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精神产品是一种社会产品,其核心是精神内容,其功用是为了满足购买者精神上的需求和享受.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精神消费在人们日常总消费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精神产品消费的可替代性日益减小,精神产品的消费需求张力急剧增大.艺术市场成为衡量精神产品价值量的经济杠杆,也为精神产品实现其价值提供了可能,具有广阔的经济前景.  相似文献   

2.
消费社会对艺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社会对艺术有着重要影响.就外在影响而言,消费社会的物质丰盛为艺术创造和欣赏提供了物质基础,消费社会的技术为艺术的普及提供了手段,并改变了艺术的创作模式和欣赏方式,消费社会的符码性质对艺术和美的利用也促进了艺术和美的普及;就内在影响而言,消费社会使得艺术的价值表达和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市场的需求,消费社会对人的身体的解放使当代艺术形式超越了传统器材而扩展到各种可感知的物体中,消费社会本身还给艺术提供了素材.  相似文献   

3.
精神产品是一种社会产品,其核心是精神内容,其功用是为了满足购买者精神上的需求和享受。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精神消费在人们日常总消费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精神产品消费的可替代性日益减小,精神产品的消费需求张力急剧增大。艺术市场成为衡量精神产品价值量的经济杠杆,也为精神产品实现其价值提供了可能,具有广阔的经济前景。  相似文献   

4.
艺术的商品化与大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通常用大众文化的商品化特征来批判和否定大众文化,认为这是艺术的异化。其实艺术始终具有商品性的特征,因为艺术也是一种生产,需要通过流通和交换实现其价值。从历史与现实上看,艺术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实现,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正常现象,它给艺术带来了自由,使大众成为艺术享受的主体,是艺术进步和繁荣的表现,所以,市场经济就是大众文化繁荣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5.
艺术文化是文化最直接的呈现,是文化风格与样式的重要构成,也是文化表达的最高形式。随着传播技术与手段的不断丰富,当代艺术文化传播的五个环节———艺术家、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与艺术效果间的内在向度关系也随之变化,造成艺术文化传播中各种光怪陆离的传播现象层层涌现。其原因包括:艺术文化传播对象人群性质与对艺术文化的需求的转变;艺术传播内容的生产与消费顺序的倒置;艺术传播内容与受众关系的改变。这些转变的根源则是当下社会对影像技术和景观的依赖。  相似文献   

6.
艺术生产具有物质生产的性质,是一种具有加工性、物化性和商品性的实践活动,但艺术生产又是一种追求审美价值的实践行为,具有自身独特规律。在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中,无论是作为“生产”的艺术,还是作为“艺术”的生产,“艺术”和“生产”密不可分,体现出马克思把艺术的认识性、精神性和实践性、商品性相结合,使得艺术生产过程不可避免地具有二重性质。  相似文献   

7.
绿色消费是反映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新型消费,是在传统消费模式给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复合系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之后,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省原有人与自然的关系,着眼未来发展提出的科学消费模式.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机制之一,绿色消费要求改变人与自然关系中把人的需求摆在中心地位,一切以人的需要而定的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一种重视自然生态价值的新型消费.  相似文献   

8.
消费文化对艺术的发展和创新有着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从外部到内部、从形式到内容、从素材到价值,艺术的创造也在消费社会的推动下变得异常的繁荣,但这种繁荣背后却又隐藏着很多悖论或危机.日常的还是艺术的?审美的还是审丑的?娱乐的还是严肃的?虽然艺术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呈现出种种矛盾,艺术和非艺术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但通过理论辨析,还是可以明晰其自身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9.
"动感"形式之所以广泛呈现于造物艺术中,有其存在的基础和缘由.其中,人的生理感知为"动感"形式的存在提供了先决条件;人在生活中对审美趣味的追求,是"动感"形式存在的情感依托;而"动感"形式的存在,又是人之哲学观念以及生命根本意义与价值的反映.由此可见,"动感"作为造物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人类视觉经验与造物意识的总结,是审美心理与情感思维的追求,也是生存状态和生命情态的哲学思辨.  相似文献   

10.
农户的生产与市场营销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即农民家庭 ,是由血缘关系组合而成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是一种生活和生产组织。它是农村社会的细胞及生产单元 ,也是农业和农村的主要经济组织和农村市场经济的基本主体。一、农户的生产特征1、农户的生产属性。农户生产是一种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相互交叉与融合的复式生产。它生产的农副产品首先要用于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 ,然后将剩余部分拿出销售 ,供社会消费需要。我国农户生产在全国各地发展很不平衡。经济不发达地区和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户生产以满足家庭生活的基本生存为限 ,一定程度上还处于自给自足经济状态 ;而经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产生艺术活动之初,艺术的表现和再现的问题就已经显现,由于人类在认识和表现技巧方面的不断进步,艺术在表现与再现方面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出现了很多艺术流派和艺术观念,这些艺术理论帮助我们认清艺术活动的本质,也认识到无论艺术再现还是表现,艺术创作活动都要从主体内心出发,要有感而发,要在艺术作品中去努力表达个人对作品主题的独特见解,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表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要在艺术创作之初,就要坚决摒弃一切功利性目的,以一种单纯的,淡泊的心态来投入创作。  相似文献   

12.
西方现代艺术运动思潮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对西方传统艺术以摹仿、再现客观自然现实为基础的艺术精神与理性认知为目的的写实美学原则的反动,其结果是完成了对客观自然物象的消除与解构;而解构和消除客观自然物象的过程,就是绘画理论和实践向抽象方式的探索与发展,其结果便是抽象绘画理论和美学精神的直接产生.文章着重梳理和探讨了西方现代绘画理论向抽象方式的探索与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13.
艺术的本质在于其精神性,从艺术和时代精神的相互关系中去确立划分艺术形态的标准是符合艺术本质的.按照艺术所包含的精神内容的不同,艺术形态可分为神性艺术、人性艺术和理性艺术,以丰富的艺术史例可以说明其特征.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人类艺术及其活动的变迁与发展,不仅拓展了艺术实践的领域与层面,而且也为艺术研究视野的转换与艺术学科理论的创新提供了一种现实的动力.艺术传播学的提出与创立正是体现了信息媒体革命时代艺术活动与艺术研究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5.
“艺术”的王国里根本就是“美的艺术”一统天下,原初的艺术———技艺,被无理地逐出艺术的家园。当代社会,“美的艺术”难以承受外部的解构和自身的消解,已摇摇欲坠,笈笈可危了。只有看到艺术和人的内在联系、看到艺术的人类学本性:艺术即人、艺术即劳动,从而实施艺术观念的人类学突围;也只有以马克思哲学和美学为指导,奠定艺术人类学本性观的理论基石,才有可能彻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极端艺术情境是展示人性的理想平台,其中多种极端情景下所展示出的人性内涵多姿多彩;艺术家需要洞悉人性的真实性、复杂性、动态性,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将之揭示出来并寄予理解和宽容之情,才能使之获得感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杜书瀛 《南都学坛》2008,28(5):49-51
学者做学问,唯求以"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对所研究的对象,解析推断,思索琢磨;然后将研究的结果,公之于世,以实现自我价值。在学术上,不必固守派别、宗系,而应吃"百家饭",吸收各家之长。做文学研究、写美学文章的人,要多些艺术感觉,多些审美经验。拙著《艺术哲学读本》,断断续续写了20多年,它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从哲学角度论述了艺术的位置、本性,从艺术主体、艺术客体、艺术的内容和形式、艺术典型、艺术鉴赏(艺术接受)等方面,论述了艺术的特殊品格。与以往一些艺术哲学同类著作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活动基本类型的有关思想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并由此出发,寻找艺术的坐标,提出自己关于艺术的新观点;同时探索了艺术哲学的变革路向,即:艺术哲学不能只局限于认识论,而应该在保持认识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变革,用人类本体论的哲学思想建立新的艺术哲学。  相似文献   

18.
诗词创作中的意境与语言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境是诗人内心世界及个性、风格、才能和艺术追求的综合体现。意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具有创新性。诗词在构建意境中要防止出现“有境无意”、“有意无境”、意境不高即“俗意”等失缺,并需要用高超的语言艺术来表现。诗词语言除了准确、精炼之外,还应独具特色。具体表现在:生动的形象性;朴实无华、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诗词语言中的“炼”字。  相似文献   

19.
运用中国传统文学中“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了宗白华艺术化人生观及其意境理论的成因:“意境”是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核心;意境审美精神源于他的人生意识和精神;中国传统思想“天人合一”成为影响他人生观及学术观的最基本要素。阐述了宗白华生命艺术化、艺术生命化,能及三位一体的人生观、艺术观、美学观。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在《美学讲演录》中提出了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命题。他为这一命题立论的心路历程是:(1)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美是心灵的自由创造;(3)美是自由与无限。但是,自然和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是艺术的尺度和追寻的目标。所以,不是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而是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