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周晓虎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7):24-26,63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其对公司的控股地位,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为关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股权结构不合理、企业公司制改造不完善、法规不完善等。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迅速促使公司建立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机制,以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是证券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在上市公司收购中,中小股东的利益处于极不稳定的高风险状态。《公司法》和《证券法》对上市公司收购中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之规定存在诸多缺陷,在现实中已产生很多问题。为此,在上市公司收购中,必须坚持股东权保护的基本原则,如目标公司股东平等待遇原则、充分披露原则、确保目标公司经营者忠于股东的利益原则等,并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加强和完善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试论完善上市公司收购中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市公司收购中 ,中小股东的利益处于极不稳定的高风险状态。《公司法》和《证券法》对上市公司收购中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之规定存在诸多缺陷 ,在现实中已产生很多问题。如何在上市公司收购中完善对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 ,成为这里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中大股东压制中小股东、侵害中小股东的现象严重存在,它所引发的中小股东保护问题再一次引起广大法律工作者的重视。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中小股东权益受侵害的现状和原因,应确立独立董事制度和引入累计投票制,明确表决权排除制度,规定股东派生诉讼等制度,以便真正有效地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中股权结构的特性及相关公司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上市公司中控制股东滥用控制权损害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越来越严重.而我国现行《公司法》又缺乏保护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派生诉讼制度.因此,在我国《公司法》中应尽快建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来完善我国《公司法》中的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机制,进而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股东权保护水平是检验一部《公司法》是否成熟和公正的试金石。由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经济实力悬殊、信息不对称和公司经营成本外部化问题,在实践中控股股东侵犯中小股东权益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参考各国公司法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我国新《公司法》实施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讨论并建议新《公司法》在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方面应当完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7.
投资者保护、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保护投资者 ,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包括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研究表明 ,一个国家资本市场发展的宽度和深度、新证券发行的速度、公司所有权结构、股利政策、公司价值和投资配置的效率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个国家对外部投资者保护的程度 ,投资者保护好的国家 ,控股股东对少数股东的掠夺少 ,公司价值高 ;投资者保护弱的国家 ,控股股东对少数股东的掠夺严重 ,公司价值低。我国上市公司中 ,由于特殊的股权结构、低效率的治理结构和不完善的法律环境 ,使得控股股东对中小投资者的剥夺异常严重。因此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 ,完善法律环境 ,加强法制建设 ,优化治理结构 ,提高治理效率 ,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对我国企业价值的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8.
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是上市公司收购中平等优先价值的必然要求和体现。目前世界各国主要是通过信息披露规则、强制要约收购规则、禁止阻挠行动规则、按比例平均分配规则等来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为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收购中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法律还应强化大股东的谨慎注意义务,确认和维护小股东的信息权和诉讼权,股东大会召集权、提案权,还应建立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  相似文献   

9.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设立目的在于保护中小股东权益,但由于其制度设计和运行中仍存在一定缺陷导致对其立法目的以及效果的削弱。本文试图从对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特征和我国立法现状的分析中,发现目前这一制度在我国立法规定中存在的缺陷,以期为该制度日后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控股股东侵占行为是困扰世界各国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是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侵占行为主要表现为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进行不公平的关联交易、操纵股利、虚假出资等.产生这些行为的主要原因在于法律制度、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等方面存在问题.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必须在健全法律制度、强化资本结构的治理作用、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和规范股利分配行为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大股东通过操纵利润分配、利用资本多数决定原则以及关联交易侵害中小股东权益,还利用其拥有的合法权力操纵股东会,侵犯中小股东的知情权等,使中小股东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分析认为其原因在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中小股东的表决权处于劣势地位,其呼声和要求常常被忽略,国家对公司行为及大股东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提出应加强中小股东知情权的保护,设立累积投票制,遏制控股股东行为,中小股东应积极行使股东诉权等措施,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多数采用金字塔结构实现对上市公司的超额控制,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较为严重。以2002-2004年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论文实证考察了家族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法律环境及金字塔结构与"掏空"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性家族"掏空"上市公司的概率与其拥有的现金流量权显著负相关,与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正相关;同时,较高的法治水平能够有效地遏制控制性家族的"掏空"行为。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股东权利保护机制,同时完善家族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结构,对于推进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股东权的司法保护,是国家对股东的程序性权利的保护和实现,即股东的诉讼提起权。我国公司法对此有粗疏之不足。对于股东权的保护,除股东可以提起直接诉讼和派生诉讼外,也可以由监事会代表公司提起诉讼。这既是我国公司法制与国际接轨的要求,也是当今国内经济和法治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中小股东是相对于大股东而言的在公司法上提出的一个概念。中小股东们在公司的权利配置和构架中属于弱势群体。随着公司发展的这一两百年来,公司中的大股东们滥用其优势地位,压制中小股东,使得中小股东的利益无法得到正常的保障。所以各国的公司法都在力图制定一部全面保护中小股东的法律,而如何保障以及如何完善这些制度便成了保障中小股东利益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股权分置情况下,流通股股东的权益得不到保障,社会公众股股东难以对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督,也不利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分类表决机制赋予流通股股东更多自我保护的权益,建立起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对话机制,形成投资者对公司经营层的有效制约,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弥补股权分置导致的股市的体制性缺陷,为股权分置改革提供了制度准备,对我国正在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分类表决机制应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新产权理论,结合我国现阶段上市公司换股吸收合并的特点,对上市公司换股吸收合并的经济实质作了具体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参与的换股吸收合并,其经济实质是企业集团对其所控制资源的整合,在整合过程中,主并企业(被并企业大股东)与被并企业非控股股东(主要是社会公众股股东)之间进行的是产权的交易,而不是权益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一股独大”、股权结构不合理、“内部人控制”、监事不监事等弊端,导致了“关联交易”、庄家横行、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等现象的发生。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公司股权分散的代理成本产生于经理人和所有股东之间;在以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公司,控股股东掠夺少数股东的现象是非常严重的。尤其在没有法律或其他相关机制约束的情况下,控股股东对少数股东的侵害必然发生,控股股东会采取有损少数股东利益的各种形式来使自己的私利最大化。本文运用公司所有权结构理论、非合作博弈论和效用函数具体分析了控股股东和少数股东间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9.
投资者针对股东大会的各项议案进行表决投票,是股东权利保护的重要机制,也是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重要方式。利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投票数据,可证实投票议案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利益相关性是投资者参与投票的重要动因。投资者参与投票建立在投票信息被市场关注的基础上,利益相关性不会影响市场关注度较低的议案。进一步地,按照投票前股票异常收益率区分“好议案”与“坏议案”,“坏议案”弃权率仅受市场关注度影响,而利益相关性与“好议案”的弃权率显著负相关,表明投资者面对“坏议案”的投票信息会选择“用脚投票”方式卖出股份,以降低预期损失,而积极参与“好议案”投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