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揭示民间工艺的起源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对于真正的解读却是必要的。从纸织画艺人的内在精神的角度,探讨画与织交融所形成的朦胧视觉效果,并由此分析伴随朦胧效果变化且演化为纸织画的发展形态——进而探讨朦胧感的审美问题,及其这些年来纸织画在朦胧感这一形态上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中国画在世界艺术界具有独特而非凡的成就,它的发展和西方绘画相比更具有发展的继承性。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中国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来适应时代带来的不同的欣赏水平和要求,并在其中得到发展和丰富。继承传统文化艺术是为了现代文化艺术有更好的创新和发展。在艺术上,民族性就是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条件和审美形式在艺术活动中的统一反映和表现。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的小说艺苑,正呈现出群芳竞妍,千娇百媚的动人局面。许多成熟的艺求作品不仅在主题题材和艺术表现方面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风貌,而且在审美情致方面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美学风采。《河魂》是一部反映农村经济改革生活的长篇小说。它虽是青年作家矫健创作的第一个长篇,却已经表现出自身独特的审美特征。这独特的审美特征,是由作家对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在这期间的社会充满活力和强烈的刺激感;21世纪世界各地的经济都在迅速发展,它对人才的全面培养和各项技术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随着国家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过去落后的技术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广大人民的需求,他们需要更先进的了解社会新闻的渠道。因此,近些年来,我国在获取信息和了解新闻方面的设备以及方法有了一定的创新和改革。例如,在对广播电视的相关工程进行改进的过程中将网络技术有机地结合进去,不仅提高了广播电视的功能,同时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相似文献   

5.
利用数字化技术来继承和发展中国民间工艺是我们所面临的新的时代课题。中国民间工艺的数字传承方式主要有: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数据库;制作多媒体课件;网络销售与传播;数字化手段与民间工艺的结合发展等。  相似文献   

6.
鲜明而独特的徽州文化流光溢彩,它推进了作为文化载体的文房四宝民间工艺产品向前发展.通过对徽州文化的内涵、本质等内容的分析,论述了徽州文化在文房四宝整体设计中的体现,让徽州文化借助文房四宝民间工艺产品及其包装这一载体,传播于世,发扬光大,为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民间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活化石,是现代文化创造的源泉。随着创意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发展越加重视,创造与提升民间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竹马灯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地方文化资源,对其保存与发展是我国地方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创意经济时代创意产业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当今计算机已经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艺术领域。计算机艺术是数字化时代新兴的艺术形式。计算机对艺术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它能更有效率地创作,也给艺术与设计带来了新的风格和形式,艺术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计算机艺术如此蓬勃的发展,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精算师,也许大多数人对这名词很陌生,而如今,它作为一种职业已经悄然步入我国的经济生活。随着我国保险业和咨询业的迅速发展,对精算师已经提出了十分迫切的需求。可以预料,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精算师必将成为我国继律师、会计师之后的又一大热门职业。  相似文献   

10.
在云南漫长的历史变迁中,白族人民广纳吸收各种先进文化,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白族文化及白族民间工艺美术。其家具艺术也随着历史的发展变迁而不断演变,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本文通过对白族历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分析,探讨白族家具的起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闽西汀州客家府第式民居木雕装饰艺术久负盛名,工艺最早来源于广东潮州。客家民居木雕装饰艺术丰富多彩,从大木构架、小木门窗装修到门楼的建造等都很精致。传统木雕工艺是闽西客家府第式民居最主要的装饰手法之一,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的审美情趣。汀州客家府第式民居留存有大量的传统建筑装饰木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多用于梁、柱、斗棋、飞檐、栏杆、门楣、画版、匾额、门窗、桶扇等处;工艺技法主要有圆雕、浮雕、镂空雕等;雕刻题材有人物、动物、花草、吉祥图案等,装饰纹样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雕工粗放富有寓意,细致而厚实,刀法流畅。构图饱满,充分达到实用性与装饰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传统工艺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取向。本文简述了内蒙古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和现状;分析了如何进行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工艺美术对自治区经济、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土家族区域的木雕艺术在改土归流后形成高峰。其木雕种类繁多、工艺精巧、装饰趣味多样,在形成过程中,既采用京派木雕的题材,又吸纳了徽派、潮州木雕的工艺技巧;既有本土文化传统,又有外来因素的影响,使之在长期的传播、接受、融合中,形成了灿烂辉煌、红火热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木里藏族《藏族婚礼祝福歌》,展现了木里藏族先民发明原始农业、发明发展手工业的曲折历程,叙述了木里藏族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和改进工具,提高生产力水平。折射出木里藏区独特经济发展史,传承着木里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共同创造人类物质文明的优良传统,传承着生产知识与技术,体现了木里藏族传统的经济伦理价值观,具有珍贵的经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资源,苗族刺绣工艺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在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与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如何实现苗族刺绣工艺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该课题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诺桑觉寺》是简.奥斯丁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相比较简.奥斯丁其它五部作品而言具有明显的三大新特色:第一次以基督教的道德标准严厉地惩罚了不遵守婚姻道德的人;第一次完全让金钱决定婚姻的成败;第一次让一位非传统性的女主人公以成功的女主人公姿态步入幸福婚姻殿堂。《诺桑觉寺》也因而被评论家称为奥斯丁最特别的小说。  相似文献   

17.
东阳竹编是我国传统工艺品中的一朵奇葩,但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遭遇困境,因此探讨如何提高东阳竹编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应用价值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产品附加价值功能及对东阳竹编现状的分析,指出了东阳竹编产业的诸多问题所在,并就其附加价值的提升和品牌效应的建立进行合理性提案,给予竹编产业科学发展以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VOIP作为一种新型的基于INTER网的语音技术在市场上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从介绍VOIP的实现形式及其引发的利益冲突入手,通过运用经济学工具对其社会福利效应和外部性效应进行分析,阐明VOIP技术的商用通过市场解决了外部效应并且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运用完全竞争模型的分析结果指出VOIP技术既可以促进市场充分竞争,又可避免重复建设,应该得到政府的支持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苗族女红文化的内涵与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苗族女红文化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它以苗族妇女为创作主体, 以苗族服饰为传承载体, 具有精美的加工技艺,表现出丰富的审美情趣和复杂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生活于广西大石山区的黑衣壮创造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民间工艺,如石制工艺、木器工艺、铁器工艺、竹(藤、草)编工艺、织绣工艺等,这些民间工艺呈现出鲜明的山地文化特征和地域色彩,蕴含着黑衣壮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与情感。当下,黑衣壮传统工艺因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迁而呈现衰落现象,如何传承、保护这些优秀的民间工艺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