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社会治安管理机制与犯罪防控体系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曾有效地规避了工业化、城市化与犯罪率同步增长的“怪圈”,至今为止仍是发达国家中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从制度结构的视角研究“日本治安现象”,具体分析日本的警察组织,公安委员会制度、警民共治防控机制、犯罪及再犯罪预防机制和社会整合机制,研究组织机制的内部运营及机制间的联动对预防和打击犯罪的功效,探索制度结构与维持社会稳定的关系.对比中国的社会治安管理机制,日本的犯罪防控实践提示我们,防控犯罪不是单一部门的事情,构建环环相扣的社会治安管理机制和犯罪防控体系是预防犯罪、保障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制度建设,现代社会中警察职能的独立性具有摆脱传统的政治倾向性,保障警察执法的公正性,缓解警民矛盾和解决社会冲突的功效.警察的职业化、机动化加警力下沉,可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治安防控网络.重视并支持民众参与社会治安管理,重视对刑事司法以外社会要素的科学整合,将会从根本上降低犯罪率,保障社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警察是一个高风险、高负荷、高压力的职业.在长期的警务活动中警察个体承受着巨大的职业压力.公安民警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程度下降.对聊城市公安局200名警察进行调查发现,基层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正常人,心理问题较多,并在性别、警种、文化程度、工作地域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过营造压力小、效率高的工作环境,提高民警个人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际操作方案等措施,可以改善和维护聊城市民警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学贫困生进行16PF和MMPI调查,评价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了调查甘肃省公安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受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的影响作用,对全省3857民公安警察进行了 SCL‐90、职业倦怠、社会支持问卷调查。 SCL‐90结果显示:无论是和全国普通人群进行比较,还是和其他部分省份的警察相比,甘肃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差,表现最多的症状是强迫、躯体化、抑郁。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职业倦怠对心理健康有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社会治安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的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稳定健康的良好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工作既要注重立足当前,着力解决突出的犯罪和治安问题;又必须注重着眼长远,努力消除和减少产生犯罪及治安问题的原因,把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在深层意义上,社会治安管理创新更在于注重各利益主体利益的权威性分配与调整,谋划与完善社会治安管理创新的整体性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设置问题.将大学生心理问题分为障碍性问题与发展性问题两类.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产生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提出教育模式设置的构想.以利于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利于及时发现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在早期进行疏导,避免极端行为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理工类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工类高校研究生的学习生活特点与规律决定其心理特征,同时对其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影响。理工类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同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不同科别、不同性别、不同城乡来源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了解理工类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原因,寻找其对策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邢颖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3):38-40,73
构建社区治安防控体系是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从我国社区治安防控思想的初步形成以及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关系等角度对社区治安防控体系的概念、基本属性进行初步分析,为构建科学的社区治安防控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高校治安综合治理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高校的改革、发展与稳定直接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其治安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校事业的发展,同时高校作为一个开放系统,高校的治安工作,高校是否稳定,对社会的治安,特别对社会的政治稳定,也会产生重大影响。下面就此谈点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河北省8所不同层次的大学2000 名在校学生进行分层整体取样,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也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受测对象中,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达11.3%。在对形成这些心理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工程,而这一工程只有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够完成。因此,实现农村社会治安稳定显得尤为必要。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各类治安问题更加突出,而治安防范工作却十分薄弱。在推进"三基"工程建设中,各级公安机关要做好做强农村治安防范工作,维护农村的治安稳定。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他们的心理正值多变的高峰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在就业、社会适应、恋爱及性心理健康等诸多方面存在心理问题。本文围绕这些心理问题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英国大伦敦警察建立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8世纪以来,英国传统治安制度出现危机,工业革命带来的治安问题和阶级冲突使改革传统治安制度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自18世纪中叶开始,在大约75年的时间里,警察制度的改革者们一直在为建立一支新的警察队伍而努力。1829年英国大伦敦警察的建立,身着制服的现代警察开始上街执勤,从此以后英国的治安力量将由警察组成。这种新警察与传统的治安力量相比,具有预防性警务、职业化科层组织、职权法治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调查针对九江市区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九江市区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与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相当,但中重度心理问题的比例却较高;小学教师心理问题集中于躯体化、焦虑和抑郁等项目上,且教师心理问题的比率厂矿小学高于市区重点小学,市区重点小学高于普通小学。本调查对相应的调查结果作了初步的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问卷”作为测试工具。对某医学院校650名贫困生进行问卷调查,与各种常模进行比较.并进行不同类别间的组间差异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阳性标准≥180分的有68人.占10.6%。医学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成年人水平,优于江苏省大学生水平.心理问题排在前5位的因子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敌对。不同年级贫困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年级、经济来源、和周围同学关系、学习成绩的满意度与医学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有显著性相关。结论:医学院校贫困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尚属理想.但也有小部分贫困生存在较明显的心理问题。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考虑年级、成绩等特点,有层次、有区别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医学院校贫困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校园治安综合治理与校园文化建设杜维允近几年来,高等学校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加强校园治安综合治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维护了学校的治安秩序和政治稳定,为学校教学、科研等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一个安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实取得了新成效 ,违法犯罪行为受到遏制 ,人民生活的治安安全感有所增强。但是 ,由于有些地方党政领导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没有真正重视起来 ,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局面尚未形成。为改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缺乏综合性的、政法部门唱独角戏的状况 ,本文对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综合性措施的概念、形成过程、内容、实施方法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李珂  马建 《淮海文汇》2006,(2):15-18
治安问题和治安秩序是一对治安范畴,二者是相互对立和相互联系的。通过对治安问题和治安秩序及其二者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透彻地看待治安领域里的各种现象,预测社会治安的动态变化,指导我们有效地开展维护社会治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陶国才 《金陵瞭望》2007,(18):68-69
经过历年的“严打”整治斗争,当前农村的社会治安状况有了很大的好转。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建立和完善农村治安防范网络体系则是预防和减少各类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确保社会长治久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采用Scl— 90症状自评量表对东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在Scl— 90的各个因子中 ,平均约有 11%的学生有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 ,约有 4.4%的学生有可能存在着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障碍。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差异 ,男生比女生存在更显著的偏执倾向 ,女生比男生存在更显著的忧郁倾向。与全国青年常模相比 ,我校新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低于非大学生同龄人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