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正确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体化,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解放思想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二者既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定位,又联系紧密,相辅相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前提,解放思想必须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依托和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解放思想辩证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3.
历史的经验和发展趋势充分表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落实科学发展观必将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是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历史使命的理论文献。将科学发展观界定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观点和创新。在改革开放的大势中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定位科学发展观,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的创造性实践丰富党的执政理念,共同构成十七大报告的论述逻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基于改革开放29年实践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立足当前又展望未来的思考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其具体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断充实与发展。"中国特色"应从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和核心价值的层面上来把握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和谐社会为目标,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指导思想,强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他结合实际,赋予了以人为本新的时代内涵,将其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明了方向。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于当代世界发展趋势,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即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总结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历程中的经验,对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作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中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时期,要想更好地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去认识和把握它.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在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全面发展思想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立足于对世情、国情、党情的科学判断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对内应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对外应做到和平发展。只有将科学发展观切实贯彻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党的建设中,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11.
对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成为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的根本保证。高等学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创新知识、服务社会、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才能增强高校党的执政能力,才能巩固党在高校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我国高等院校新时期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理念。我国高等院校要在新起点上谋求新发展,就要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理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就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就要贯彻落实"四大文明"的新理念,充分利用现有文化优势,打造文化校园;就要贯彻落实"党的领导下以改革开放的精神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新理念,要求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自身建设,以改革开放的精神推进学校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深刻的战略思维观察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生动运用和体现。科学发展观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必须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才能真正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代中国的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发展,它不仅否定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模式,而且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昭示着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正向着民本主义跃迁。以和谐作为总特征的现代化理论科学发展观,不仅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现代化的发展,而且对当代世界和谐现代化的建设与和谐世界的创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与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党、全国人民在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科学的指导理论,涵盖了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建设方面的思想理论。绿色发展理念作为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内涵,时至今日才被逐渐重视起来。分析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的发展方法与绿色发展理念之间的密切关系,有助于在更为先进的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中的一颗耀眼明珠进一步让国人振奋、被世人关注.科学发展观秉承先进思想的精髓,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成果.6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越来越彰显出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在科学理论的航船上扬起风帆、破浪前行.从政治思想高度出发,明确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位置,分析科学发展观定位及实践性,以便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与践行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发展观就是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方式上体现出的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特征的和谐发展,其成熟标志就是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发展观形成和发展的经验是:要从坚持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看中国的发展;要从在落后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看中国的发展;要从在落后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出发看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发展观就是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方式上体现出的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特征的和谐发展,其成熟标志就是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发展观形成和发展的经验是:要从坚持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看中国的发展;要从在落后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看中国的发展;要从在落后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出发看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