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2 毫秒
1.
言与意具有什么样的关系,言能否完全确切地表达意。这是语言哲学所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古代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但真正形成互相对立的两派,并展开激烈论争则是在魏晋时期,史称“言意之辩”。“言”在古汉语中有多个义项,在“言意之辩”中其义指的是“语言”。“意”的含义指的是“意图”或“思想”,而“意图”或“思想”是思维的结果,所以,言与意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辩主要表现为“言不尽意”和“言尽意”这样对立的两派。持“言不尽意”论者认为:“言”和“意”两者具有相对独立性,语…  相似文献   

2.
这里所说的“声符兼义”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了前人人为划分的所谓的“会意包形声”和“形声包会意”在内.形声字在构造方面对称的对偶形式,除了在形体上具平衡感外,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的阴阳二元、对立统一的思想.而在内容上,它的两个部分也反映出这种对立统一:一形一音,各司其职,可谓对立;共同组建一个字形、又是统一.  相似文献   

3.
从哲学角度对道家的语言思想进行论述,阐释老庄语哲思想中的言意观,论证老庄关于“言”与“意”二元对立的哲学观点,在此基础上讨论如何结构并解构中国古代诗歌的“言意之困”,从而拓展老庄言意观的哲学和美学意义,扩展中国诗歌阐释学阐释向度。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从叶圣陶等权威人士的言论,还是从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作整体考察,都说明语文课不是“语言课”,也不是“文学文章课”,而是“言语课”。即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主要通过对典型的“言语作品”的剖析、玩味的模仿,在各种“言语行为”中不断内化各种收获,并外化为各种“言语作品”,逐步形成听说读写等“言语能力”,以应用于广泛的社会生活的“言语行为”之中。“言语”,不论是行为,还是作品,都是“言”与“意”的矛盾统一。中学生学习语文,实际上就是求得“言”与“意”的互相转换。语文教师的所有工作与努力,也就是帮助学生达到各种程度的“言”与“意”的贯通。因此,“言”与“意”的互转性便是语文课的性质,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先秦时期,儒家和道家围绕言意关系进行了大量讨论。通过分析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中有关儒、道两家言意观的记载,可知其中既有共通又有不同。一方面,先秦儒家与道家在“言”与“意”的表达问题上持相同观点,即“言表意但不尽意”;在“言”“意”两者之间,儒家与道家都表现出重“意”轻“言”的特点。另一方面,出于对“意”的重视,儒、道两家从不同角度对“言”如何尽“意”进行了探索,儒家的探索主要以“建构”的方法进行,而道家与之相反,选择了以“解构”的方式来追求“言尽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分析了庄子“言”“意”之辨的特点及其认识论价值。认为他从反命题立论,揭示了“言”“意”的内在矛盾及其“意会”法的重要意义,并在实践中通过寓哲理于形象直观之中的“三言”表达形式,将“言传”与“意会”统一起来,创直觉思维形式,奠定了中国传统艺术认识论的表达原则。但具有偏重经验直觉,轻视逻辑思维的局限性。只有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指导下,吸收西方自然科学方面的优秀成就,把直觉与逻辑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对其创造性的价值转换。  相似文献   

7.
陆机《文赋》论物、意、文的关系,创作前的准备,有些问题需要更为准确理解。比如“物”,既指具形的自然之物,又指抽象事理社会事物。所谓“意”,既指构想之意,又指直觉感受之意。论物、意、言关系,来自创作经验,也与玄学言意之辨有关。比如“伫中区以玄览”,指以空明坐忘的体道心境处于天地寰宇之中,人世万物之间;“倾群言之沥液”,指调动所有的艺术修养;“抚四海于一瞬”,是说要有巨大的艺术容量;“信情貌之不差”,指谋篇布局的貌,要和需要表达的感情相一致,等等。  相似文献   

8.
“意”指的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某器、事、道的认识的特征集;“象”即是根据个人情性从特征集里抽出来的子特征集,“象”是对“意”的表现;“意象”是“意”和“象”两个特征集的连用,可以偏指“意”,亦可以偏指“象”。“意”、“象”在符号发生系统与认知过程里,与器、道、事、气、神、法、书、言等有密切关系。明了这种种关系,有助于把握“意象”的实质,也有助于把握艺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矛盾观是一脉相承的,但也有所不同,马克思的“共存、斗争和融合”;恩格斯的“对立的相互渗透与转化”;列宁的“对立面的统一”;斯大林的“对立面的斗争”;毛泽东的“对立统一”与“一分为二”。我们应该全面地准确地理解,不要断章取义、混淆含义、机械搬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区分了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关于对立统一的两种思路:前者认为对立面的统一就在对立面本身之中,后者认为对立面的统一在对立的双方之外、超越对立而存在。由此出发,作者探讨了柏拉图和老子关于对立统一的思想。通过对这些思想的比较,指出关于对立统一的形而上学问题已经触及理性思考的边界,并且正是因此始终具有思想上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全国讨论真理的标准问题,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理论意义。正当讨论深入的时候,《人民日报》发表了周总理1949年5月7日在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报告的第三部分的节录《学习毛泽东》,使我们更加明确: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周总理的这篇报告有着深刻、丰富的哲学内容。周总理在报告中说:“毛泽东思想的特点,就是把普遍真理具体化,运用到中国的土壤上。”普遍真理具体化和真理的标准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听说的“普遍真理”,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对立统一的原理等。对立统一的原理反映了事物的矛盾规律。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本身也是对立的统一,都是从事物的相互对立、相互统一这两个方面讲问题,如物质与精神、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实践和理论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本身也是一分为二的。  相似文献   

12.
“言”和“意”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中的一对美学范畴,其关系问题是中国古典文论的核心问题之一。“言”和“意”的关系主要是指语言能否准确无误地描绘社会生活或自然景观,表达作家的主观意图或思想情感。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一开始就存在着分歧:儒家认为“言能尽意”,道家却认为“言不尽意”。魏晋至唐宋的理论家也各执一端,并在此基础上派生出虚实、形神、意境等重要理论命题。本文认为“言”“意”关系的实质是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并且与虚实关系、形神关系、意境关系同根异脉,血肉相连。  相似文献   

13.
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宇宙间最普遍的客观规律。毛泽东和邓小平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都科学地运用唯物辩证法,但他们在运用唯物辩证法方面又表现出某种差异,毛泽东善于从对立中把握统一,邓小平则善于从统一中把握对立。  相似文献   

14.
语文和语文活动(听、读、说、写)的内部机制乃是“言”与“意”凭借“生活”这一中介条件的互相转化。语文教学是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学习活动,如果从教材、教师作用、学习途径与方法等方面看这种特殊学习活动则具有若干特点。因而,语文教学原则,应是语文教学独特规律的总结,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相沟通,求得言与意的互转,求得听说读写的结合,求得学习与实用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庄子的万物齐一、因任自然的自然观,决定了《庄子》一书行文表达上采用了“三言”的形式。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作品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寓言”,“借外论之”,借寓言以论“道”;“重言”,借重“往古佐证”以申明具有现实意义的思想学说;“卮言”则为“无言之言”,是庄子表达“道”的“言”之最高境界。庄子的自然观与“三言”的表达方式的高度统一,正是庄子“以天合天”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侯敏泽同志在讲授先秦文学理论批评时论到中国古代意象论问题。他认为向来以为“意象”一词来自国外,其实是我们传统中所有的。 中国古典意象论有两个源头:《周易》和《庄子》。《周易》中认为“言”“意”是不能完全被表达的,可以由“象”来表达。“象”比“言”、“意”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力。《庄子》要求舍“象”求“意”“言”、“象”仅是“得意”的手段。《周易》重、“象”,《庄子》重。“意”,但这时“意象”还设有作为一个词组出现,仅仅具有对“意”与“象”的关系的论述,但对后世的“意象论”发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论言外之意     
就语言产生的历程来看 ,“言外之意”无论究其源、其性还是其用 ,本身就具有一种“言外之意” ,这不是同义反复。因为这里的“言”和“意”既可以立足于语言体系 (Language)也可以植根于言语应用 (Parole)。前者之“言”和“意”主要指前语言期的图腾、路标、符号等会意文字所呈现的比喻、象征和待释意义 ,以及衍化至今的体态语 (BodyLanguage)、字画和画诗等所含之意 ;而后者之“言”和’意”主要指语言经过前语言期、“英雄的语言期”发展成为一种供人类交际的形音义相结合的符号体系及该体系被用于书面或口头…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画水墨语言极为丰富 ,是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外化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这种艺术语言反映在传统的水墨山水画中 ,则深化为“言”“象”“意”的高度统一。“言”为山水画的笔墨形式 ;“象”是通过笔墨所再现的物象 ;“意”则是山水画表现的意境。三者层层递进又融贯相通。对于三者关系的把握 ,有助于我们对传统水墨山水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庄子的言意之辩,深刻地触及到了文艺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文章认为庄子“言”、“意”关系与“虚静”说结合可以与“言”、“象”、“意”贯通,并从符号美学的角度分析庄子“言”与“意”的关系及特点,阐释了庄子言意之辩深刻触及到文学语言根本特性的原由。  相似文献   

20.
在《论哲学“三态”》提出原生态哲学(即智慧哲学)、对立哲学(即形而上学哲学)、和谐哲学三种理论形态的基础上,对哲学“三态”作进一步的探讨与阐述,主要包括关于“轴心时代”产生的文化根基及其历史性发展,西方形而上学哲学和中国和谐哲学的形成及其核心理念与基本特征,以及中西文化哲学的根本差异。西方哲学的本质是形而上学,中国哲学的本质是天人合一。西方哲学的本质特征表现为“分割”与“对立”,是树立斗争的哲学;而中国哲学的本质特征表现为整体的“统一”与“和谐”,是对立统一的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