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本文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1 条的有关规定,指出我国目前立法上没有严格区分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这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法律责任,才导致该条规定混淆了国家机关的民事赔偿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2.
在揭示国家赔偿责任涵义基础上,指出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应包括:(一)损害事实。按照赔偿理论,以损害的存在为前提,只要存在损害就应该得以赔偿。(二)侵权行为主体。依(国家赔偿法)有关规定,我国的国家赔偿使权行为为主体主要有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法律法规授权、委托行使国家职权的团体及个人。(三)执行职务的违法行为。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务所实施的行为,如非行使职务的行为,则不属于国家赔偿范围。(四)因呆关系。即把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作为国家赔偿责任构成要件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国家赔偿责任是一种特殊侵权责任,它的构成要件不同于一般侵权责任,也有别于其它的特殊侵权责任。但是,对于国家赔偿责任究竟应当具备哪些构成要件,学者们的看法还不尽一致。笔者认为,国家赔偿责任应当具备下列四个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4.
1、问:什么叫国家赔偿法? 答:国家赔偿法是从实体上,也从程序上调整国家赔偿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通俗一点讲,就是具体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国家机关如何承担赔偿责任,受害人如何向国家机关请求赔偿的法律。既包括实体上的规定,又包括程序上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国家赔偿法》赋予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其合法权益因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不法侵害而造成损害时,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但是,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现实生活中,都存在着大量违法行政行为致损赔偿的灰色地带,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抽象行政行为对行政相对人造成损害的赔偿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法律上的认可,学界对此问题也尚未形成定论。本论文就抽象行政行为承担赔偿责任的必要性问题展开探讨,力求对这一问题取得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物权法》确立了不动产登记错误的赔偿责任,但因过于简化,没有明确赔偿责任的性质。笔者在解析《物权法》第21条的具体内容后认为,《物权法》规制的赔偿责任性质是:不全是国家赔偿责任,也不全是民事赔偿责任。由于一直以来,对这两种赔偿责任的态度均是立法上二者只居其一,适用上是相互排斥的,为此,笔者进一步对《物权法》的如此规制进行了正当性论证。  相似文献   

7.
行政赔偿,又叫行政救济,是指行政机关或国家行政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其行为侵犯了公民或法人的合法权益,而给予适当的经济赔偿的制度。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民法通则》第121条也明确规定,“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  相似文献   

8.
新<国家赔偿法>首次将精神损害纳入国家赔偿范围,从制度上确立了我国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但还存在着精神损害赔偿范围过窄、未规定精神损害的具体赔偿标准、对违法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惩戒不尽合理等问题,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9.
《侵权责任法》第32条规定了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监护人责任,但学界对监护人责任问题仍然争论不休。从统一责任主体方面考量,被监护人侵权时的责任主体应认定为监护人。为了公平起见,赔偿主体宜认定为被监护人和监护人,且以被监护人财产优先赔偿,在被监护人没有财产或财产不足的情况下,由监护人赔偿或补足赔偿。另外,鉴于我国《民法通则》关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的区分,相应地,在确定监护人责任时也应对两者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国家机关在对赔偿请求人依法进行赔偿后,对直接造成损害的工作人员应保留完全的追偿权,使国家赔偿与工作人员个人利益紧密相联,以保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法律责任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法律责任的主体应该从行政管理机关的负责人、直接责任人以及企业扩大到行政机关本身和消费者。循环经济法律责任的种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在采用法律制裁的责任方式的同时,也需要采用功利补偿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归责原则是确定行为人民事责任的根据和 标准,也是贯穿于整个民事责任制度并对责任规范起统帅作用的立法指导方针。合同的归责 原则是违约责任制度立法的指导方针,直接决定整个违约责任体系的构建。新合同法确立的 严格责任原则是我国合同责任归责原则的一个重大变化。文章剖析了严格责任原则的含义、 价值、功能,认为严格责任原则在合同法上有其适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有侵权必有责任是行政法学中的重要法则之一,世界各国大多通过各种法律规范明确公务员的违法公务行为责任。其中,侵权赔偿责任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综观世界各国和地区,公务员的侵权赔偿责任受到普遍重视,并在各国的行政法体制中都占据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对中国域外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所实行的公务员的侵权赔偿责任制度进行考察,明确指出,公务员侵权赔偿责任的落实是实现公务员权责一致原则、迈向责任行政的一个重要步伐,是公务员人事管理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婚姻关系是人类生命得以延续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婚姻关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然而,在生活中,第三者破坏他人婚姻的事件屡见不鲜,我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排除了第三者承担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可能性,因而在多数情况下第三者破坏他人婚姻不用承担责任。这条规定不但不利于保护婚姻关系的稳定,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情杀、仇杀、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增多等。对于破坏他人婚姻的第三者责任,在立法上应予以明确规定,以更好地保护婚姻关系、稳固家庭。  相似文献   

15.
按照社会契约与人民主权理论,政府有义务依法履行人民委托的公共权力,因此如若行政机关未能依法履行其职责并导致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受损,则国家需承担赔偿责任。由于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问题较为复杂,此次修订的《国家赔偿法》未能将其纳入国家赔偿范围。对于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责任特别是其构成要件等关键课题尚需学界的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对产品责任损害赔偿制度的规定尚不完善 ,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产品责任损害赔偿法》。完善这一制度 ,首先应对人身损害赔偿、财产损害赔偿及惩罚性损害赔偿等重大问题予以重视和解决 ,使消费者的权利得到有效保护 ,同时使企业不断强化质量管理意识 ,积极预防可能出现的损害赔偿事件 ,化解由此引发的各种危机  相似文献   

17.
土壤污染是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罪魁祸首。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对污染土壤的行为进行惩治,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最为有效的途径。立法最重要的问题是责任的明晰。法律责任有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土壤污染刑事责任应当有别于其他污染。在立法模式上,土壤污染的刑事责任应当既在刑法中规定,也在土壤污染防治法中进行规定。  相似文献   

18.
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侵权行为给受害人"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首次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国家赔偿范围。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由于该法欠缺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标准,赔偿义务机关和审判人员在处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时缺乏现实的指引。以浙江叔侄强奸致死案为例,虽然最终精神损害赔偿以高达45万人民币的数额开创了历史先河,但对于这个结果,质疑的声音不绝于耳,主要集中在其合理性、合法性和科学性上。据此,我国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应当在借鉴西方国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基础上,遵循不低于民事精神损害赔偿原则、数额适当限制原则和法官自由裁量原则,以国家侵权行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来判断精神损害的严重程度,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精神损害赔偿数额,落实责任追偿机制,在我国逐步建立并完善国家损害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切实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