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的历史时期呼唤公仆意识人民公仆是社会主义国家公职人员的本质属性.国家公职人员是充当人民的公仆还是人民的主人,这是无产阶级专政同一切剥削阶级专政相区别的一个根本标志,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公仆思想由来已久,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曾经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这一问题.然而,公仆思想是同国家学说紧密相联的,具有明显的阶级性.近代无产阶级公仆思想最初萌芽于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后来,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发展了这一思想,并且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制度下的国家公职人员是“社会…  相似文献   

2.
国家公务员道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有巨大的示范效应与导向作用。当前加大国家公务员道德建设力度,提高公务员道德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以中华民族优良的官德为重要来源,以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干部道德的光荣传统为主干,借鉴和吸收现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公务员道德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建立起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公务员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3.
李云俊 《金陵瞭望》2006,(21):38-38
“我们是国家公务员,为人民服务记心间,立党为公谋发展,执政为民用好权。清正廉明重诚信。修身立德志高远……”铿锵有力《公务员之歌》的歌声,明示着公务员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也引起了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掌声长久不停。这是秦虹街道自编、自导的“清风赞——廉政文化进社区”专场文艺演出中的动人一幕。  相似文献   

4.
列宁关于社会公仆的本质理论可从三个方面去考察:苏维埃政权的实质是新型专政和民主的统一,为工农群众服务是社会公仆的本质要求,工农群众参与国家管理是实现社会公仆本质的具体步骤。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揭示了社会公仆的核心本质———人民当家做主。列宁关于社会公仆的本质理论对中国当代公仆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在这种环境下,公务员伦理人格出现一定程度的扭曲。因此,要提高现代公务员公仆意识,进一步加强培训,重塑现代公务员伦理人格。  相似文献   

6.
公务员的宪法地位是公务员在宪法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的综合表现。西主国家公务员宪法地位的确立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是西方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然结果。它具有政治中立,职能独立,职务常任等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7.
李郁 《21世纪》2010,(12):17-18
公务员这一职业在就业难的今天更显出其夺目的光环。对于公务员的选拔,历代各国都是非常重视的。 从1993年8月国务院正式签发《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94年8月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实行,到现在,已经17个年头了。推进公务员制度10周年时,~家媒体用带有诗意的语言说:“一路风雨,鲜花伴随着荆棘,掌声夹杂着批评。”不管这种评价是否准确,公务员制度被证明是一种较好的干部管理制度,应该说它是具有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8.
公务员管理究竟是依据国家法律,还是依据党内法规;党内法规是否在公务员管理方面具有国家法律的效力,这都是需要从理论上探讨与厘清的新问题。由此不得不令人思考在中国国家治理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完善和规范公务员管理制度这一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为官之道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这些思想,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的自身素质和推进社会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如下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二、躬身为民,甘为公仆;三、团结合作,协力共事;四、交友有度,党性为先;五、清正廉洁,无私奉献。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勾画出原始社会公仆向阶级社会主人嬗变的基本线索,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防止社会公仆向社会主人蜕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是将国家服务性和国家权威性联系起来并作出辩证理解与说明的第一人.恩格斯视国家权威性向压迫性异化为国家的"祸害",认为巴黎公社的革命性措施有力地避免了历史上不断重复的国家职能蜕变.列宁将恩格斯的国家理论付诸实践,在苏维埃国家建设中,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恩格斯的国家理论.列宁提出:建立国家管理专门队伍,保持国家管理机关相对稳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该永不间断地学习,持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监察,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列宁对恩格斯国家理论的实践反思,至今仍然是值得借鉴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国家安全吗?是否存在着安全隐患呢?追根到底为什么会存在安全隐患;我国的人才现状是人才外流和人才的未发掘;公务员选拔考试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行之有效的措施吗?国家安全与人才的竞争与掠夺息息相关,国家的人才制度间接地导致了国家的安全存在着不可预知的隐患。  相似文献   

13.
一许多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国家公务员制度是人类管理史上的优秀成果,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有效手段。所谓国家公务员,是指以担当国家公务为职务内容的职员,他们是国家公民的公仆。国家公务员制度就是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依法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巴黎公社的民主原则与群众路线进行了探讨。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它用革命暴力摧毁和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代表人民利益的、民主的、新型的国家政权,实现了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改革。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国家公职人员是社会公仆,人民是社会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论公仆精神     
公仆就是指为公众服务的人。马克思在论述巴黎公社时就曾经使用过“公仆”一词,他称赞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并随时可以撤换、只拿工人工资的公社公职人员为‘负责的公仆”,他们“为组织在公社里的人民服务”。因此,我们认为公仆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精神c它由诸多要素所构成——既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又包含着多彩的行为方式,是思想和行为的高度统一。发扬公仆精神,首先要搞清楚公仆精神的思想内涵c我们认为,其思想内涵大体包括身份意识、群众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等五个方面。身份意识就是要正确认…  相似文献   

16.
公仆意识是现代民主政治必要的权力意识和政治伦理意识。增强公务人员的公仆意识 ,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是保障政治清廉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现代化的首要的行政意识前提 ,是公务人员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内容之一。公仆意识是时代变革和发展的要求 ,是以德治国、以法治国的行政权力主体意识 ,是社会主义政治伦理道德的集中体现。增强公务人员的公仆意识首先要教育公务员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下 ,公务权力和义务的关系 ,自觉抵制封建特权思想。增强公务人员的公仆意识关键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党的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做一个合格公仆 ,正确对待和处理人民与公仆的关系。增强公务人员的公仆意识 ,根本上还要靠民主法制的制度建设做保障  相似文献   

17.
公务员的宪法地位是公务员在宪法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的综合表现。西方国家公务员宪法地位的确立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 ,是西方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然结果。它具有政治中立 ,职能独立 ,职务常任等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8.
巴黎公社完成了国家职能的根本转变,即由维护剥削阶级利益的暴力机构转变为以充当社会公仆为已任的人民政权.它关心人民疾苦,公布了大量解决人民生活的法令,并试图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建立相应的分配关系,制定了保证公职人员廉政的制度,很好地执行了人民公仆的职能.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应该继承和发扬的.  相似文献   

19.
自1993年国家公务员制度确立以来,以考试形式录用公务员成为各阶层社会力量充实政府公务员队伍的重要方式。2006年我国颁布实施的《公务员法》,以法律手段确立了公务员必须通过考试的形式选拔录用,这标志着中国公务员管理进入法治化和科学化阶段。但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在有效选拔录用高质量的人才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值得改进的方面。古代科举选才制度为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创新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义务本位——公务员权利、义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是公共权力的实施者,公务员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公务员的权利、义务与普通公民的权利、义务差异很大,公务员必须对国家、社会和人民负责,公务员权利只是履行其义务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