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演化"为特征的制度成本对制度变迁起到一种筛选作用.处于演化态势的成本结构制约着产权结构的变迁机理.本文试图从社会制度和个体承受两个维度分析产权结构变迁中的制度成本结构及其演化性,从社会制度维度看包括技术度量、信息搜集、权力分解、谈判协商等产权界定成本和制定规则、宣传扩散、旧产权退出、契约重构、监督实施等产权制度运行成本,从个体承受维度看包括损益成本、相容成本和保护成本.另外,意识形态偏好、内卷化倾向、产权变革方式、制度互补程度、利益群体力量对比和外部性的演化性都将影响制度成本的累积演化边界.  相似文献   

2.
本文尝试进一步探讨演化增长理论的一般分析框架。通过分析演化增长的特征,本文指出,由于演化增长过程中伴随着种种的结构性变化,增长理论不能将解释的重点放在要素累积上,而必须转向对影响要素累积的深层次原因与机制的研究。技术、制度和偏好是决定要素累积的重要原因,它们也构成了演化增长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而三者的共同演化是解释长期经济增长中伴随着知识增长和结构变迁的重要理论机制。在共同演化的视角下,本文较为深入揭示技术、制度和偏好在演化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尝试建立三者的共同演化机制,并在此视角下描述演化增长过程。  相似文献   

3.
向静林 《学术月刊》2023,(5):131-149
对于理解金融治理的复杂性而言,金融学既有的金融监管研究思路尚存不足,迫切需要其他学科视角、理论和方法的介入。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制度分析各有比较优势,同时又存在互通互鉴的理论空间,二者的深度融合可以为理解金融治理现象提供更具基础性和分析性的理论工具。借鉴威廉姆森的多层次理论模型思路,对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制度分析脉络进行尝试性融合,建构“制度环境—治理体制—合约安排”的三层制度分析框架,并对我国数字金融领域的网络借贷治理现象进行解读。研究表明,多层制度分析有助于解释单层制度分析难以完全覆盖的现象,揭示不同层面制度的影响范围、界定内容、变迁速率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为打开金融治理黑箱、理解金融治理复杂性提供一种可能的分析路径。  相似文献   

4.
黄凯南 《江海学刊》2013,(2):79-85,238
如何将偏好与制度内生化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点,而从共同演化的视角研究偏好与制度的内生互动关系更是当前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前沿。偏好演化通过影响参与者行为和改变参与者行为动机来影响制度演化,制度演化通过影响参与者行动报酬、价值观和认知模式等来影响参与者偏好演化。偏好与制度之间存在两种重要的共同演化机制,即由收益变化引起的共同演化和由学习规则变化引起的共同演化。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是构建一个能够全面描述偏好与制度共同演化的模型,这种共同演化模型必须超越现在流行的演化博弈模型。  相似文献   

5.
尽管学术文献里没有给出政府偏好的恰当定义,但它的确是解释中国制度变迁中的一个重要变量。运用制度学派的有关制度变迁理论,对收容遣送制度起源的历史作出政治学的解释,可以认为,巩固政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双重压力,都对政府治理城市秩序的偏好产生了重大影响。1950年代以后的收容遣送政策及其实践,为考察政府偏好与制度设计之间的关联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相似文献   

6.
为弥补学界对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研究不足,本文借鉴制度变迁理论,从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变迁的需求动因和供给可能分析入手,对当前制度变迁的进程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农村建设用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规律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中国银行业效率研究的GCP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制度的"二重结构"使得政府完全可以按照垄断性原则设计满足自身效用函数的产权结构:对银行产权的掌控经历了由控制偏好逐步向效率偏好转型,效用函数具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使得中国银行业治理制度具有二元特征,治理制度的二元特征是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绩效存在显著差别的根本原因。在GCP框架中,治理制度是核心;从长期看,GCP框架的三个要素存在动态的相互影响关系,效率的变化通过制度外溢对治理制度产生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政策扭曲是政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情形,它也属于制度变迁的一个内容.对政策或制度扭曲的原因,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其中,政府偏好的因素在制度变迁和政策扭曲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收容遣送制度的变迁为我们解释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如何受到政府偏好的影响而被高度扭曲提供了一个恰当的案例.通过该案例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个有关制度扭曲的一般性分析框架,即以国家为中心的秩序塑造、分权化下的地方冲动和路径依赖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中国制度变迁和演化路径的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转型的实践表明,中国不同区域之间制度变迁和演进的路径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与新古典经济学制度分析范式不同,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诺思为代表的制度演化理论认为,制度变迁更多地属于自组织系统的自我演化过程.作为内生和演进的系统,制度变迁是在不确定条件下当事人集体学习、模仿、试错和创新活动中共同知识与信念的形成、演化的结果.在"分权改革"背景下,中国制度变迁和演化路径多样性产生的根源在于:处于不同环境和经济结构条件下的地方政府和当地经济组织之间互动中的集体学习,会形成不同的具有当地特征的共同知识和信念.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当地化的惯例性默示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其他国家或地区成功的制度变迁模式都只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组织层面创新研究两大理论传统的诸多趋同是探讨创新治理层级形式问题的始点,作为演化微观经济学的惯例理论表明,企业组织治理形式的调整不仅是针对交易方的交易成本压力,更是一种伴随企业创新行为的治理模式适应,故交易成本经济学与微观演化经济学可以实现整合分析,企业技术与制度维度的创新分析在一个面向创新而非交易的演化交易成本经济学模型中统一起来,结果显示企业在惯例创新过程中同时进行治理层级形式的搜寻与学习,对创新的科层控制强度区分为由弱到强的三种典型的企业创新治理层级形式。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制度变迁的过程中 ,路径依赖理论能较好地解释不同公司、不同国家制度变迁的差异 ,是对长期经济变化做分析性理解的关键。结构驱动的路径依赖与制度驱动的路径依赖在中国公司治理演进中都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此外 ,文化驱动的路径依赖也是中国公司治理路径依赖的重要方面。单纯的制度引进无法解决公司治理中的现实问题。只有立足于中国的社会基础、制度体系和文化特征 ,构筑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模式 ,才能培育出中国的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12.
作为人类社会互动的游戏规则,制度在不同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制度的研究,已经成为经济学与政治学整合研究的重要途径,当代社会科学领域的显学之一。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在制度分析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教授,以表彰她在经济治理尤其是在公共资源治理方面的开创性贡献。本文回顾埃莉诺早期在地方公共经济治理方面的实证研究成果,讨论制度分析框架的形成过程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情况,特别是她在公共池塘资源治理方面的贡献;并介绍以埃莉诺为核心人物之一的布鲁明顿制度分析学派的最新研究方法、研究途径和理论框架;最后,本文解读埃莉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李琴 《兰州学刊》2014,(10):192-198
从1982年起IAD框架就一直是奥斯特罗姆的研究重点之一。它致力于解释包括应用规则在内的外生变量(exogenousvariable)如何影响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中的政策结果,为资源使用者提供一套能够增强信任与合作的制度设计方案及标准,并用来评估、改善现行的制度安排。如何在IAD框架下对当地农村妇女参与村务管理的治理情境进行分析?文章着重依托H村实践和个案访谈,在IAD框架的行动情境核心分析要素构架下对治理情境的治理政策、治理者特质、治理内容、治理困境等四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经验性的制度研究是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锰三角”的成功治理并非偶然,这种模式内涵了一些有助于其走向成功的要件.通过对“锰三角”经验的制度分析,大致梳理出了多元治理主体、二维治理网络、地方性制度资源和民间政治精英的嵌入、区域性公共论坛、多层次的制度结构及其变迁等五个民族地区跨域治理的基本逻辑和制度特征.这些基于经验但又超越经验的逻辑和结构为我们有预见性地分析民族地区跨域公共问题搭建了一个系统的制度框架,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清晰的理论图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的方法论、制度的界定、三大理论基础以及其制度变迁基本理论框架的介绍,旨在展示其工具理性主义的思径取向,并对其作以反思。希望能为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演化经济学与经济变迁理论的新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演化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它彻底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所蕴含的牛顿力学隐喻,而借鉴现代生物学进化隐喻来构建其理论纲领,发展出一种完全异于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制度和技术变迁理论由于运用了演化经济学的动态分析框架,在技术变迁、产业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演进等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7.
张永忠 《学术研究》2007,(10):45-49
公共治理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相互认同基础之上的社会经济管理模式,同经济法在市场性、管理性和公共性上具有本质的契合关系。公共治理理论能够弥补传统国家—市场分析框架的不足,对我国经济法治现象的变迁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立足于对法院系统民事一审程序运作的实证调查 ,借用当代社会理论的一些基本命题 ,建立了一个理论框架 ,试图以此来解释中国民事诉讼在实际操作中体现出来的制度同质性与多样性问题。同时 ,还分析了与程序的制度变迁紧密相关的若干组织要素。并根据部分实证性资料 ,对此模型做了例示性的具体说明。本文认为 ,从法院日常的程序运作 ,有可能透视中国社会治理结构的转型 ,为此我们还需要某些更具张力的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19.
内生制度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原有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同时将制度和技术内生化的经济增长模型,研究了制度变迁、技术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使得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更具现实的解释力.此外,本文的研究表明,人口总量、时间偏好率、制度实施成本是制度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充分借鉴既有制度变迁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思维逻辑框架。认为,该框架是由理论假设、制度类型和变迁轨迹三个部分组成的关于制度变迁理论大厦的“骨骼系统”,这一“骨骼系统”可以运用于人类社会所出现过的各种组织的变迁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