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劳伦斯对现代英国社会的道德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H·劳伦斯是20世纪初英国重要的作家,他的小说以呼唤自然人性为主题.在作品中,他通过对人性受压抑、被异化现象的描写,批判和揭露了英国现代社会的弊端,并从工业文明、教育体制、传统宗教等方面,对英国社会世俗的道德传统提出了质疑.他竭力呼唤的是一种真实的、尊重人的、以人为本的理想道德.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鲁迅早期著述中包含的对当时的"新派人士"进行道德批判的内容.在查阅、审读当时大量的相关著述的基础上,重新研究了鲁迅早期道德批判的现实出发点及其与当时社会思潮的关系.认为鲁迅早期著述中对"新派人士"所进行的道德批判存在如下意义第一,它们是当时"新派人士"道德实际的反映;第二,这些批判与时代思潮有着紧密的联系;第三,鲁迅早期的道德批判是其"根本之图"思想的重要基础,是其早期思想的重要构成因素;另外,也是他早期接受"新神思宗"影响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3.
莫言的《四十一炮》是当代乡土小说中的杰作。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从城乡关系演变的视角,以一个村庄在改革开放后的变迁史为切入口,全方位立体性地展现了乡土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城乡关系由隔阂对立、利益冲突到同流合污的演变过程。《四十一炮》是对乡土中国社会现代化道路的思考,从乡土小说传统来看,莫言继承了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关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困境,但他强调人的肉体的满足是精神提升的前提;莫言延续了沈从文对城市文明负面性批判的传统,但他没有像沈从文一样,把乡村堕落的责任归结为来自外部的城市文明,而是从人的内在欲望的角度来探讨其深层原因,把人的生存状态作为自己创作的旨归,这实际上是更为深沉的人本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4.
卡莱尔的英雄道德史观是通过宗教形式而通往道德核心的历史观。英雄道德史观来自于他对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现实社会生活的体验、观察的社会批判上,因而有着鲜明时代特征;而思想基础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十九世纪英国主流思想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批判,一是对德国浪漫主义思潮尤其是费希特思想的欣赏与回应。  相似文献   

5.
孙健忠小说创作的母题是湘西土家族文化的理性展示与批判,在复杂的文化交叉带上,作者在文明与道德的“二律背反”中重新认识了淳朴牧歌情调的湘西社会,尤其是着眼点在于对文化困境中的人的异化与道德的复苏,在吸收儒家“里仁之为美”的美学思想和沈丛文等老一辈乡土作家创作思想的基础上,再一次确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价值及劳动中人的自我完善和完美的历史观点,批判了本民族因袭的弱点,重在挖掘民族文化中新生质的出现、成长和壮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道德思想具有社会、历史双重维度,是一种社会历史范式下的道德研究。马克思的道德思想从早期人生理想确立,经唯物史观这一实现路径,到最终实现道德理想,是一个完善的过程,不存在认识论的断裂,也不存在早期马克思和晚期马克思的对立,更不存在道德虚无主义和反道德主义问题。在社会历史范式下,可以厘清马克思道德思想从道德批判到道德理想、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历程,也可以明晰马克思道德思想与社会历史的密切关联性、与社会现实的语境相关性以及理论层次的变动性等特点,还可以透过道德这一视角,看到马克思对人真正成为历史自觉主体的理论向往。  相似文献   

7.
反思波德里亚:我们如何理解消费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已成为国内批判性理解消费社会的理论基础,但他不是从对社会体制的合法性及其规范论证的角度去讨论消费社会,而是从符号学的经验分析和人的本真性诉求去批判消费社会。这样的思想样式注定了他对消费社会的否定是非法理性的;他对消费社会的批判是传统批判理论之审美主义批判的延续和变种。鉴于审美主义批判已在国内的思想界演变成为一种阻碍社会理性批判的文化氛围,应谨慎对待波德里亚并进而廓清他在国内思想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杰克·伦敦的思想深受尼采、斯宾塞和马克思的影响。以《野性的呼唤》为范例,从小说的多重矛盾主题-权力意志与超人哲学,适者生存原则,社会主义思想等几个方面分析三者思想在其小说中的具体体现,揭示其小说的多重矛盾主题和复杂思想,以及如何理解小说思想矛盾性及复杂性,并试图从弗洛伊德学说和视角理论(现实描述视角,个体批判视角,社会批判视角)两方面,对其思想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进行理解和探析。  相似文献   

9.
索尔·贝娄的小说《赫索格》在反映现实生活、批判社会的同时,更多揭示的是现代人类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这一层面的探讨超越了一般现实主义的范畴,属于一种形而上层次的思考。小说文本深入个体生命的意识深处,探究现代人类的存在处境及人之所以为人的存在本质;从反映社会,到批判社会,再到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层层深入,体现了创作主体对人本真存在的终极性关怀。  相似文献   

10.
受斯宾塞社会达尔文主义影响,自然主义作家认为人是兽性和理性的奇怪结合体。他们对其笔下的人物持一种非道德的态度。本文批判了展现在《嘉莉妹妹》中的人性兽化思想,并且指出人不应该被兽化,否则它将会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道德因素的规范作用绝不能被忽略,否则人类社会将会走向毁灭。  相似文献   

11.
学界小说是二战后逐渐被人关注的一种文学类型。当代英国学界小说在战后半个世纪中随着英国社会文化的变化逐渐发展起来。当代英国学界小说具有比较强烈的现实批判意味,与文化思潮变迁密切相关,这就使当代英国学界小说呈现出文化叙事的特点。其主题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对个体的心灵抚慰以及个体对信仰的怀疑,新旧文化冲突与社会危机中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自由主义的悖论以及权力、性与学术的合奏,文化习俗的碰撞,对学术文明的思考。正是通过对这些文化现象的描述和批判,当代英国学界小说揭示了学界从业者的内心世界、文化困境和价值信仰的危机。  相似文献   

12.
面对日渐复杂的都市社会,当代作家们在想象的世界里开始了对都市发展的反思与救赎,邱华栋便是其中突出的一个.他小说中的反都市书写有对物质文明下欲望化生存方式的写照与反思,也有对现代科技的理性批判,还有对经济繁荣下都市文化现状的焦虑以及对人们所处的道德困境的担忧.  相似文献   

13.
萨特提出"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概念,强调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贯彻自由与责任的统一.萨特是在对人的自由、行动、责任、价值的理解中来定义存在主义的.一方面,他将人的气质、性格等等可能影响意志而不受意志控制的内在因素都排除在道德评价之外;另一方面又以人的意志绝对自由而拒绝承认任何外在因素对"承担责任"的影响.这使他既在康德哲学和黑格尔哲学之间进退失据,也没有为自由与责任的统一找到一个坚实的基础.萨特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深层次的悖论与困境,其价值仅仅在于对道德实践主体的彰显,但从根底上缺乏对具体道德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嘉莉妹妹》的自然主义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奥多·德莱塞是美国杰出的自然主义作家之一,1900年发表的《嘉莉妹妹》是他的成名作。作品具有鲜明的自然主义风格,注重环境描写,强调客观环境对主人公性格命运发展的影响。德莱塞以他的一个姐姐的真实经历作为小说的背景材料,小说贯穿了自然主义的 真实性原则,深刻地揭示与批判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道德沦丧及资本主义道德的虚伪。  相似文献   

15.
康德的教育哲学思想是其批判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从物的两重性引申出入的两重性,又从人的两重性引申出教育的两重性;在此基础上,他把教育哲学的重点放在道德领域,将人的自由意志与服从道德律的意志等同起来,强调意志的自律、道德义务感的养成。康德的哲学教育思想对近代西方及中国的教育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使在今天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伦理文化,以讲究道德而著名。若说这一时代的小说与其他时代的小说有什么特别区别的话,那就是这时的小说再现了维多利亚时代人的道德面貌。19世纪英国小说家是资产阶级的道德家。道德批判是他们在小说中表现的内容之一。道德是作家臧否社会和人的重要标准。可以说,这时期小说以强烈的针砭时弊的道德批判精神,浓厚的劝善说教、道德感化而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乡土小说的现代性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乡土小说对现代性持有迎应和批判两种态度,并具体表现为改变乡村和守望乡村两种主题类型。它们的现代性思想有别,但却存在共同的困境,对它们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构成制约。这一困境与中国乡村变革的现实,与作家的现代性思想有关,也是现代性自身悖论的结果。也许这一困境是无法真正解决的,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深化对现代性问题的理解,促进中国乡村和乡土小说真正的现代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尔库塞人本主义思想的特征是力图把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结合起来。他认为 ,人的非理性因素“爱欲”是人的本质 ,而人的理性是人性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并坚持从爱欲和理性两个方面来构建其社会批判理论 ,寻求人的解放道路  相似文献   

19.
当今道德文化的践行面临着道德主体的困境,从而使个体行为所实际遵循的道德规范与社会倡导的价值观相距甚远。没有主体对道德积极的评价、选择、批判和扬弃,就必然导致传统道德相对于现实生活的滞后,只有在主体的内在价值支撑下,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才不是外在的、异己的力量,但是对于有理性、有思想的现代人来说,道德原则的接受和道德规范的选择并不是一种外在强压就能直接实现的,它既要求道德本身的内容要合乎人的需要,又要求其为主体践行道德提供正义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论唐代爱情婚姻小说的道德理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关系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爱情婚姻关系又是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在爱情婚姻关系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定的道德的因素。道德影响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文学作品影响社会的道德风尚。因此说,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分析研究小说,尤其是爱情婚姻小说,应该是文学批评的不容忽视的、万古常新的课题之一。唐代描写爱情婚姻的小说,数量甚多,成就很高,其中不少名篇,堪称唐代小说的精品。小说家们以其生花妙笔,在描写一个个悲欢离合的爱情婚姻故事中,无不自觉不自觉地反映出某种道德观念、道德理想,显示出它们的社会价值,对后世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广的影响。恩格斯曾经指出:“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以感情为基础的关系,是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然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出于维护其统治地位的需要,千方百计地把社会成员的思想行为,引导、限制在本阶级所需要的社会秩序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