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天地境界为最高理想的中国古代境界论内蕴着深刻的宇宙自然情怀,对于日渐疏离自然的现代人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情景妙合的境界生成论、虚静无欲的境界体验论和“无我之境”论,对于今人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秩序,以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显现出可贵的生态启示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天地境界为最高理想的中国古代境界论内蕴着深刻的宇宙自然情怀,对于日渐疏离自然的现代人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情景妙合的境界生成论、虚静无欲的境界体验论和“无我之境”论,对于今人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秩序,以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显现出可贵的生态启示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传统文化发展来看,人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显著特色。《老子》正是通过对宇宙自然的思考亦即其道论开始他的人学思考的,依照“天人之学”这一内在的逻辑展开他的人学思想。以“道”论作为本体论根据、以性自然论作为人性论基础,在探究“天人之际”的理论背景中敞开其全新的人学视界,最后归人生最高境界于“道”的境界。文章认为,这是《老子》人学思想展开的基本逻辑架构。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现代化包括文论的现代化。文艺学研究应面向中国的社会现实和历史传统,向古代优秀传统寻求资源,与现代化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艺学。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必须开掘传统,使之成为现代文艺学的有机组成因素;面向现实,研究社会现实和文艺现实的新发展和新特点;全面检索现代文艺学研究现状,进行20世纪百年文艺学学术史的研究。研究20世纪百年文艺学学术史,首先需要思考的是:(1)何谓“学术”,(2)文艺学术史的研究对象,(3)文艺学学术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4)如何进行20世纪百年文艺学学术史研究。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市民文化和市民文学是在不断蜕变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重构中获得发展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冲突和融汇构成一百年的艰难,一百年的尴尬,一百年的阵痛,一百年的壮烈.中国古代市民文学中所表现的文化冲突,如"本末冲突"、"城乡冲突"、"义利冲突"、"情礼冲突"等依旧是20世纪中国市民文学基本的文化母题,只是它们是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上展现出来的,它们是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冲突中展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不仅把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而且把它分为“优美”与“宏壮”两种审美形态。王国维之所以这样甄别审美境界、形态,之所以把真作为其“境界说”的价值核心,是因为他的“境界说”融入了现代学术视野,注入了现代性文化元素。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分别,其实体现出文化心理上的传统与现代的价值冲突。  相似文献   

7.
中国早期话剧(1900~1930)的现代性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世纪前30年的中国戏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新剧”、“爱美剧”和“普罗剧”等话剧样态和田汉的南国社及南国戏剧运动,它们犹如一面面艺术棱镜,折射出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大革命前后等革命历史环节的夺目色彩。作为中国20世纪早期革命运动的艺术反映,话剧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充当了革命和启蒙的文化工具,并逐步完成了它自身的现代性转型——将传统戏剧和西方戏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和风格的戏剧艺术理论和表演风格,为20世纪中国戏剧发展的方向和格局奠定了基础。这既是书写中国现代文艺史的一个基本维度,也是理解中国现代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层面。  相似文献   

8.
文艺社会学,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主流、现代文论的主体、西方文论的传统与新潮、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干与精髓,是当代中国文艺实践的强烈诉求和具有世界性的文学、文论、文化思潮。加强文艺社会学学科建设,不但具有学术资源的本土性和学术价值的现实性,而且具有学术视域的前沿性、世界性。文艺社会学,应该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切入点,当代文论建设的立足点,西方文论和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契合点;成为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理论结合部和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的学术生长点  相似文献   

9.
回溯百年,中国共产党揭开了中国民生建设的大幕,引领了中国民生建设的百年变革。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建设的实践体现为三大逻辑,即民生建设的进路逻辑、人民立场嬗变的逻辑、民生观念的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性相生相长的逻辑。这三大逻辑紧密相连,在党百年民生建设过程中相生相伴。党百年民生建设实践的逻辑启示我们:新时代新阶段高水平民生建设必须立足中国的民生现实,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传统民生思想“现代化”的立场。  相似文献   

10.
一代国学宗师王国维以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传奇之人生彪炳青史。然而有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言,王国维以其深厚的学养和独特的诗学智慧建构了诗学境界论,建构了“古今之成大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之境界”。尽管古今中外先贤已然提出了种种振聋发聩的“三境界”理论,然而自王氏之论横空出世,遂关千古境界之口,因为王国维这三个境界积淀了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也体现了典型的中国式诗学智慧,并已成为后嗣学人踽踽前行的生命坐标。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之初古代文论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注重基础文献和不断追求理论进步的两大传统;探讨传统文论发展在20世纪里“再生”模式的衰竭和“嫁接”模式的生新,把20世纪现代文学理论纳入到中国文论自古至今的发展流程中去,就《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丛书》思考了传统文论的转换和“再生”动力的激活。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文化话语体系中 ,由于“天人合一”概念 ,使其对古代文化的诠释生出了许多的轻率与迷茫。笔者试图从中国远古文化产生的原始意象入手 ,重新清理中国文化的本体图景 :中国文化的原生意象是“地土之象”。在这一本体图景指涉下 ,中国人的生存观是一种“地土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种“大地精神”。而“天人合一”观念是后世宗法观念向王权专制思想演化过程中对“地土之象”本体图景的一种虚拟、比附、幻化形态。在中国文化精神构架中 ,“地土之象”是其本体图景 ,“天人理想”是其表现形态 ,“血缘亲情”是使二者相互通达的内在纽带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叶半个世纪中,中国社会经历了政治历史的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撞,产生了“中体西用”论、洋务派、维新派等一系列文化思潮与流派,兴起了翻译的高潮,这个结果,引发了中国文学的变革──开始了与外来文学的冲突、交往与融合,使中国文学史自此掀开了新的一页。半个世纪的社会历史变化是文学变革的前提与条件.  相似文献   

14.
试论精神分析批评法在我国传播的社会文化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分析批评法之所以自 2 0世纪初引入我国后便广为传播 ,绝不是偶然的。它既与我国传统文化中崇尚男女性爱乃“人之大欲”、“人道之大伦”、“人伦之大节”、“至道之际”有着必然联系 ,又与我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中强调文学艺术必须表现真情实感分不开 ,而且还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代精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西方民俗学创立,20世纪中国民俗学诞生,分别在各自特定的历史时期关怀"民间",其出发点有着一致性,也有相异之处;中、西方对"民间"之"民"的理解存在着差异性,不同的文化精神也使得"民间"的内涵同中有异;反映在文学领域,西方文学秉承"民间"人文精神,张扬个性、思想自由,文学创作指向人类的终极关怀,并表现出自下而上(个人指向人类)的特征;中国文人则始终没有摆脱"民众导师"的立场,自上而下地俯视人间(民间),这一特点主宰着文艺创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河魂》、《天高地厚》、《秦腔》等新时期以来的农村小说为例,剖析不同小说中的“垦荒造地”的象征意义,试图折射出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农村的命运,展示知识分子对农村变迁的感受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的中国文论处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欧美近现代文化因素构成的“文化场”内。中国文化在20世纪中的“低势态”与西方文化的“高势态”的悬殊差异,形成了特别的自卑心理和焦虑心理,这种心理分别在“五四”时期和新时期的40年左右的时间中得到充分的表现,20世纪中国批评的历史几乎就是西方各种批评流派在中国轮番上演的历史。这也是造成中国文论“失语”的历史和现实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18.
现代性理论的跨学科引介,不仅掀起了重写文学史的热潮,而且刷新了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研究.由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建构而成的文学思潮史开始受到普遍质疑,许多富有创见的学术观点纷纷涌出历史地表,包括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重新界定,解除"创作方法"论对它们的障蔽,也包括对古典主义的辨析和对启蒙主义的发现,填补原来思潮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9.
毕晓芬 《东方论坛》2006,6(5):52-54,61
《现代评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份重要的期刊。在20年代复杂的文化环境中,《现代评论》重视话语权的争夺,调和西方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以泛化的爱关照人生,形成了独立的“现代性”品格。《现代评论》积极于文学形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赛珍珠对中国文化无限敬仰,其普天一家的文化观影响着求同存异的文学观和尊崇原语的翻译观的形成。在文学创作中,她具有宽广超前的视野,通过文学活动促进人类心灵的共识。在翻译中,她通过异化策略,保留汉语特点和汉语文化形象,促进东西文化的交流。在文化观、文学观和翻译观的合力作用下,赛珍珠的翻译呈现出通过模拟中国人的心理机制再现汉语表达方式、行文习惯,传达汉语文化习俗和意象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