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外人类学家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研究的主要成果,旨在描述与分析其理论范式的转变过程,并说明这些研究可能对中国人类学的启示,以及对西南少数民族研究所具有的人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有一批知识分子,常年活跃在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研究的一线.他们把自己的无限豪情和聪明才智投入到了广阔的田野工作中去,把田野工作作为自己了解社会奉献社会改造社会的最佳途径.他们关注于人的社会和人的文化,特别是各少数民族社会及其文化,为挖掘、保护、弘扬和传承各民族文化奔走呼吁,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把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来经营.在这群可歌可敬的学者中,有一位常年游走在祖国边疆地区的学者,他就是人类学家周建新教授.  相似文献   

3.
一代学术大师费孝通先生2005年4月24日逝世,享年95岁。作为中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的生命史可以概括为“志在富民,行行重行行”。因为他毕生致力于“从认识中国到改造中国”,并始终孜孜不倦地探索中国社会。早在20世纪30年代,费孝通先生第一次深入中国社会,就从少数民族地区入手,将少数民族问题作为他社会调查研究生涯的起点。作者徐平教授是费孝通先生培养的唯一从事“边区开发”研究方向的博士生,现为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在这篇我们特约他专门为我刊撰写的回顾费老民族研究思想的文章中,展示了一代学术大师“志在富民”及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挚爱之情。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对少数民族国民教育和民族教育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教育和谐问题,以人为本,促进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国民教育与宗教教育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成为民族教育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民俗丰富多彩,其部分民间习俗的形成受道教影响较深.西南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西南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西南少数民族的民俗盛会,都反映出道教在西南少数民族中传播的影响.论文从宗教学、民族学的学术视野,考察分析西南少数民族民俗与道教的关系,认为西南少数民族民俗的道教色彩,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文化涵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云南省勐腊县为例,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基础设施完善、贫困人口观念改变等方面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边贸县的减贫影响进行了个案分析.得出:贸易自由化对本身很贫困却拥有区域和资源优势的少数民族边境地区,具有明显的减贫作用.  相似文献   

7.
2013年4月22日,由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安仁老公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民族志展览馆、蒙养山人类学学社共同主办的"不同文明中的祭祀"国际学术工作坊,在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魏明伦文学馆"明伦堂"举行。学术工作坊由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西南民族大学杨正文教授和民族志展览馆共同召集,来自英国牛津大学、伦敦大学、伦敦经济学院、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五位世界知名人类学家以及来自国内高校20余位年轻学者参会。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一批著名的民族语言学家和体质人类学家来到昆明工作.他们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云南的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体质进行了调查研究,从而对我国的民族学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神话是社会和历史记忆的一部分,对于人类学家来说,神话记忆不是遥远的产物,而是与当下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灾害神话就是研究隐藏在神话后面的“史实”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功能和价值.西南少数民族神话中有很多与灾害有关,如洪水神话、干旱神话、风雨雷电神话、火神话等,它们通过口传和民族文字的方式得以传承,具有防灾减灾的价值.灾害神话揭示了跨文化对灾害认知的异同,反映出灾害文化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演进方式.灾害神话是确立一种因果关系的认知模式,它以传统知识、历史和文化记忆、宇宙观为基础,形成灾害场景的解释逻辑.  相似文献   

10.
开题:西南中国的艺术与人类学研究 进入西南中国的人类学家无论持有何种学术抱负与研究兴趣,一旦他们开始进入田野,便都会被几乎无处不在的一般意义上的"艺术事项"所包围,即便他们不关注"艺术",也无从绕开那些服饰、工艺品、音乐、歌谣、舞蹈、仪式等众多静态与动态的艺术活动来开展田野工作.因此,即使不专以艺术人类学的研究为目标,探讨在西南中国的田野工作中如何面对与观察这些活跃于当地社会中的艺术活动,也将有利于调查者获得一种整体观来深化自己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西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聚居地,生殖崇拜研究一直是西南民族文化与心理研究的热点.20世纪80年代末伊始,学者们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生殖崇拜的表现形式作了大量的田野考察工作,收集第一手资料.他们在研究西南少数民族生殖崇拜诸种形式的基础上,阐释生殖崇拜活动的过程与内涵,揭示部分甲骨文、金文和东巴文中"性象符号"的生殖崇拜意义,认为生殖崇拜在文明社会最终以歌舞、游戏、成年礼等社会化形式表现出来,有对部族成员进行性教育的作用和促使儿童社会化的作用,并认为这是体现民族自觉认同的重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卞思梅 《民族学刊》2018,9(2):45-51, 110-113
20世纪上半叶葛维汉对中国西南及羌民宗教研究的论述,体现了葛维汉从传教士转变为人类学家后其宗教研究的学术理念。同时,葛维汉对羌民宗教的研究是他对西南甚至中国宗教研究的图景里的一部分,羌民宗教与中国宗教之间是类似“中国宗教之树”一样的互为根叶,互相影响的关系;应该注意葛维汉羌民宗教研究中三个重要概念:“马纳”“神”“鬼”,这些概念体现了葛维汉在当时东方主义话语下的“西南视野”宗教研究倾向。  相似文献   

13.
妇女月经的相关知识、处理方式以及看待正常与否的标准在不同社会中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从弗雷泽开始,不同派别的人类学家都曾关注过月经禁忌的跨文化研究,并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月经污染问题的争论中。随着人类学田野研究的不断深入,月经禁忌的普世性问题受到了质疑。为了抗衡精神分析学派固有的偏见,人类学家的月经研究范式及其理论建构都明显受到了女性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一批著名的民族语言学家和体质人类学家来到大后方西南地区工作。他们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和少数民族体质进行调查研究,对我国民族学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人类学关于环境与生活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环境与人类文化关系的思考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本文介绍了人类学对环境和生活类型的研究 ,包括从人类文化的角度对环境的分类以及文化的分类 ,涉及到文化结构层次的区分、世界文化分区、中国文化分区等问题 ,并对中国人类学家在族群分布、文化区域等问题的研究上提出了新的期望  相似文献   

16.
人类学视野下的网络社会与虚拟族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是一个对立统一体;在网络社会中,存在着虚拟社区和虚拟族群,对网络社会的研究既是摆在人类学家面前的崭新任务,又拓宽了人类学的研究视野,尤其是对"网瘾"的研究,应该成为人类学家重要的实证课题.  相似文献   

17.
韩利  谭勇 《民族学刊》2017,8(3):84-89,126-127
作为中国曲艺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南少数民族曲艺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审美独特、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血脉不可或缺的传承载体.因历史原因和它的口头性特征,以及某些民族文字的缺失,在理论方法和个案研究等方面长期以来都处于研究者寥寥,甚至无人问津的状态.本文拟回顾、梳理、总结建国以来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研究成果,简介曲种,分析其独特性,探讨如何进一步充实、丰富少数民族曲艺研究的学术内容,为推动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的健康发展、丰富中华艺术文化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格勒  懿熙卓玛 《中国藏学》2023,(5):143-149+217
文章从中国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热潮中出现以一位美国探险家作为旅游品牌的现象入手,解答了这位名叫约瑟夫·洛克(Joseph Charles Francis Rock)的奥地利裔美国人的社会身份定位问题,并阐述他在中国西部及西南民族地区,特别是涉藏地区多次探险屡屡成功的原因,评论他探险的功与过。洛克虽然为美国政府服务,但他对植物学和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关注,为世界了解中国以及中国西南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窗口。人们借助洛克拍摄的大量精彩照片和文章,开发相关地区旅游发展路线,一定程度上助力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为世界认识丰富多彩的中国创造了条件。同时,洛克的探险之旅也是那个时代西方列强觊觎扩张行径的一个侧面反映。  相似文献   

19.
《民族学刊》2013,4(6):8
即将由民族出版社(北京)出版发行的《社会性别多样性研究:基于凉山彝族性别关系变迁考察》一书,系西南民族大学马林英教授多年潜心以性别为分析视角、以人类学为研究方法写成的彝学学术力作。该书赢得了国际彝学专家、美国人类学家郝瑞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彝族人类学家潘蛟教授的一致好评,并分别作序评荐。  相似文献   

20.
应用人口社会学的统计分析方法,讨论了我国汉族人口的出生性别比与少数民族妇女从边疆迁徙到内地省区之间的关系.从云南拉祜族和佤族妇女的婚姻迁徙人口统计数据中看到,某些汉族农村出生性别比升高后,逐渐突出的婚姻挤压问题引发了少数民族妇女的婚姻迁徙,并从而使得部分小规模的少数民族社会面临更大的婚姻挤压和其他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