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者工作者的素质,对读者工作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每一个从事读者工作的同志,都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在思想上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寄托在搞好工作上,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了解藏书,了解读者,正确处理藏书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有关部门应为读者工作提高素质创造条件,使之真正成为联系读者和藏书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读者的关系是平等的契约关系,受《合同法》调整。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是服务与接受服务的关系,而不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读者须知,图书借阅规则等属于一种格式条款,其内容往往缺乏公平合理性,需要加强规制,从而切实维护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读者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我国社科学报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复、发行量少等问题与社科学报无视读者的存在、没有把以读者为本作为社科学报科学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有密切的关系。,社科学报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坚持以人为本,使以读者为本成为社科学报科学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首先要以读者为本,选准市场定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其次,要以读者为本,注重版式的美化,舍弃千篇一律单调呆板的版面设计,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再次,要以读者为本,发行网络化,在网络阅读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阅读方式之一的情况下,社科学报要注重与读者的交流,增强读者对刊物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举办学术论坛或研讨会,引领学科领域的学术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读者不是译文的消极消费者,而是译文意义的能动建构者。读者意识是译者以读者视角观照翻译、使翻译行为围绕读者中心逐步向前推进的心理机制。宇文所安的读者意识体现在内容导向、沟通途径、主流诗学和读者接受四个方面,表现为材料选择的贴近意识、思想交流的贴心意识、表达习惯的贴合意识、服务读者的体贴意识。得益于读者意识,宇文所安充分履行了译者的职责,妥善处理了译者、作者和读者的三方关系,促进了《文心雕龙》在英语世界的接受与传播。中国文论要走向世界,译者的翻译能力是前提与基础,而读者意识是确保译者翻译能力得到充分展示的思想保证。读者意识有助于译文走进读者的心灵世界,有利于译文在译入语文化语境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胥子婷 《社区》2010,(18):1-1
在我们的信箱中经常有些很小的稿子,往往是三言两语谈了谈对一些小事的感受,有些还与本刊直接相关。这种来信,很像读者在跟我们聊天,这是读者与我们成了朋友的表现,让我们受益颇多。我们很珍视这些读者朋友对本刊的友情,因为读者的感受对我们很重要。同时也感谢读者对本刊的鼓励.并希望这样的互动能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6.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历史使命,图书馆员的工作永远是为读者服务。从图书馆的建设目标阐述了读者与图书馆的关系,针对有学者提出的以“图书馆员第一”取代“读者第一”的观点进行了讨论,并认为“读者第一”的观点永远不能动摇。  相似文献   

7.
必须在文学界建立读者观念,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以读者利益为取向的文艺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读者信息调查反馈机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高校资料室的读者群体的分析和对读者服务方式的研究,以及对资料室的资料收集工作的阐述,从读者工作与资料室工作的关系、与资料室的服务质量、与资料室的自身建设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有关高校资料室读者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读者服务语言的规范文明与否,不仅关系到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的自身形象。而且也关系到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与声誉。在实际进行的读者服务工作中,从事图书资料工作的有关人员必须在为读者服务的话语方式上、副语言的辅助表述上,注意把握好语言的规范与文明。  相似文献   

10.
民族高校读者的阅读心理探析李大杰读者工作,是联系读者与文献的桥梁,是衡量图书馆文献收藏和利用工作质量的尺度。如何把读者工作做好,实现高层次的服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意分析各类读者的阅读心理,努力创造一个适合读者心理需要的环境,从而帮助他们提高阅读效...  相似文献   

11.
文龙接续小说评点传统,形成了饱具自我特色的人物评点话语。文龙对人物批评标准客观性的努力,表露出强烈的批判理性精神。文龙推动小说批评文体的形成与演变,为现代人物批评夯实了牢固的理论基础。立足于读者维度。进行生命与智慧的交流,文龙强调读者对作品的加工改造,凸现读者的主体意识,自觉地从读者维度探求小说评点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社区》2010,(21):1-1
在我们的信箱中经常有些很小的稿子,往往是三言两语谈了谈对一些小事的感受,有些还与本刊直接相关。这种来信。很像读者在跟我们聊天,这是读者与我们成了朋友的表现。让我们受益颇多。我们很珍视这些读者朋友对本刊的友情.因为读者的感受对我们很重要。同时也感谢读者对本刊的鼓励。并希望这样的互动能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3.
编辑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为读者服务。编辑强化读者意识,了解和研究读者的心理已成当务之急。编辑要掌握读者对象的多样性、读者兴趣的可变性和读者的购书心理,才能编出精品图书,繁荣文化出版事业。读者,是编辑工作的最终目标,是编辑工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编辑与作者作为传播一方,从属于广大的读者,即社会受众一方。编辑出版活动的宗旨和目的体现在受众即读者的选择上,编辑策划图书的优劣成败,从根本上说是由读者来检验和评判的。了解、研究读者心理是编辑必备的基本素质。编辑强化读者意识,归纳起来应注意以下…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特别重视读者,她不仅不断以自己预期的读者接受来调整作品,而且还建立了一整套构建作者与读者的良好关系的理论.读者的阅读期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张爱玲的艺术创作取向,她的写作模式主要有:“传统+现代”、“东方+西方”、“边缘+猎奇”、“人性+兽性”四种,目的是为了适应更多的读者,满足他们不同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15.
《人生与伴侣》2006,(7):I0001-I0008
夏日炎炎,贴心关怀,回馈老读者,欢迎新读者。本期《人生与伴侣》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附赠8页——  相似文献   

16.
谈文献需求与提供中的核心问题王忠贤在读者工作中,除了人的因素而外,还有物质因素存在。那就是联结读者与图书馆员的书、刊、资料。这些物质因素决定着读者工作的本质,体现在文献需求与文献提供这个重要环节上。佟曾功同志在《读者服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一文中谈到读...  相似文献   

17.
文学批评的读者意识张春林把文学批评与读者联系起来讨论.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然而,以往的文学批评对读者的关注多是停留在作品的读者这个层面。我认为,文学批评作为一个系统,对其自身读者的研究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它直接关涉到文学批评自身的价值实现等诸多...  相似文献   

18.
养生信箱     
佚名 《人生与伴侣》2007,(11):62-63
什么事情都要想一想 若水你好: 我是《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的读者,今年三十五岁,我知道在下半月的读者当中,我属于大龄读者了,可是喜欢一本杂志的感觉是无法因年龄的原因而被替代的,所以我还要一直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19.
论读者权益     
本文认为读者权利普遍不受重视的原因,是因为广大的图书馆工作者缺少法制观念和读者缺少自我法律保护意识,根据现有法律法规,分析了读者的使用权、人身权、知情了解权、参与决策权和控告、投诉申诉与起诉权。  相似文献   

20.
研究读者需求做好阅览室读者工作王雪梅人们知道,图书馆把藏书提供给读者利用不外乎有两种形式:一是外借;一是内阅,两者相辅相成。图书馆一部分不宜外借的工具书和复本量少的书刊只能让读者在阅览室参阅。利用阅览室可以调节馆藏图书与读者的供求关系,使广大读者有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