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在玉器鉴定中,仿古玉的辨别最为困难。因为仿古玉起源早,历史长,到清代达到它的鼎盛期。介绍仿古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重点考察清代仿古玉制造采用的种种方法,并指出了鉴定仿古玉的一些技巧方法。  相似文献   

2.
凤鸟纹是中国早期器物装饰中的主题纹样,其造型、构图历经史前和商周时期的发展而趋于成熟,且展现了强烈的时代特点。从考古发现出土遗物看,凤鸟纹样在史前的陶器、玉器装饰上已经运用得非常普遍,而且个别图案构成基本一致。到商周时期其形式更为多样化,构图技法上既有线刻纹样,也有雕塑的立体形象,图案构成上有小鸟纹、大鸟纹和长尾鸟纹。既有写实的形象,也有综合化的神异形象。关于凤鸟纹的内涵,史前时期的凤鸟纹样更多地融入了图腾崇拜的观念,而商周青铜器上的凤鸟纹则呈现出多样性的文化内涵,商代青铜器上的凤鸟纹样更多的是体现了神灵意识,西周时期的凤鸟纹样主要体现的是祥瑞观念,春秋时期更突出的是装饰、审美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夏代的工艺美术及审美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夏代的工艺美术已渗透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陶器、青铜器、玉器、漆器最能体现夏代工艺美术的特色和成就。可以看出,夏代的工艺美术品体现出两种审美观:一种是普通陶器所体现出来的大众质朴率真的审美观,在造型和装饰纹样方面追求清新素雅的审美情趣;另一种是青铜器礼器造型所体现出来的庄重严肃的艺术风格,以及玉器、漆器等工艺品所体现出来的精巧、华美的审美情趣。这两种审美观正是社会性质发展变化——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距今5800—5300年位于巢湖流域的凌家滩聚落是中国史前文化的高峰之一,其出土玉器在制器理念、造型设计、工艺技术、艺术表征、文化内涵等方面都不同凡响。彰显和解读凌家滩遗址玉器纹样独树一帜的意象表现和内涵情结,并融合性开展现实转换与再设计应用,对于系统研究和传承弘扬凌家滩玉器文化意义鲜明,对于当下古今融通式的设计实践和文化创新助益匪浅,对于追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价值显著。因此,文章在深度挖掘和凝练凌家滩遗址玉器纹样艺术文化特质的基础上,构设出思想理念的共鸣与融通、艺术因子的诠释与重构、精神意识的遥感与呼应、审美追求的碰撞与对话四条现实转换与重现路径,并从当代文创产品、景观小品、标志、宣传海报等四个方面分别予以对应性设计,以翔实鲜明的设计案例剖析凌家滩玉器纹样的现实运用,以此有效促进其与当代文化创意、旅游、传媒等产业的跨界融合及新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原始玉器工艺发展到夏代,开始出现镶嵌、勾彻、浅浮雕和圆雕等琢玉技术,这就使得夏代玉器的造型和纹饰走向程式化和复杂化成为可能。几何直方的规整形状,出齿、安柄的细部造型,还有线面结合的构图,乃至浅浮雕式的立体纹饰,均强化了夏代玉器的艺术形式和审美意蕴,形成了匀称规整、多样统一、象征表意和凝重神秘的艺术风格,从而有效地实现了中国玉器主体审美观念从新石器时代“饰玉”向商周“礼玉”的过渡。  相似文献   

6.
红山文化是东北地区最发达的一支考古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6500~5000年。红山文化高度发达的玉工艺及多姿多彩的玉器造型,是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物质载体。从艺术分析和审美的视角观察红山文化玉器,对其分类、制造工艺、审美情韵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解读红山文化玉器,揭开她神秘的面纱,从而开辟红山文化玉器研究一个崭新的领域,揭示红山文化玉器史前的历史地位、社会发展和演变规律及玉与人的关系,探索红山文化玉器的审美情韵。  相似文献   

7.
商周玉雕佩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玉材丰富,质地纯洁,王雕艺术自公元前五千年左右的河姆渡文化出现始,至今已有七千年的历史。中国的玉器造型典雅,色泽优美,制作工艺也极其精湛,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之君子必佩玉”,说明玉器在中华民族的佩饰艺术中更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在国外,仅有中美洲的墨西哥、大洋洲的新西兰和亚洲的贝加尔湖等地发现了早期的玉器,但都没有中国的玉器产生的早,延续的时间长。因此,“在某种意义来说,玉器是一种中国特有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8.
红山文化特殊类玉器的宗教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史前玉器发展进程中,红山文化玉器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雕琢工艺以及自成体系的用玉制度而闻名于世。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特殊类玉器是巫、史等神职人员司职的神器和法器,它的出土对于研究北方远古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及意识形态具有重大意义。特殊类玉器作为祭祀神器,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祭祀观念,进一步证明红山文化时期已经形成了原始的宗教体系——巫教,神职人员(巫)借助它来“绝地天通”,并以此来维系氏族或部落内部的稳定与团结。特殊类玉器在文明起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9.
梳理炎黄文化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关系,对于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不无裨益。结合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从农业、冶铜、玉器、祭祀、文字、筑城及聚落等方面综合考察。研究认为,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是中国的炎黄时代,是炎黄文化的滥觞期,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期;炎黄时代已经有了铜的冶炼和使用,龙山文化时期中国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玉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十分特殊和重要的意义,玉器是决不亚于青铜器的礼器;石峁遗址和陶寺遗址虽然出土了少量铜器,但远不及玉器突出,说明直到铜石并用时代,玉器仍是主要的礼器,是炎黄时代的鲜明标识,也是中国早期文明的重要表征;刻划在龟甲、骨片和陶器上的符号,是中国文字的来源之一;文献记载炎帝神农氏培育粟谷,制作耒耜,耕而作陶,发明医药,考古发现证明,中国是稻作农业和粟作农业的发源地,炎黄时代是中国耜耕农业的起源和初步发展时期,随着农业的长足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财富的逐渐累积,大型聚落越来越多;作为大型聚落的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中心,城邑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标志之一,中国发现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址已近百座;炎黄时代是中国冶铜、文字、城邦乃至国家的滥觞期,也是中华文明的初创期,炎黄二帝是开创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  相似文献   

10.
中国早期玻璃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种造型———玻璃璧和玻璃剑饰,在制造过程中都采用了模压工艺,从技术的角度来说,中国古代玻璃艺术在造型和功能方面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然而由于用玻璃来仿制玉器一直是早期玻璃制造的主要目的,加上其实用性转向未能持续,因而中国古代玻璃艺术在艺术领域一直处于非主流地位。可见,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并不单纯地取决于技术因素,材料的定位、制作的目的、审美的传统等因素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11.
青铜器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历史的见证,每一件器物都是中华民族广大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春秋楚国的青铜文化相当发达。楚铜器以其富丽繁缛、曲中有直的造型使其在青铜器历史上独树一帜。所以本论文选取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这个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能够表现春秋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历史国度进行研究,并针对蟠绕龙纹这一纹样,进行深入探讨,使得所研究的内容更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12.
齐家文化玉器与三星堆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玉器大约有着上万年的历史,源远流长.齐家文化玉器由于其地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其品种多样、用材上乘、制作精致、通体磨光、器形美观、大气凝重的艺术特征近年来广泛被专家学者所关注.在研究齐家文化玉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造型、取材、加工工艺等对三星堆文化有很大的影响,齐家玉文化早于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是齐家文化的延伸,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有源有序、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3.
秦汉时期,人们崇尚长生不老的仙境生活,朱雀作为道教文化中"四神"之一,成为人们羽化升仙的幻想载体。作为秦汉时期主流的装饰纹样之一,朱雀纹以动态王气的头部姿势、生动活泼的身体造型、优美有力的羽尾走势等形式语言特征,成为一种经典的纹样造型;其羽化升仙的想象特征、矫健有力的线性特征和大气洗练的王者之风,使其在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中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慈禧带热清代翡翠收藏 古语云“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我国自古就有用玉、佩玉的习惯,从商周时期开始迄今已有近7000年的历史了。我们的祖先开创了以新疆和田玉、辽宁岫岩玉等为代表的玉石文明,留下了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等玉器文化,留下了和氏璧等古代名玉的千古传说,也留下了金缕玉衣这样让后人叹为观止的玉质珍宝。  相似文献   

15.
玉箍形器被称为红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也是红山文化独有的器形,是红山文化时期只有社会上层成员才有权利佩带的玉器。从墓中的摆放位置得知,玉箍形器不只是束发的饰品,而应具有其他用途。玉箍形器的造型和无底筒形陶器类似,无底筒形陶器又是作为祭祀用器出现的,因而推断玉箍形器也应和无底筒形陶器作用相同。  相似文献   

16.
静轩 《老友》2015,(3):55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文物市场开放后,假古玉的制作呈泛滥之势。有的在器物做成后沁色、染色,涂抹红土色、黄土色,以冒充出土物;有的把纹饰做得模糊,或故意伤缺一处。所以,古玉器收藏爱好者,必须掌握基本的辨伪技术。将仿古新玉与真古玉对比,我们总会发现许多不同之处,现作简要的对比介绍:1.看抛光。古人的抛光方法和现代的完全不一样。以常见玉牌为例,现代做的玉器抛光平滑,玉面上看得  相似文献   

17.
装饰文字是文字的一个风格类型,而不是一种书体。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本身即具有美饰的成分和艺术的意味,是中国文字成为一种特殊装饰纹样的主要原因。古代先民创造的彩陶文化既是我国书法、绘画艺术的温床,同时对装饰艺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现有实物来看,先秦时期可以见到文字装饰的器物主要是青铜器和瓦当。秦汉时期的装饰文字具有丰富多彩、自由浪漫的风格特点,魏晋时期服饰等上面的装饰文字进一步走向图案化,装饰文字的发展获得了空前的机遇。隋唐之前的这段时期可谓古代装饰文字发展的混沌期。  相似文献   

18.
中外古代绘画艺术各有不同的渊源、继承、发展,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以中国画和油画为主的两大东西方绘画体系。外国古代绘画主要是继承了欧洲洞穴壁画的立体、写实的传统,进而发展到以体面造型为主的绘画,后又经历了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等几个历史阶段,形成了以油画为主的绘画艺术。而中国绘画则是继承了中国远古时代岩画、彩陶、青铜器艺术平面装饰性的传统,进而发展到以线造型为主的中国画。中外古代绘画艺术发展的共同规律是:都经历了绘画程式化的时期、以描绘宗教神话为主题内容的时代、以绘画材料的不断改革促进绘画的大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9.
良渚文化时期,玉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但种类丰富,而且制作精美,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没有金属工具的良渚时代,产生了大量的玉器,并且从其整体造型到图案纹饰,都具有高度的形式美感.通过对良渚玉器中代表性器物的制作技术和审美特征的分析,可以一窥技术的发展对于形式美的表现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汉代国家政权高度统一,政治、军事、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成就了文化艺术的辉煌。在绘画、墓室壁画、青铜器、陶瓷器、玉器、漆器、雕刻、印染织绣等各类视觉造型艺术的装饰纹样中,云气纹是被广泛应用的代表纹样之一。云气纹在装饰风格上,概括表现为“质”、“动”、“紧”、“味”,即装饰思维的古拙与浪漫;流动气势的节奏与韵律;构图形式的饱满与均衡;装饰整体的对比与统一四个特点,不但丰富了汉代的艺术装饰,也体现出汉代装饰的典型特征。究其原因,传统气论哲学思想、特定的时代精神、造型艺术间的互渗互动、上层社会的文化导引等共同蹴就了云气纹在汉代装饰造型艺术中的普遍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