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显然,这一重大决策是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支撑的。文章从产业创新的视角,立足于《资本论》的相关论述,围绕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实现、资本的竞争与协作关系等,对《资本论》中的产业创新思想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在理论层面上更好地理解创新驱动战略。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明确经济社会发展要依靠科技创新作为主要驱动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有其理论和实践的必然性,是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科技观点的继承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战略思想体系是以当代中国和世界为战略背景,以中国和整个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为主旨的大战略思想体系。这一战略思想科学体系的框架,大体包括邓小平的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战略思想、谋求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战略思想和创造稳定的内外环境的国家安全战略思想三大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吴黎宏 《中华魂》2013,(19):31-3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提高整个国民的科技素质,尤其需要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的科技素养。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内涵,他在继承和发展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科技创新”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思想,并分析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依据、总体思路和具体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围绕我国为何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以及如何实施科教兴农战略逐步构建出内涵丰富、体系完整且颇具特色的科教兴农战略思想.江泽民同志的这一战略思想的形成有其广泛而坚实的理论与现实基础和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发表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论述,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入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对于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其中关于科技创新方面的内容,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和平崛起”战略不仅是中国高层向国际社会的庄重承诺,更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选择。这一战略是在同一时代主题、同一战略目标和同一利益要求下对邓小平“韬光养晦”和平外交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充分强调科学技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 ,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并系统阐述了作为科技工作主体的知识分子问题和作为科技基础的教育问题。这些科技思想对新世纪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加快这一战略的实施 ,应增加科教投入 ,加大创新力度 ,加速成果转化 ,提高科教意识 ,深化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0.
科教兴国,即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的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既吸取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又摄取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对中国古代“以教为本”、“尊师重道”思想的弘扬和现代化。追溯这一伟大理论的民族思想文化基础,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加深对这一战略思想的理解,提高贯彻这一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一、科教兴国战略与传统的“以教为本”思想“以教为本”,视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命脉和安邦治国之本,是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