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也引起了世人瞩目。和平崛起的要旨在于解决国内问题,增强综合国力;对外要求保持和平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东亚安全合作要求各国摒弃以实力抗衡谋求安全优势的旧式思维,通过加强各领域合作扩大共同利益,共同提高应对威胁和挑战的能力与效率。积极参与东亚安全合作, 和平解决东亚热点问题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必要条件,也是天然要求。和平崛起与东亚安全合作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也引起了世人瞩目.和平崛起的要旨在于解决国内问题,增强综合国力;对外要求保持和平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东亚安全合作要求各国摒弃以实力抗衡谋求安全优势的旧式思维,通过加强各领域合作扩大共同利益,共同提高应对威胁和挑战的能力与效率.积极参与东亚安全合作,和平解决东亚热点问题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必要条件,也是天然要求.和平崛起与东亚安全合作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外层空间探索利用实践中,主体间关系的运行无法排除物质因素和观念因素所组成的复合结构的影响。冷战后,外层空间国际安全互动实践出现了明显的权力失衡。美国试图通过外空绝对优势来谋求绝对霸权,使得分离性认同加剧,国际安全合作机制建构与完善踟蹰不前。本文认为,通过外层空间信任措施先行增进聚合性认同,是空间行为准则和军备控制并行不悖的建构。国际空间合作最终能走向高政治认同与高暴力受控的复合结构,从而维护和促进外层空间安全"向善"关系的演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美国将中国视为一个"搭便车者",免费地享受美国霸权带来的效益。但事实上,在东亚地区,由于美国提供安全公共产品的方式、产品的性质、美国对中国的矛盾心态以及中国对周边安全环境稳定的渴求决定了中国不可能搭便车。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东亚权力格局的变动以及由此而来的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中国在东亚安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逐渐成为一个"被搭便车者",并向其他国家提供三类安全公共产品:安全效应、观念类、制度类安全公共产品。中国在东亚提供安全公共产品并非要挑战美国的主导地位,其更多是起到弥补供应不足的作用。中国在提供安全公共产品时,不能将目光仅局限在安全领域内,不能将供应方式仅拘泥于凭借中国自身去倡导,"以权力生产权力"和"用制度生产制度"是两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亚太安全对话合作机制与中国亚太安全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是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亚太地区安全斗争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与今后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实现有着重大关系。中国参与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目的在于维护自身安全利益 ,推进与其它国家共同利益及交叉利益的实现 ,减少甚至解决其安全利益与其它国家安全利益中现实存在和潜在的冲突。  相似文献   

6.
未来的东亚是和平发展的安全共同体,还是强权挤压的破碎地带?本论文认为,东亚在冷战结束后虽然出现了许多变化,但是军事、政治仍然是地区安全的主要动力。强权对地区安全的“覆盖”,使得地区安全的自主性未充分释放,地区安全机制未能发展出来。军备动力可能带动并引发一系列的地区安全问题。而东亚军事安全问题必须通过一种非权力现实主义的途径来超越。  相似文献   

7.
中美新能源合作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中美新能源合作拓宽了中美关系的边界,增加了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和“身份”认同,重塑了两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但中美新能源合作依然面临“技术管制”、“碳关税”、“产业补贴政策”等阻力和障碍,这些因素甚至会影响到中美经贸和政治关系的发展,中美双方应该继续强化积极因素,消除不利因素,促进两国新能源合作。  相似文献   

8.
论中美共同利益与结构性矛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国际关系中影响的上升 ,特别是“9·1 1”事件后 ,中美结构性共同利益正在增加 ,结构性矛盾尽管还存在 ,但其重要性暂时有所下降或尖锐程度暂时得到缓解。中美结构性矛盾与中美结构性共同利益在各领域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美国一直是在它全球战略的框架内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的。这决定了不同时期中美关系五个领域在美对华战略中重要性的不同排序。中美在世界战略格局等战略与安全观念方面存在碰撞与相容性。有必要利用目前有利时机 ,构建中美长期战略稳定与合作关系框架。它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两国共同利益的作用和防止两国结构性矛盾激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析后冷战时期印日安全关系及其演变动力,认同现实主义均势安全论对印日安全变迁的解读,即亚太地区战略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权力结构的调整,是近年来印日安全关系调整的重要原因。但与此同时,本文还试图用建构主义的共同体安全理论解读印日安全关系,以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均势安全论的不足。近年来印日双方安全互动明显增强,在互动过程中彼此将对方构建成"友好战略伙伴"身份,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共有观念,并在共有观念的影响下逐步构建一种安全合作的习惯与文化。未来,印日安全关系有进一步发展空间,但印日安全同盟很难形成。无论印日进行何种安全互动都会对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格局、区域安全和稳定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现实主义认为,冲突是国家间关系的本质,从权力政治理论推导出来的安全合作模式是均势模式或霸权模式;自由主义强调合作,根据制度约束原则建立起来的安全模式可能是集体安全模式、大国协调模式或多边安全模式;在建构主义者看来,理想的安全合作模式是安全共同体模式.国际关系理论的高度简约性决定了一种理论往往只强调国际关系的某一方面,而实际的国际关系则是复杂的.每一种范式对安全合作问题的思考都存在看成就和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