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模因论为研究语言变异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语用学视角。这种视角综合了历时和共时研究。认为从本质上来讲语言的变异就是语言模因的变异。但是现有的研究局限于从社会文化视角讨论,认为语言模因复合体的形成是语言模因为了复制和传播而进行的“生存之战”。这些研究忽视了影响语言模因变异发生的一个重要语用因素——语境。语境功能说为研究语境对语言模因变异发生的影响提供了理论框架。文章试图把语言模因置于语境之中,从语言模因与语境的相互作用来解读语言模因变异的发生,身处语境中的语言模因宿主选择符合语境的语言模因复合体。研究结果认为语境对语言模因的变异具有解释功能和制约功能。  相似文献   

2.
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语言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拟运用语言模因论对“山寨”一词的产生和迅速发展进行研究,指出“山寨”实际上就是一种语言模因,它的传播和影响揭示了语言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3.
网络语言传播的模因论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仿照基因而得名,通过语言复制和传播,同时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语言模因的传播和复制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方式.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揭示了网络话语传播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人类语言模因的传递是以基因般的模式进行的。从翻译的角度看,翻译要实现的是一种语言模因跨语言环境的复制和传播,这一过程是由译者对源语语言模因的解码、编码和新的语言模因在目的语中的传播两部分构成的。文章以基因型网络文化用语模因为例,探讨了基因型语言模因的翻译和被接受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模因被认为是文化的基因,靠复制、传播而生存。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语言又是模因的载体之一,反过来制约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大众传媒中的流行语是模因的有效载体,它促进了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但也有消极的语言模因给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合理利用语言模因论的复制、传播特点和规律去管理媒体语言的使用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希腊经典神话深入到英语语言的方方面面,留给我们众多的词汇,它们流传至今,经久不衰。通过对其作为成功的语言模因的模因学特点进行阐释并在分析语言模因复制传播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作为语言使用者和语言模因的宿主在这些成功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模因论的视角看文学翻译策略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因在同一文化中往往是通过模仿,尤其是语言进行传播.从模因论角度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语言经过模拟的手段得以丰富,而模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可以把文学翻译看作是异国文化的模因通过语言向本国传播的过程,文化模因的传播过程对文学翻译策略的选择产生影响.文学翻译中的归化策略是文化模因传播初期的必要阶段,异化翻译是文化模因传播发展的要求,而杂合翻译则是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语言传递文化,自身就是一种模因。语言学界尚无从模因论角度对中英法律语言进行过任何深入探讨。基于法律语料,从词汇学、句法学角度对中英法律语言模因进行研究,细致分析法律文本及法庭用语的模因模式、特点及规律,有力促进法律语言的发展与习得。  相似文献   

9.
语言模因论以模仿为基础,有基因型语言模因和表现型语言模因两种复制和传播方式。从语言模因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四、六级英语短文写作的要求及特点,该文论证了"背诵"与"模仿"等传统手段在四六级英语写作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模因论是运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对文化发展规律进行解释的一种新理论.随着模因论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语言领域研究中.模因论在语言领域的应用不仅有利语言的发展与当代汉语流行语的应用研究,同时在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实践过程中,也有效推动了模因论自身发展.基于模因论的大学生流行语分析对于我国当代汉语流行语的应用研究有着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就通过对模因论的理论概念、表现形式以及特点进行系统研究,并对大学生模因复制与传播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商周是中国早期文明,其政治文化模式的变迁对后世影响深远。殷周之际礼制下妇女角色的规制,向来被学者解读成后世妇女地位衰落的源头。然出土文献表明,周礼构建的妇女角色并不与西周历史实际进程相同步。商周时期贵族妇女地位转型实有两次,即殷亡鉴戒意识下西周妇女无与政事制度的构建阶段和东周以来由制度深入包括妇女在内的各阶层群体心灵的阶段。这一时期妇女地位演变的总体趋向,并不能以简单的"衰落"概之,尤其是后一次转型中妇女破除功利意识,对道德的真诚追求,彰显出对道德诉求的精神自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哲学“体知”的意义——从西方诠释学的观点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知"是中国哲学所特有的面对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它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方法,与西方近代主客二分的知识论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儒家的"体知"观念则更重在个体生命的修身成德和道德实践性的充分扩展,凸显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旨趣。作为认识社会、体悟人生的实践型智慧,"体知"重视内在的省察,反观自我之心灵,而非一味地逐于外物;强调个体生命的亲历性和在场感,将知识的获得和生命的直接体验融合为一体,视求知为一个知识内在化的过程。同时,"体知"又包含了身、心、灵、神等不同的层面,在社会实践的场域中,不断地反思和重构已有的历史意识。就个体生命而言,"体知"是一个接受教化、融入群体的过程,又是见证人类普遍精神、存续文明脉流的不息活动。  相似文献   

13.
试论儒家德育过程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过程论是德育理论中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国古代儒家德育思想对于发展德育过程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参考价值。本文主要梳理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有关品德的形成发展阶段、品德形成的环境、教育影响因素、品德形成的个人修养及方法等内容,简要论述了中国古代儒家德育思想中有关德育过程论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自然的玄化、情化、空灵化与中国诗歌意境的生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古代美学中的自然观大致上经历了老庄对自然的玄化、玄学对自然的情化和佛禅对自然的空灵化这样三个大的阶段。每个阶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同,导致了对美学和艺术的影响不同。其中,老庄对自然的玄化所带来的有无虚实的辩证法为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提供了精神框架,玄学对自然的热爱形成了意境诗歌情景交融的血肉之躯,而佛禅对自然的空灵化处理使中国古代意境诗歌在情景交融的形态和有无虚实的辩证结构中充满了生命的灵机。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产生和发展是这三种不同的自然观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柏拉图被公认为西方语言哲学的思想先驱。他在多篇对话中深入探讨了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如名称的指称问题、陈述的真假问题、语言和实在的关系问题等等。这些探讨对于后世语言哲学家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和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电视媒体话语机制的构建——以凤凰卫视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凤凰由华语传媒走向世界的成功之道,为我们构建电视媒体的话语机制提供了诸多启示.信息时代电视媒体的话语机制构建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及时性、多元性、多样性、差异性、活力性、创新性是电视话语构建的基本元素.电视媒体话语权的构建确切讲要把制作和营销内容话题作为生产的最终目的,把原创节目及其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作为核心竞争力.通过信息报道的及时性、信源出处的多元性、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内容资源的差异性"形成媒体话语的权威性和独特性,通过汲取网络等新媒体的活力不断改造电视媒体话语惰性.  相似文献   

17.
产品价值的提高有赖于产品的功能与实现产品功能的成本之间关系的变化,在价值分析的实践中,人们已不局限于对实现某一特定功能的成本降低的追求,而是寻求一切可以提高价值的途径.根据价值的概念,提出五种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时间与存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生活实践的深化导致精神对实践的反思日益深入,影响到中国古代思想对世界的存在与时间性的理解。在殷人的意义世界中,时间是神话时间和历法时间的交织;时间与存在混然同一,是唯一普遍的存在关联。在周初思想中,实践的深化强化了人们对事物因果性的意识,导致时间开始被去神话化和伦理化,蜕变为一种普遍的宇宙和伦理时间。在春秋以降的思想中,对实践的内在反思最后使事物的存在呈现为完全由自身因果性决定且在时间中自身持续的,即具有自身必然性的、现实的存在,与之相应的是儒、墨等家思想中的现实的时间,而后期道家则企图解构这一时间。这些思考决定了中国古代哲学对时间与存在的基本理解。  相似文献   

19.
贺然 《兰州学刊》2006,3(7):184-185
死刑的存废问题一直是法学家们争论的热点,其核心问题是法律的人道化与利益的最大化的关系问题。死刑的废除所体现的是法律的人道化,但这一人道化在我国现阶段并不具有实际的积极意义。法律的人道化是法治文明的必然要求,但利益的最大化才是法律的首要的价值目标。法律的人道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应当有一个最佳的结合点,而这个结合点只能靠我们在实践中去寻找。  相似文献   

20.
李映山 《云梦学刊》2005,26(3):95-98
刘勰在《文心雕龙·程器》篇中提出梓材之说,要求君子具备藏器待时的心理素养、内圣外王的道德建构、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和经国济世的智慧才能,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人格的理想范式,但也暴露出中国传统人格理念中重德性而轻知性、重理性而轻感性、重群体而轻个体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