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本文以“开放”(openness)一词(及其反义词)在17世纪明亡记录中反复出现的不同形式为中心,考察了17世纪荷兰的“公共”观念.通过广泛阅读有关明朝崩溃的各种文本——耶稣会士的记载、荷兰东印度公司旅行日志、报纸中的新闻报道、Johan Blaeu制作的地图集,尤其是发表于1667年的两种剧作,显示在17世纪知识生产的各个领域中都特别凸显“公共”或“开放”这个概念:地理学著作将羽翼渐丰的荷兰描绘成一个向海洋开放的国家(与封闭陆疆的中国相反),神学论著强调与上帝的公开交流(与沉浸于迷信中的中国相反),而经济论著强调开放的贸易(与中华帝国抱守财富相反).通过研究这些文献,揭示出中国在欧洲构建“开放”的自我形象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指出通过强调“开放”,荷兰文献记录是如何阻止了“新闻”传播的其他可能形式的.其中最典型的是有关明朝灭亡的中文记录中所使用的流言、杂录、野史和戏剧等文学形式.  相似文献   

3.
荷兰东印度公司对华直航贸易始于1729年止于1794年.在这65年里,该贸易因为茶叶而经历了1729-1734年、1735-1756年、1757-1794年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在第三阶段,荷印公司为适应重组对华贸易运营方式的现实需要而成立的直属机构中国委员会被赋予绝对权威,对该贸易实行全权管理.为有效监管对华贸易,中国委员会通过一系列举措指挥船务官员、商务大班以及巴城政府等对华贸易参与者各司其职地服务该贸易.中国委员会的有效管理,加之诸多重要外在因素,促使1757-1794年成为荷印公司对华茶叶贸易以固定经营方式维持时间最久的时期,其中1757-1781年更是其“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4.
16世纪后半期到17世纪,伴随着大航海及全球贸易的拓展,欧洲迎来了现代地图学的黄金时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出自以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为活动中心的尼德兰制图学派。在此期间,欧洲制图学家不但出版了第一幅以“中国”命名的地图,也不断扩充对亚洲、尤其是东亚的地图学表现。但地图学的发展、地图书籍的流行,并不仅仅是地理知识积累的产物。在全球资本主义网络形成的年代,地图既是工具更是商品。尼德兰制图学派的兴盛,与印刷业在低地国家的繁荣、书籍市场的勃兴、制图学家的职业化,以及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贸易活动息息相关。欧洲社会对亚洲空间的新的权力关系想象,亦由此展开。从地图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角度,可探究这一时期欧洲地图学发展以及欧洲对东亚的地理认知。  相似文献   

5.
在向大家介绍这个得到荷兰、中国各方面支持和关注的欧洲中国商品调拨中心之前,先介绍一下荷兰在欧洲的经济地位。荷兰虽然是地理上的小国,但却是经济上的大国。面积仅相当于中国一个省的荷兰,其贸易总值跻身于世界十  相似文献   

6.
荷兰是经济和科技高度发达的国家,中荷两国经济、贸易、科技的交流与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赴荷兰留学。美中不足的是大部分中国留学生身在荷兰却不会说荷兰话,这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各种麻烦。因此,对立志留学荷兰的莘莘学子,学好荷兰语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海洋面积占据地球表面的大部分,连通着世界各大陆。在历史时期,海洋既是各大文明区之间的地理障碍,也是沟通其间的桥梁。自明末以来,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人来到中国,将大航海时代所获得的世界地理知识带给中国人,与此同时,也将中国及其周边海域的地图和地理知识传回西方。中国与西方的地理知识在这一时期得到了交流,而中西对海域进行的探索和地图绘制,则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长卷式是中国沿海地图的一大特色,其特点是将中国的海岸线呈“一”字形绘制,用册页刊印或者绘成长卷。有以海为上、大陆为下的,目前所见以明代郑若曾《万里山沙图》为最早,对当时及后世影响也最大;同时也有以大陆为上、以海为下的,在历史时期对当时与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清代陈伦炯《海国闻见录》所附的系列地图,催生出诸多版本的地图,其中的世界地理和东半球地图,也对清代地理图籍产生广泛影响。孙靖国《陈伦炯〈海国闻见录〉及其系列地图的版本和来源》对《海国闻见录》的版本进行了梳理,指出乾隆九年或稍后的初刻本的存在,并根据各版本的文字和地图地物的差异,推测在今日所见五个版本之外,还可能存在多个版本,形成了复杂的局面。文章对摹绘、翻刻自《海国闻见录》的系列衍生地图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并对陈伦炯地图与地理信息的来源进行了考证,指出正是明末以来的中西地理信息交流,催生了这一影响广泛的地理图籍。 西方殖民者的东来,伴随着对亚洲海域进行的测绘活动。其中,荷兰人作为17世纪的“海上的马车夫“,在近代地图史上也占据了重要位置,尤其是其商业地图的刊印出版,成为当时欧洲的中心。低地国家的制图师和地图出版商,如赫拉尔杜斯·墨卡托(Gerardus Mercator)、亚伯拉罕·奥特柳斯(Abraham Ortelius)、洪迪厄斯(Hondius)家族和布劳(Blaeu)家族等,纷纷出版了多样而精美的地图、地图集和球仪。但正如丁雁南博士在《地理知识与贸易拓展: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手稿地图上的南海》中所提出的一样,商业地图上的成功并不能代表荷兰地图学的真实成就,他对新近披露的欧洲各收藏机构的一批17世纪中叶荷兰东印度公司所绘制的以中国海域为中心的手稿海图进行了研究,指出荷兰人的地图制作活动存在一个在手稿和印刷品之间平行发展、各有侧重的二元结构,认为其地图学成就有待于深入认识和进一步肯定。   在现代统一标准的地图学范式形成以前,世界各地的地图绘制和刊印都呈现出各区域、各机构,甚至是不同个人分别进行的态势,形成了诸多的“小传统”。陈伦炯《海国闻见录》中的世界地理知识与中国传统的天下观之间,荷兰的手稿测绘地图与商业地图,以及中国传统的长卷式沿海地图与西方的波特兰地图之间的并行状态,都是这种地图绘制多元发展、并未整合的时代折射。  相似文献   

8.
提到历史上的日不落帝国,人们自然想到的是英帝国。然而事实上,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是西班牙帝国,西班牙开始衰落以后,主导世界海洋贸易的是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与此同时,法国也步入了振兴之路。英帝国的崛起,面临着老牌帝国西班牙的巨大障碍以及新兴海洋强国荷兰和大陆强国法国的强力阻挡。重商主义在英国的良性发展,是英帝国崛起的深层次原因,促成英国能够克服来自西班牙、荷兰及法国的冲击与影响,战胜竞争对手,逐渐取而代之,崛起为近代以来最为辉煌的大帝国,并对世界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英国在1688—1815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由一个一般的民族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强国、海上霸主、殖民帝国,究其原因,海军与海权对英国这一阶段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英国历届政府坚持把赢得制海权作为战略目标,把海权与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三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成为英帝国强大、繁荣的重要基石,也是英国在同西班牙、荷兰、法国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李瑶瑶  王东婷 《国际公关》2023,(14):191-193
在近代早期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中,香料是最为重要的动因之一。肉桂在欧洲人的日常食用、医疗生活及宗教祭祀中都占据着独特地位。自13世纪开始,锡兰地区的肉桂才开始作为商品进行贸易,在此之前贸易量较小,16世纪葡萄牙人到达以后,肉桂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肉桂的种植、采集、运输、交易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到17世纪中叶,葡萄牙人在锡兰的势力遭到荷兰人与中部康提王国的打击逐渐退出,肉桂贸易也随之转移到荷兰人手中。本文对这段历史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明代潮州对外贸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潮州私人海外贸易兴盛,主要外贸对象有日本、暹罗、爪哇、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外贸特点主要表现为“下海通番”、“做地通番”和“劫掠通番”三种形式。其出口商品主要是丝绸、瓷器、铁器等大宗货物,也有各种生活用品;进口货物多为贵金属和香料等高档消费品。在潮州的对外贸易中,“粮食贸易”发挥了独特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1651年的《航海条例》是克伦威尔政府为打击贸易对手,保护本土航海贸易垄断而颁布的一项限制性法案.法案在英荷争夺世界贸易霸权的背景之下产生,与重商主义的盛行密切相关,是战略与经济因素密切结合的重要典范.《航海条例》沉重打击了荷兰的海上贸易,促进了英国海上力量的崛起,对英国主导的国际贸易体制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纯水机浓水比例控制调节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数据,分析了1995—2016年世界大豆产品贸易演变特征,并以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出口国和中国、荷兰、日本等主要进口国为例,利用修正的CMS模型分阶段对世界大豆产品贸易变动进行了效应分解分析。研究表明,随着世界大豆产品贸易额的快速增长,其贸易市场结构和贸易产品结构都较为稳定,贸易市场集中度和贸易产品集中度一直均较高;从主要出口国看,持续增长的国际市场需求是引起世界大豆产品出口增长的最主要原因,竞争力和出口结构也是重要原因且其作用方向及作用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从主要进口国看,国际市场供给和竞争力是影响世界大豆产品进口变动的最主要原因,进口结构也是重要原因,竞争力和进口结构的作用方向及作用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服务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重要,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国国际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分析了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与服务贸易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讯息频道     
黄志明荣获 荷兰王最高荣誉勋章 据悉,旅荷华人、靖江女婿黄志明于日前获得荷兰政府颁发的“荷兰王最高荣誉勋章”。江苏省靖江市政府获悉这一消息后,致贺电说:喜闻阁下荣获“荷兰王最高荣誉勋章”,代表家乡人民向您表示祝贺,这不仅是您的骄傲,也是我们靖江人民的骄傲。黄志明现为荷兰中小型企业贸易促进会常务副主席,鹿特丹市华商会主席,不久将组织一批荷兰客商来靖江考察和洽谈投资建设荷兰工业园事宜。  相似文献   

16.
股份制是指与股份经济有关的整套法规制度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统称,主要包括企业的公司制和资本市场的证券化两大块内容。其中股份公司是股份制的基础。股份公司的雏型可以追朔到15世纪,其比较成熟的模式当推1602年创办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近400年的历史中,股份...  相似文献   

17.
上个世纪90年代,荷中两国经贸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即使在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双边贸易增长率仍在20%以上。1999年初,荷兰女王率领51家企业访问中国,60%以上的企业与中国签订了合同或意向书,成交额达5亿美元。在荷中贸易不断攀登新高的经济形势下,荷兰的侨领和华商代表在荷兰政府、海牙政府、荷兰商会及中国驻荷兰王国使领馆的支持和协助下,于1999年9月8日成立了荷兰中国商会。它的应运而生,既是荷中两国经贸合作和荷兰华人社团经济不断发展的一种必然,也是荷中两国政府各职能部门、两国广大企业家积极参与、不断投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专利贸易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特殊贸易形式,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对专利贸易的形式及应注意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指出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关于专利贸易的规定不全面、不具体,提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加强专利贸易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际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虽同属于贸易的范畴,但是,国际社会在规范上述两者时采取了迥然不同的处理方法。其最大的原因在于,服务贸易与一国的社会公共利益有着紧密的联系。基于以上考虑,国际社会在制定规范国际服务贸易的公约时,采取了较为柔和的方法。上述作法虽然在推动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显得不足,但是,其毕竟在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方面架起了基本框架。同时,该作法更重要的是为国际社会解决难以协调的许多棘手问题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贸易结构不断向服务贸易倾斜,服务贸易已日益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的发展中处于优势地位,其中政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具有极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