新近提出的概念,目前仍处于一种不能准确表述的局面,因此,有必要在梳理国内外不同观点的基础上,以概念的本源为基础,从理论基础、概念内涵和研究方法三个层面构建区域软实力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7.
混合方法研究是指研究者在同一研究中综合调配或混合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定质研究或质的研究)的技术、方法、手段、概念或语言的研究类别,被美国学者称为继定量研究范式和质性研究范式之后的"第三种教育研究范式"。对它进行系统的译介、分析,并进行合目的、合规律的改造,使之为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质量服务,既是我国高等教育方法论研究的诉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实践的需要。为此,本期特推出由田虎伟博士主持的2009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混合方法研究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本土化"系列成果,以期反映对该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旅游学科研究中的社会网络思想及其研究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网络思想整合了个体主义方法论和整体主义方法论,在旅游学科研究的方法论之争中表现出极大的张力。已有研究偏重于将社会网络分析视为一种分析工具或研究方法,但事实上,社会网络分析更是一种研究社会结构的新思想和新范式,并在多方面表现出与旅游研究的契合性。在系统梳理西方社会网络思想脉络的基础上,对"弱关系的力量"、"嵌入性理论"、"结构洞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核心思想进行评述;进而探讨社会网络在方法论中的角色;对社会网络研究中的关键概念"行动者"和"关系",以及关系测量进行剖析;结合旅游领域相关研究探索社会网络研究范式,指出已有研究仍徘徊在静态层面,仅将网络视为"变量"、"环境"、"渠道",却忽视了社会网络研究在动态层面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9.
解释学研究范式及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释学研究范式作为一种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强调理解的主观性、历史性、相对性和整体性,对教育研究方法论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当然,解释学研究范式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此,教育研究需要在借鉴解释学研究范式的基础上,根据其自身的特性,做出超越解释学研究范式局限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教育研究一直受着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研究范式的影响 ,这两种研究范式各有其方法论原则和特点。近几年又出现了综合的研究范式和复杂的研究范式 ,且复杂研究范式的提及率逐日攀升。实际上它是“钟摆”的另一头 ,存在许多的疑问待我们去研究、去认识。“综合的研究范式”对于教育研究更为恰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范式和教学效能这两个概念的内涵为切入点,从时间的维度出发,对现代西方教学效能的主要研究范式;过程—先前经验研究范式;过程—系统性研究范式;过程—结果研究范式;实验性研究范式;过程—过程研究范式;过程—过程—结果研究范式作了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研究范式,是在扬弃旧制度主义及行为主义研究范式基础之上,主动接纳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式的成果,并在同其它社会科学的不断对话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它体现了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范式的内在逻辑机理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族理论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范式、民族主义研究范式、族群理论研究范式及中华民族研究范式的相互竞争,相互作用,共同推进下的结果。囿于特定的话语、价值体系和思维框架之中,只能使研究思路和视野陷入偏狭的境地,我国民族理论新研究范式的选择意义深远。从政治科学的传统中生发出来,吸收了民族学和政治学研究的成果的历史制度主义是一种可选的方法论之一。  相似文献   

14.
学习心理取向的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一支。对该取向的教育技术历史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揭示其演变的内在逻辑。同时从问题与方法两个维度对其研究范式的演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库恩的“范式”理论认为成熟学科的标志应该是某个科学共同体围绕某一学科或专业所具有的理论上或方法上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规定了科学共同体所拥有的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为其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依“范式”标准衡量来看,高等教育学并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但是在研究中存在经验体系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研究范式,从最初的经验体系研究范式向理论体系研究范式的转变展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脉络,在未来的发展中则应逐渐向问题取向的研究范式转变。  相似文献   

16.
范式的导入对于历史研究意义重大,但是史学界却产生了"弃用范式说"和"万能范式说"两种认识倾向。其实历史研究范式具有科学性和历史性,我们不能武断地抛弃范式和神化范式。在建立历史研究范式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正确处理科学推断与人文领悟的关系,认真对待历史时间观与历史空间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虽然在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较为自觉遵循的研究范式,但对这个范式进行自觉深入地研究却一直不够,现有研究虽然重视研究范式的问题向度,但缺乏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历史地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了中国人“问题意识”的觉醒和强化;基于解释学的立场,解读“中国问题”必须紧扣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人性发展状态和社会公正三个基本视角;判明问题向度成立的依据,可以从研究范式成立、研究价值、研究拓展三个方面着眼;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的问题向度需要理性、人本、公共、公正等核心理念的引领.  相似文献   

18.
哲学范式源于科学范式。从其性质上而言,作为哲学学派重要标志的范式应当是一种思想性的哲学范式。正像“科学范式”是由多种科学要素所构成的科学共同体的“特定研究传统”一样,哲学范式的概念本质实际上就是学术共同体的哲学研究传统。哲学范式的基本构成是蕴含哲学观前提、价值观根据、主要问题视域和系统方法论模式等要素的多元复合的有机系统。哲学范式本身在概念规定上还具有总体性和综合性、基本性和内在性、典范性和标准性、普遍性和共有性、历史性和具体性、层次性和相对性等多重性的特质与功能。  相似文献   

19.
从西方比较政治学研究的兴起时间、思维方式、理论建构方式等方面,概述了西方比较政治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从传统的、规范的比较政治学研究范式向经验的、实证的比较政治学研究范式转变;再从经验的、实证的比较政治学研究范式向历史的、循环的比较政治学研究范式转变.在对这三种西方比较政治学研究范式进行分析与批判的基础上,寻求一种新的比较政治学研究范式,即历史的、辨证的比较政治学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温特在批判了主流学派基于无政府性和物质主义的研究范式后,基于整体主义和理念主义原则,实现了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范式的转向。以研究范式的转向为基础,国家利益理论研究也实现了转向,建构主义认为国家利益不是由物质性因素建构,而是由观念因素建构;在国家利益的内容上,建构主义认为应包括生存、独立、经济财富和集体自尊。建构主义的国家利益理论既有现实性,又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