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公用事业的完善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瓶颈.为解决建设公用事业资金紧缺的问题,通过政府授予私营企业或外商企业特许经营权,实行特许经营管理,就成了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公用事业建设的有效办法.通过解释公用事业及特许经营的基本概念,探讨项目公司运作特许经营项目时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分析我国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建设与改革现状,认为以委托代理制度和特许经营制度为特征的契约管理方式是实现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的必然选择,并重点剖析各种契约管理方式的特点及其应用,以期对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改革和发展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公用事业的特许经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许经营已成为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办法。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是指政府将某项公用事业的经营权授予特许经营者,由特许经营者对该项公用事业进行建设和运营,承担相应风险,并从公用事业用户的付费中获得报酬。对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企业进行监管的必要性可从公共规制理论得到解释。监管机构应具有独立性和专业性,监管的重点是市场准入、价格监管和普遍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下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立法存在法律位阶过低、形式合法性缺失、不同文本相互冲突等突出问题,致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隐藏着巨大风险。通过梳理现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立法文本,可以发现其在特许设定、适用范围、市场准入、价格监管、争端解决等诸多环节中存在疏漏。为此,应当通过中央、地方立法权限的划分、统一立法体例的完善以及不同立法之间的互动,为消解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律困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公用事业改革和发展,落后于我国整体的改革和发展步伐。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现行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政企合一、权责不清,生产经营的低效率,成本高、经营效益差,投资主体单一等。同时公用事业自身具备通过市场化来运营的特征和有利条件,因此可以采用特许经营、资本市场融资、BOT项目融资等方式作为其市场化改革的途径。在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正确理解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统筹兼顾,全面推进,逐步深化,坚持普遍服务的原则,特别要注意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因此城市公用事业改革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作。  相似文献   

6.
公用事业民营化及其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公用事业民营化是解决当前我国公用事业存在的种种弊端的有效途径之一。公用事业的民营化与竞争机制的引进相辅相成。公用事业的民营化进程需要较为宏观的法律制度安排,规范的公用事业市场准入制度,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规范的特许经营和项目承包合同竞争市场。同时,应当充分尊重和保护民营化的多种制度安排;改革和完善公用事业的监管机构及其职能。  相似文献   

7.
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市场化改革中存在着诸多风险,而对风险的认知是政府进行风险规制的前提条件。风险认知模式具有多样性,"三主体、四阶段"模式则是行政法视角中的风险认知方式。基于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实践,以政府、特许经营者和公众(消费者)三方主体为观察对象,可以系统揭示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授予期、建设期、经营期和移交期存在的各种风险。总体来说,我国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期间存在的风险源主要包括意识风险、政策风险、制度风险、市场风险和不可抗力等外力风险五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8.
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是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基本形式。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合同法律属性是一种带有公法因素的民事合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的内容、运行及救济虽然具有一定的公法特征,但是本质为一种无形财产权和独立的法人经营权,并且是一种民法上的"准物权"。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私法属性凸显传统公共服务领域公法主治的偏颇,应充分运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私法机制,并坚持公平竞争、平等原则与信赖保护、诚信原则等私法观念对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中行政特权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的运作方式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经营属性,认为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可以从项目治理层和项目管理层两个层次灵活选择PPP模式的具体运作方式。从项目治理层解决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特许建设权和特许经营权的配置问题,采用特许经营方式实施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采用“建设-移交”方式实施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从项目管理层解决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运营专业化分工问题,采用分割特许经营方式实施建设和运营复杂的项目。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用事业建设决定着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和城镇居民生活的质量,是城镇化的基础。但是,我国的城市公用事业发展得并不顺利,项目融资过程中存在的体制不完善、融资渠道狭窄、资金利用率不高、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治。在分析我国公用事业融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城市公用事业融资的对策建议,以期达到促进城市公用事业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中引入特许经营可有效地实现项目投资主体多元化,从而解决项目资金短缺、投资主体缺位以及项目激励和约束机制失效等问题。通过构建无现金收益的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政府与项目公司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深入剖析了特许权期与项目公司建设成本、补偿费用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得出项目特许权期的决策方案,确定项目建设成本与补偿费用。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的补偿费用对项目公司具有一定的激励效用。  相似文献   

12.
工程项目风险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已成为决定工程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风险分析与评价是目前风险管理研究中的热点领域。依据工程项目风险因素的性质,将工程项目风险因素指标分为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自然风险及管理风险等五大类。以此为基础,提出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风险发生概率的评价,在两种评价方法结果不一致时,辅以模糊综合评价技术对工程项目风险进行分析评价,以提高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政府投资项目,是政府运用公共权力,直接配置社会公共资源、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重要方式.虽然从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基本程序看,我国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项目管理模式没有太大区别,但在项目立项、审批、实施、监督等环节还存在一系列明显的监管困境,这种监管困境源于政府投资项目的公共性而导致的天然"产权残缺",特别在我国目前的制度环境、官员的晋升激励机制下,必然使得各种监管问题持续存在.因此,要解决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问题,除了要进行监管制度创新外,还必须改革目前官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4.
关于工程活动的论证的分析已经从“可行性论证”扩展到“不可行性论证”。在这种理解中,自主论的观念一直占主导地位,其表现即可行性论证和不可行性论证是工程专家主导论证的结果。但是,隐含在专家主导背后的看不见的手权力显示出论证本身的社会性因素,特别是随着社会建构论的发展、公众作用的凸现更加说明了工程论证是一个社会建构的结果。从论证共同体来说,专家与公众构成了无法分开的网络;从论证过程来说,论证的角度不再仅仅是技术角度的,而是文化性、社会性的;从论证方法来说,听证会这一社会形式已经突破了专家的纯粹技术性论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建设单位进行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重要意义。从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等方面,提出建设单位如何进行投资控制。  相似文献   

16.
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会影响PPP项目控制权的实际配置,但鲜有学者量化分析关系治理与控制权的关系。开发PPP项目控制权配置量表收集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关系治理、控制权与项目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信任和承诺与社会资本的控制权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社会资本的控制权整体上与项目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公私部门之间增进彼此信任,并恪守承诺有助于公共部门向社会资本让渡控制权,提升项目绩效。(2)合作与社会资本的控制权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沟通与社会资本的产品(服务)定价、特许经营期和收益分配的控制权存在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公私部门通过协调合作、密切沟通,提升项目绩效的关键路径并不是向社会资本让渡控制权。因此,政府应基于公私双方的信任、承诺、合作和沟通的关系情景,动态调整授让给社会资本的控制权结构,以便有效发挥关系治理和控制权配置协同改善PPP项目绩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代建制企业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建制企业作为政府投资项目的主要参建方,将是投资方风险转移的主要目标。文章针对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企业风险评价尚未有有效的定量方法的情况下,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全面识别代建制企业经营过程中风险的基础上,对其经营过程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建立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企业风险综合评价体系。采用AHP法与三角模糊数结合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风险量化和分析,有利于代建制企业针对性地采取风险防范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抗性设计方法解决项目评审中的社会伦理问题,为专家、申请者、大众提供争论和表达异议的民主环境。项目自动评价平台完成民主环境的构建,呈现专家、申请者、平台的争胜性关系,揭示霸权,旨在重塑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特权等的项目评审中的社会伦理。  相似文献   

19.
基于治理的代建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现阶段改善代建项目管理绩效的重要着力点应该是项目管理制度层面的调整和优化,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代建项目治理。基于此需求,对项目治理这一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途径予以概述,包括它的本质、定义、内容以及它与项目管理的区别,并对代建项目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总结分析发现,实践中所提出的代建制改进建议均可归入代建项目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6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风险点的增多,风险的监测、评估、预警和管理日益重要。为了实现减小项目风险损失和保障项目顺利建设的目的,基于风险预警的基本原理,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预警体系的内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由风险预警信息采集系统、风险预警传导系统、风险预警管理信息系统和风险预警组织系统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