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理论著作,其对南北朝及以前的重要文学作品和文章做了系统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从学术传承的角度上看,刘勰吸收了挚虞等前人"文体论"的学术成果,继承了向、歆、班固的"目录学"思想;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文心雕龙》以文章分类学和文体论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以"圣言"为第一层次,以经书、纬书、骚体为第二层次,以明诗、乐府、诠赋、颂赞等二十余种文类文体为第三层次的"金字塔"式分类系统;从方法论上看,其通过"以本统末"、体用合一的"体用论"等研究方法揭示各类文类文体生成、发展、流变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楚辞 ?楚辞从哪里来 ?楚辞到哪里去了 ?这是楚辞学的核心问题。郭建勋教授的《先唐辞赋研究》(人民出版社 2 0 0 4年 5月出版 )从文体学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答 ,是一本极富学术价值与学术个性的著作。作者认为 ,楚辞不是某个时代、某个地域、某些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 ,而是一种文体 ,其特点在于“兮”字句。“兮”字的表情色彩与句式特点决定了楚辞的形式与内容 ,是判断楚辞体的首要依据。他正本清源地理顺了辞赋两种文体长期以来的纠葛 ,辞赋相混始自贾谊 ,王逸、萧统、刘勰都把辞赋看作两种文体 ,楚辞体的独立地位很早就确立了…  相似文献   

3.
文学发展的历史以文体的发展为基本内核,考察古代文体形态演变的历史,同时也就是考察古代文学创作、文学观念变革的历史。该文以吴承学教授新著《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为中心,对其在文体形态研究方面的特色作了比较全面的评论,并以古代文体发展的历史和相应的文体学理论为学术背景,对目前文体及文体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可以预见的文体研究的学术前景作了扼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黄健新著《五四散文艺术论》一书,从中国现代散文文体风格形成的学术层面,探索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转型和向文学本体的回归;以西学东渐和中国文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现代性眼光和宏观学术视野,探索了“五四散文”的现代性品格和文体风格的嬗变。该书作者坚持理论剖析和史料支撑并重,将具有创建的、新颖大胆的学术观点和理论构架,建立在准确、详实、富有表现力的史实引用的基础上,并联系了方方面面的相关背景因素,使得书中的描述、分析和论证具有了充分的科学性、深广性、艺术性以及明显的学术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现代学术史上少有的天才,刘咸炘的文学学术成就与其经学、史学、子学成就一样,很少被学界关注.从刘咸炘对文学本体、文学发展流变、白话文、"文选序"等重要问题的阐述可以看出,其文学研究始终与文体学紧密结合,把文体形态发展演变作为文学史演变的主要原因和内在线索,通过对文体发展演变规律及具体文体形态、文体学著作的探讨,切实理解和把握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内在动力.这种理念和方法,体现了研治旧学的一代学人,面对社会形态剧变和西学浪潮冲击所持的文化立场与应对策略,以及文学学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 ,当今是现代文学史著“丰收”的季节。但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和写作还普遍存在着许多缺陷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文学体式的生成演进的历史过程和经验规律 ,尚缺乏系统完整的专门性观照。由冯光廉主编 ,刘增人、徐鹏绪副主编的《中国近百年文学体式流变史》(上、下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年 10月出版 ,119万字。以下简称《文体史》)无疑在这一研究领域填补了学术空白。《文体史》从文学体式流变这一新的学术视角切入论题 ,解析文学体式的结构类型和语言形态 ,梳理近百年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和文学批评等五种文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出土文献研究和文体研究都是当代学术的热点.在出土文献研究中常有论及文体的言语,但从文体学角度去研究出土文献的并不多.其原因大概是由于出土文献大多零碎,片言只语,很难进行文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话语:按照西方近现代学术“分科治学”的规则,文学是文学,批评是批评,文学有文学的文体(抒情体或叙事体),批评有批评的文体(大抵是论说体)。但是,中国传统文论的批评文体常常不去论说而去叙事(如汉代的史传体批评)或抒情(如六朝的骈体批评和唐代的诗体批评)。中国传统文论的经典性文本如《文心雕龙》、《二十四诗品》、《沧浪诗话》、《人间词话》等等,从文体分类上考察都不属于论说体而是文学文体。如何看待中国文论批评文体的这种“破体”现象?或者说,如何评价中国文论批评文体的这种文学性或诗性特征?我认为,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其意…  相似文献   

9.
晏杰雄博士的《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研究》是一部富有挑战性的学术著作。为了解决诸多难题,作者极力廓清本书选题的边界,澄清"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等核心术语的学术含义,搭建了坚实的话语平台,问题意识清晰。整部著作论述扎实而平易,论及的问题具有生长性,显示出较强的前沿性特征,是一部较优秀的学术新锐之作。  相似文献   

10.
刘培是目前辞赋研究界和宋代文学研究界比较活跃的青年学者,他的宋代辞赋研究颇具特色,引人注目。其《北宋辞赋研究》是一部立足于对北宋辞赋文献的全面整理和对北宋文化的深入研究基础之上的一部力作。该书以辞赋为着眼点,对辞赋文献以及与辞赋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对与北宋文学相关的学术文化思潮进行了深入探讨。作者力求在宋代文化发展的具体背景下,在辞赋发展的广阔背景下勾勒宋代辞赋演变的脉络。该书以学术文化的视野来关注文体发展,以文体发展的着眼点来反观学术文化的具体演进轨迹,对文体史的书写方法做了打通文史哲学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特色是期刊生命力的源泉。当前我国学术期刊显得单调、干瘪。开阔视野、独辟蹊径、多方位地探求学术期刊特色的形成途径,是编辑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多数期刊打造特色还局限于仅仅根据自身的地方特色、主办单位特色和独特的科研优势去开设专栏。对期刊特色形成的其他途径进行了探讨:活跃学术争鸣的空气,倡导和促进学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贴近生活,关怀现实,加强学术和刊物的当代性和实践性;改革文体和文风,推动文体和写作手法的多样化,重视文采。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文学史上,《古文辞类纂》"序目"首次明确融序言、序题、目录于一体,在介绍体例、列举目录的同时开展文学批评,不仅确立了一种书籍编纂新形式,也确立了一种新的文学批评体式。此书文体分类的特色是以文体功用为纲,以具体文体为目,故起了执简驭繁、纲举目张之效。这种"类纂"体例,尽管有简明、清晰的优势,但不能全面囊括、体现中国古代的文体谱系,在实际选文归类中也有可议之处,反映出古代文体分类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此书选文"不载史传",这是自《文选》之后,特别是明清以来一种严格区分史部、集部内容的文体学主流学术传统。  相似文献   

13.
由我院张晓钟、李贵彬主编的《当代常用文体写作论》一书最近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分为“实用”、“文艺”、“学术”、“公关”、“公文”和“法律书状”等六个篇章,共35万字,较为全面地论述了60余种当代常用文体的含义、特点、写作方  相似文献   

14.
纪昀对《文心雕龙》文体论的评点精见迭出,他不仅对文体论进行了学术考辨,尽展乾嘉学风,更凭借其对集部之精熟,对文体论予以精彩的义理解析。纪评考证精严,议论惊警,对攻克现代“龙学”中文体论这薄弱一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学术研究是一项个性化的事业,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述学文体不仅关涉学术表达形式,而且关涉学术思想的创造;学界普遍缺乏述学文体的自觉,至今充斥着干瘪的概念演绎和空洞的体系构架,蔓延着畸形的"学院语言"——"反黑格尔主义"是重建"述学文体"的核心主题。维特根斯坦、钱锺书等人的述学文体,彻底改变了"讲理论的态度",由对象化之思转为有我之思,由"知性智慧"转为"诗性智慧";在以语言思考的过程中,他们打通古今中西,打通人文各学科,动态地立体呈现独创性灼见和个人化风格:这种述学文体,可命名为"毕达哥拉斯文体",是对古代道说传统的回望。  相似文献   

16.
高步瀛的《文章源流》是一部效仿《文心雕龙》而作的文体学著作.此书不仅吸收了自挚虞、刘勰、吴讷、徐师曾、姚鼐、曾国藩等以来的文体学观念,而且在此基础上又有新变.将曾氏三门十一类的文体类别,变更为“论议门”“记载门”“词章门”涵盖下的十六类文体.其中,传注类文体的独立,显示出独到的文体视角.在具体的文体阐释中,融合了传统的“序题”“序目”形式,构建出新的解说方式.体例上,注疏、考证与批评兼备的著述方式亦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清末民国新的时代与学术思潮下,此书对古文文体的研究极具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近百年以来,八股文名声欠佳,如党八股、官八股、学术八股、学生八股等语词所示,形形色色的反八股之声不绝于耳。单从文体学角度看,八股文凝结了精巧美雅的结构意识和修辞意识,较好地解决了文体创作中定法和活法的辩证关系,长于辨物析理,便于判分定等,因而是一种既适用于考试选拔又有一定借鉴价值的集成性文体。  相似文献   

18.
写作文体学视野中,“文体意识”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它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品格,而且直接关联着写作思维与操作行为。本文试从立论的逻辑依据、文体意识与文体、文体意识的看待三个方面,对它加以初步探讨。一立论的逻辑依据我们认为,所有写作教科书上的文体论,乃是一种最一般、最规范、最呆板、最教条的理论,它忽略了特定文体与写作个体、写作思维、写作行为之间的深刻关系,忽略了一般的文体图样与独特的文章图样的差异,忽略了每一种文体特有的抽象层面和美感。这样,致使接受者通常将文体当作一种确定的静态形式,而不当作一种…  相似文献   

19.
先锋文本对于传统的文体理论及观念是一次挑战,因为它对传统的小说文体模式,既不是文体变异也不是文体嬗变,而是一种文体解构。文体解构是先锋文本的存在状态。本文具体地从语言、叙述、情节三方面阐述了先锋文本对于传统小说文体的解构过程,指出了文体解构的意义,即文体早已在无论是否知道的情况下消解了它的基础,以此使文体赖以屹立的基础化为消解状态。既然语言意义及文本意义都是境域性和差异性的,那么,我们就无法否认文体同样具有境域性和差异性,文体意义也同样存在着一种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解构状态。而当代先锋文本正是这种状态的具体呈现  相似文献   

20.
"谏诤"作为古代的一种文体,它在类目的分属上一直不很统一。从"谏诤"分类的一个特例——《文苑英华》的"谏诤"分类入手,对比历史上多种总集中"谏诤"分类的一般情况,可以总结出"谏诤"的本质。在文体分类里,"谏诤"之所以逐渐被后人完全当成奏疏的一种,在于以帝王为一般陈述的对象,也在于一直没有统一和确定文体的固定名称。然而作为各种奏疏中专门指摘现实的一种,谏诤类的文章有着鲜明的文风和补益时政的巨大意义。了解这种文体在历史上的演变,透视它的历史地位,不仅在学术方面,更对社会优秀传统道德的重新树立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