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国格是国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凝聚力所在。苏武历经十九年磨难,始终不移大志,以自己的人生秉承儒家国格伦理,并给予彰显为:尽忠守节、忠君爱国;生死度外、死守大义;自强不息、高风亮节。新时期,弘扬苏武国格伦理,一是有助于加强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二有助于塑造和完善当代青年诚实守信的理想人格;三是有助于加强当代青年意志力的培育;四是有助于加强当代青年人生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2.
国家国格的内涵包括国家与本国公民的国格行为;一国对另一国公民的国格行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国格行为;国家对国际社会的国格行为.认识国家国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国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格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个国家自立于国际社会之本,其核心是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其灵魂是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坚持独立自主,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其时代内涵.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国格在政治上集中表现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4.
做人要有人格,立国也要有国格。考察中国国名的含义与中国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长期以正义立国,国人普遍追求公平正义"的事实。中国的"中"在表示国格时,意思是"不偏不倚"与"正义","正义"就是中国的国格,是中国的国家认同与凝聚力之所在。中国追求正义不仅体现在宗教信仰、国民素质与传统文化中,更体现在中华法系的法律体系架构与国际秩序推动均以"正义"为价值取向,中华法系是全世界法律体系中最具影响力与智慧的正义法系,比单纯的自由法系更加成熟、自然,更少成本。以正义立国,返本复原不仅是古代中国领先世界的根本原因,也是当代中国复兴的起点与号角,还是世界完善幼稚自由主义,走向成熟自由、和平、稳定、正义的福音。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传统文化塑造的国格与人格、中庸的思维方法论、重然诺守诚信及主和的人际关系论、积极入世和求实精神几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当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越来越显现出来,其中的某些学说可以成为以德治国、医治现代文明所引发疾病的“药方”。  相似文献   

6.
族际政治研究提出,多民族国家中的各民族应被看做平等的权利义务主体,各民族无论大小、强弱,都具有平等的权利和尊严。以族格为视阈进行考察,族际政治的价值理念和原则为:基于族格自然权利的预先制度安排;基于族格平等和尊严的社会公正;基于族格平等和尊严的多元文化权利;族格与人格的双重保障——民族成员更完整的人权;国格、族格、人格的统一——宪政制度下共享政治认同。族际政治既承认了民族的政治身份,也间接地承认了公民身份的民族特性,有助于实现个人、民族、国家认同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7.
公民国格,指公民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所具有的品格,这是为多数人知道的。国家国格,就是国家自身国格,就是由政府本身或国家公职人员表现的,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所应具备的品格。国家国格行为由政府本身和公职人员(公务员或授权代表政府执行公务的人员)实行。他们表现国家国格是通过两个空间(国内、国外),三个方面(面对本国公民、面对外国公民、面对外国政府)来实现的。具体情形如下:国家对本国公民的国格行为国家国格是靠政府本身和政府公职人员的行为来体现的。政府颁布的施政纲领、方针政策、各种行政命令和行政举措,是重要…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涉外采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外事活动,必须遵守外事纪律,维护国家的利益和民族尊严,讲究人格和国格,尊重对方和自我尊重.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国民教育思想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进程中,也产生于邓小平纵观全局、总揽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中.其内容:用中华民族的历史教育我们的国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用"四有"新人的标准教育我们的国民要有理想、有纪律;为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序和稳定地进行,邓小平教育国民要懂法、守法;邓小平以改革开放的实践教育国民要有股闯劲和干劲;在对外开放中,邓小平教育国民要有国格,国格永远重于人格.  相似文献   

10.
"诚实守信"对一个人来说,它是一种人格力量;对一个企业和团体来说,它是一种品牌,是一个使企业和团体和谐发展、兴旺发达的基础;对一个国家来说,它是国格的体现,是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力量,也是良好国际形象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阿Q的"把异族视为鬼子"和"把异族视为神仙"的民族观使他产生了两种精神胜利"神鬼相别的心理优越"和"人仙相邻的心理优越".这影响了中国国民性中主奴根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的民族性,尤其强调:因56个民族当家作主而伴生的民族意识的复苏成为考察中国当代文学民族性问题至关重要的立论前提。老舍等少数民族作家复杂内隐的民族情愫的出色表露更是最具个案意味的有力论据。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如何救亡图存、富民强国?是否符合民族性或时代性要求?是否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思想?往往是学界对近代中国特别是晚清社会历史人物的思想主张、功过是非,对政府和各社会阶级阶层的救国方策、行为措施做出评判结论的依据。事实上,坚持民族性与坚持时代性从根本上说是统一的,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也因各类人物思想认识的不同而具霄壤之别。只有将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起来,分清传统爱国主义和近代爱国主义的本质区别,把是否符合时代性要求、坚持民族性立场的爱国主义,作为评价一切晚清历史人物、事件功过是非的标准,才能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4.
早年毛泽东国民性改造视野中的国民性及相关概念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是指拥有一国国籍、一定数量的个人财产和个人意志自由的生命个体。国民性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隐藏在民族的道德价值观念、民族心理和行为方式之表象背后,对整个民族价值观念的确立、民族心理的形成和民族普遍行为方式的选择起支配甚至决定作用的相对稳定的隐性文化场。国民素质是指由该民族具有的特质所规定的活动能力及其状态。国民性改造是由国民性批判、理想国民目标模式的设计以及国民的国民性改造途径三大部分所组成。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典型性特征及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形成,是受俄罗斯文化、俄罗斯地理上东西之间的矛盾以及俄罗斯社会结构之间的矛盾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形成的,探讨和研究俄罗斯民族性格有助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革命任务 ,决定着国民性改造既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 ,又成为一个阶级政党历史价值的衡量标准。改造国民性的艰巨任务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肩上。中国共产党改造国民性的历史进程 ,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伟大胜利的奋斗历程 ,从而也是迎接 2 1世纪新经济之机遇和挑战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鲁迅小说开创的"国民性"主题在1990年代后中国小说中得到鲜明的承续,例如两者都典型地表现了被乡村权力蹂躏和"阉割"后顽固存留于乡民身上的奴隶根性。此种主题在1990年代后中国小说中频繁再现,表明了"改造国民性"的艰难,20世纪初鲁迅所孜孜以求的"改造国民性"的民族重任并没有完成。  相似文献   

18.
日本国民性是日本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国民形成的独有的性格特点,在整个日本社会中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对于世界 来说,则更具有日本的代表性。日本国民性的形成与日本的地理位置因素不无关系,但是日本的历史对于其国民性的影响也 很大。通过探究日本自奈良时代到明治维新期间的历史发展脉络,得出日本独特的发展历史对于国民性的影响,对于研究日 本社会文化有更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史和思想史研究中,侯外庐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结合历史资料,通过批判性研究,展现了中国历史的民族性特点,并揭示了当代中国的时代性主题。  相似文献   

20.
鲁迅国民性思想的发展和“重在改造”的精神实质 ,即剖析国民性弱点、挖掘国民劣根性病根、表现理想国民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