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组织学习的知识型员工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组织学习是一个组织知识不断产生、不断传播、不断应用的循环上升过程。企业中知识的创造与应用离不开知识型员工,对知识型员工的有效管理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知识管理水平以及获得核心竞争优势的能力。在分析组织学习与知识型员工管理的关系的基础上,从组织学习的视角探讨了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自编的问卷调查了企业的组织学习现状。调查结果发现:组织学习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组织学习在学历上差异显著,具有研究生和本科学历的员工要高于高中学历的员工,主要在组织学习实践维度有差异;组织学习在职级上差异不显著,但是在组织遗忘维度,具有高级和中级职称的员工要高于具有初级职称的员工;组织学习在企业性质(高新、非高新)上差异显著,表现在组织学习文化维度和组织学习实践维度,高新技术企业好于非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3.
在组织情境中,差错是不可避免的行为,不能将之等同于错误或失败,应视之为组织重要学习资源。差错学习对于组织知识体系完善和绩效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揭示组织差错学习机制和学习流程,推动多元形态的组织学习发生。通过规范研究方法对组织差错学习机制的内涵和涉及主要要素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差错学习主体、差错信息流和知识流路径、组织差错学习的场和组织差错气氛等方面;以SECI模型为基础,将组织差错学习过程、知识流路径、知识管理流程和差错管理流程融于一体,构建了组织差错学习过程模型,从而为组织差错学习实践的运作框架提供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主要对企业中组织内由于开展知识共享而取得的效用进行分享的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提出了企业中组织内成员进行知识共享的效用模型,刻画了组织内由于知识共享而产生的总收益与新员工学习知识的努力和指导人传授知识的努力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得出了组织、指导人和新员工三者通过知识共享所获得的效用函数的分享系数,并给出了组织为期望获得知识共享最大效用所付出投资成本的界限;最后结合企业实践通过数值算例给出了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上深入分析组织学习、知识管理及企业创新等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出三者的关系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对企业创新都产生正向影响,知识管理在组织学习与企业创新之间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组织学习通过知识管理对企业创新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发展和丰富了组织学习和企业创新的相关理论,对于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学习型组织知识整合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首先从组织学习和知识整合的机理,分析学习型组织运用知识的不同方式———扩张方式和内涵方式。认为学习型组织不但要通过组织学习来获取知识,而且要整合企业既有知识的结构和过程,最大化地实现知识中所蕴涵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学习型组织知识整合的框架模型,阐述整合的动因和机制,最后结合通用公司的实际案例,分析学习型组织知识整合实践。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研究法,笔者考察了企业员工自我调节学习与组织效果变量之间的关系。先通过对6家企业的208名被试的研究,确立了研究所使用的相关问卷的项目和信度、效度;再通过对11家企业所搜集的603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员工的自我调节学习在单位性质、行业、地域等变量上有显著差异,员工的自我调节学习与其对组织的承诺、工作满意感、工作投入度显著相关,员工自我调节学习对于其挫折应对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组织学习机制:基于知识流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组织学习被视为一种知识创造的过程,则基于知识范式的组织学习过程模型,比较能够揭示组织学习的内在机制.基于知识流的组织学习模型表明,组织学习过程存在两个方向的知识流动,即知识创造过程的流动和组织不同层面的知识交流.  相似文献   

9.
从客户知识管理的类型出发,论述了实施客户知识管理过程中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接着围绕产品/服务,从客户、R&D部门、生产/营运部门三个角度分析了组织学习链条的形成过程,建立了基于组织学习的客户知识管理体系。最后给出了基于组织学习的客户知识管理体系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组织学习的企业知识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基于组织学习的有效的知识管理能够增加企业价值,探讨了知识管理与组织学习的关系,指出通过培育核心能力的组织学习能够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带来企业价值的长期稳定增长;同时还讨论了有利于组织学习的组织设计以及对组织学习的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1.
很多国内外学者将组织的学习过程定义为一个持续的循环过程,他们模型的差异仅仅体现在对组织学习单次循环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界定。但在现实中,组织学习并不是单次循环的简单重复。组织在不断积累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出于对已有知识态度和运用方式的不同,其学习过程有可能发生一些路径偏离,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组织的灭失。文章通过探讨组织学习的单次循环过程,以及组织在多次学习循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路径偏离及原因,理清了学习型组织应当遵循的学习路径,进而构建了学习型组织的学习过程模型。并提出:要真正构建学习型组织,必须建立起一条时刻关注、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科学的学习路径,而防止学习路径发生偏离的关键,就在于组织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运用有意遗忘的方式不断对知识库进行实时更新。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企业通过战略联盟发展企业能力的问题。根据知识理论的观点,企业能力的发展是组织学习过程,将企业在联盟中的学习的过程分为“知识转移”和“知识转化”两阶段。其中在第一阶段,总结了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在第二阶段,根据知识管理观点,认为知识的转化能力是决定企业能否通过联盟巩固并发展企业自身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对组织遗忘的概念、组织遗忘的模式和组织遗忘的管理策略进行了分析,表明组织遗忘是组织丧失或忘记组织知识的过程,是组织学习过程的一环。不受控制的组织遗忘会削弱组织的竞争力,而受组织控制的组织遗忘则是组织学习的必要步骤。因此组织必须采取适当的策略管理组织遗忘,避害趋利,提高组织学习效果,增强组织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资本已成为组织的重要资源,因而许多组织不断探索如何保持其核心知识与提高员工相互学习效率的策略。实践社群作为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结构,与知识管理存在本质上的联系,其能有效支持知识分享和组织学习,进而让组织知识管理的成效更加显著。目前实践社群成为知识管理中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论文首先阐述了实践社群的概念和涵义以及发展的动力机制,接着从知识分享、知识创造、组织学习的角度总结和探讨实践社群中知识管理的问题,并且将其与著名的SECI模型进行融合,探讨建立卓越的实践社群推动组织知识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待组织中的质量管理工作.组织中的质量管理工作蕴含着大量的知识活动,是一个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的过程.通过对组织质量管理工作中的"融知-发酵"过程、发酵类型和作用进行分析,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质量管理这种业务运作本身就是一个知识积累和学习的过程.通过本项研究,可以使组织以新的视角对质量管理活动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6.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学习本土知识,尤其是本土的隐性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本土化策略其实是对相应的本土知识的组合在不同层次上的学习。相应的,各种本土化战略就是组织学习的外在的管理行为和学习过程。由此出发,跨国公司应该明确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获得哪些知识,以及采用哪些相应的战略。  相似文献   

17.
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型组织理论对企业管理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企业必须创新内部组织管理,重视知识管理,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要素,把员工个人的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员工个人的自主学习来提升企业的学习能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共同关注焦点,其与员工工作行为的关系也得到了深入研究。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从员工组织认同感和工作投入两个视角来解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论表明:(1)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员工工作投入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看中介作用;(3)员工组织认同感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知识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核心能力的本质是企业特有的知识。企业获得特有知识的根本途径是组织学习。组织学习通过对知识的获取、积累、传播、使用和创造,不断形成企业特有的知识,构成企业的核心能力。应通过树立组织学习理念、建立组织学习机制、塑造学习型企业文化、培养学习技能,培育基于组织学习的企业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20.
质量改进创新与组织学习的融知发酵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质量管理的发展规律出发,论证了搞好质量管理必须深入研究组织学习的理论;在综述了前人对质量管理与组织学习关系的基础上,指出研究还仅仅停留在强调组织学习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阶段;将组织学习的融知发酵模型引入质量管理中,以质量控制(quahty contml,QC)小组为例,详细地分析了质量知识菌株、质量知识母体、质量知识酶和知识发酵吧的存在形式以及对质量管理的作用机制,并对比了传统的QC小组与组织学习的QC小组之间的特征区别,对质量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