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简要地分析胡风文艺思想的几个重要侧面:(1)创作过程论:主观与客观相生相克;(2)文学特征论,跨过逻辑公式的平面;(3)批评论:社会评价和美学的评价;(4)时弊论:坚持“两条战线”的斗争。由此提炼其文艺观的基本特色,即由艺术的感悟体验升华到美学,哲学的理论高度,始终燃烧着诗人的激情和理论家的睿智。  相似文献   

2.
作为艺术思维方式的体验, 是艺术理论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范畴。体验论有两大特征: 一是其向内的心理活动特征, 即通过“向内”最终在更高层次上感悟外在世界甚至最高本体; 二是其强调主体能动创造性的特征。中国式的“体验”由老庄奠基, 辗转发展, 成为了中国哲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的普遍方式。田园诗人和山水画家很好地完成了将体验由哲学思维向艺术思维的转化。现代西方体验论明显区别于中国式的体验论, 前者强调“自我观照”及操作技术; 后者注重超越个体自身之体验, 力图体悟最高本体, 具有玄虚飘渺性。19世纪俄国式的体验论介乎二者之间。它将体验与道德反省进行了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3.
艺术和生命是一个颇有意味的话题.真正的艺术必然要上升到生命哲学的高度。尼采说:“生命通过艺术而自救。[1]而艺术则因为深刻的生命内涵而获得崇高的地位二在西方美学中,艺术被比喻为“生命的形式”,或者说艺术呈现出种种“生命的意味”来,宗白华认为,“艺术家的使命是在形式中注入生命”,在形式中展示主体对生命世界的体验和认识,艺术是主体内在生命情感的外在符号,同样,“书法是书法家用来表达内在情感的符号,是物化了的个体感性生命的外在形式·’冈。重视生命是书法的基本特点,正是这一特点决定了书法的形式构成和美学…  相似文献   

4.
以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知觉记忆”、“意识流”、“绵延”、“时间记忆”等生命哲学概念为理论线索和依据来解析法国艺术家米歇尔·布拉齐视觉艺术作品;同时也用当代实验艺术的视觉传达角度来反证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文章选取了艺术家米歇尔·布拉齐的《柳橙皮雕塑》、《喷泉泡沫》等几个装置艺术品进行剖析和阐释,推导其创作中的生命哲学,死亡与生命循环,时间流的存在与延绵,空间与共生能量的深层联系。  相似文献   

5.
维特根斯坦的“叛逆态度”直接导致他于前期和后期分别提出了“哲学的逻辑分析法、图像论”“游戏论、用法论、反本质论”等观点,这不仅在哲学界引起轰动,形成并推动了哲学的语言论转向,而且还催生出语言学界的“语义学、语用学”两大分支学科。同时,他的后期理论还是后现代哲学(包括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CL)的主要理论来源之一。文章详细分析了维氏后期理论与后现代哲学之间的渊源关系以及对CL的催生作用,并阐述了他的相关观点对语言哲学和后现代哲学作出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6.
“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论评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论评析骆沙舟五六十年代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出现了一个重要转向,他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从宏观的(制度上的)否定转向微观的(社会生活具体领域的)剖析,其理论重心也从哲学转向经济学、政治学。消费异化论就是这一“转向...  相似文献   

7.
在美学界长期以来有关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思考:应该区分《美学》一书中对“终结”(Ende)与“解体”(Auflösung)二词的不同使用,以获得黑格尔使用“终结”一词的真意;应该区分逻辑的与历史的所谓艺术“终结”或“解体”,着重从黑格尔哲学、美学逻辑构架角度解读其关于艺术“终结”或“解体”的内在逻辑含义;进而揭示黑格尔对艺术美本质的规定是其艺术“解体”或“终结”论背后的逻辑根据。  相似文献   

8.
顾恺之是中国最早系统提出“传神论”的绘画美学理论家。“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理论成为中国人物画的重要创作方法。从“传神论”的哲学源头入手,讨论各家思想对其画论的影响,论述“传神写照”这一理论中“神”的内涵,重点从审美体验来论证“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概念,从而加深对顾恺之绘画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鉴于朱子美学思想的历史重要性、对朱子美学系统研究的空白性,以及对朱子及其艺术哲学思想的误解性,我们有重视研究朱子美学思想的必要。艺术哲学是朱子美学体系中的主导部分。朱子艺术哲学建立在他的“理本气具”的哲学本体论基础上,主要由“文从道出”的艺术本体论“感物道情”的艺术发生论、“托物兴辞”的艺术特征论、“气象浑成”的艺术理想论、“涵泳自得”的艺术鉴赏论及“远游精思”的主体修养论等几部分构成。理论的系统性、矛盾性和伦理性是其主要特色,其主要影响表现在“顺承影响”、“逆反影响”和“文化影响”三方面。中国古典美学史中应有朱子艺术哲学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养气”说是中国古人对学理论的重大贡献。孟子始从哲学角度论后天主体意识修养对人崇高精神境界形成的重要性,此论亦可推及艺术意义;刘勰则直接从艺术意义上论学创作中作家“蓄气”守气”、巧妙用气的重要性,并进而将自己的观点与孟子的观点合而兼论,认为作家能做到气得其养、又善巧用,创作中将会获益无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