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挖掘办学特色,发挥自身优势,是每一所大学的必然选择。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是一所大学不断发展壮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通过对东北农业大学56年的办学历程中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论述,阐述了培养“创新型、创业型和落地型”人才。主动适应区域发展的人才培养特色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论地方综合大学的学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综合大学学科建设应以质量为本原,注重地方特色、综合特色、时代特色和创新特色;学科结构调整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区域集团、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要根据自身实力和条件形成学科建设的工作路线  相似文献   

3.
特色化发展是地方大学的生命所在,是地方大学赖以生存的根基、人才培养的需要、服务区域社会的抓手、办学国际化的资本。地方大学实施特色化发展的实现路径是具有法制及财政保证,在办学思想与办学定位上有自身的特色、办学专业与办学途径的地方特色化。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教育规划启动之年,高等学校如何通过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在大学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任务已刻不容缓。本文拟从深化教学改革,构建科学规范的课程质量评价要素研究入手,探讨如何培养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基础知识宽厚、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本科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扶贫攻坚战略的不断推进,武陵地区经济结构的演进需要一大批掌握了先进职业技能的劳动者和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武陵地区高校要适应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根据当地的社会发展需要来建立富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专业建设上瞄准地方优势产业,集中力量建设富有地方经济特色的优势学科与专业集群;以企业的需求为切入点开展科研活动,推进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  相似文献   

6.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当今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不竭动力。张澜学院作为成都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荣誉学院,通过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国际合作、创新评价方式、营造人才成长环境等改革举措,努力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科研能力突出、人格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果和人才培养实效。地方本科院校在探索与实践拔尖创新人才计划过程中应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及区域发展优势,建立起具有校本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7.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变,旨在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比较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和美国州立大学的经验,围绕"应用型",突出学校的优势和特色,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发挥地域性特点,从办学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师资队伍定位、人才培养定位、学科专业定位方面明确转型高校的办学定位,使得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顺利转变,并且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地方院校的办学实际,从实证的角度阐述了地方院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把高校的教学、科研与企业生产结合起来,凝炼出适应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产学研联合办学特色的做法和经验,并不断探索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经济具有比较鲜明性的区域特色,安徽省高职教育必须依据其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培养目标,合理设置专业,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本地就业率,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安徽省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智力保障;解决一边喊就业难,另一边却喊招工难的问题,使安徽省高职教育更加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特色大学和大学特色加以界说,以明确地方特色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建设地方特色大学的两点设想。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调整专业结构是对区域经济社会差异化发展的主动呼应,是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地方高校个性化、特色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地方高校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从特色化的视野审视地方高校与佛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共生的关系,能更好地理清地方高校专业调整的思路,明确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使地方高校的专业调整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有效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2.
实现区域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双赢目标,就要使区域高校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确立办学目标定位,合理增设新学科、新专业;积极探索提高质量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和途径;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实效性,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综合实力的提升。地方社会也应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重视区域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积极增加投入,创新服务方式,以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和区域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校特色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等学校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其生存空间日益狭窄,如何克服存在的困难,培养适用干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和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高层次人才成为地方普通高校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尝试进行了地方高校特色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对同类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是我国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但目前一些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观念、目标、模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些误区,造成学生缺乏个性。有鉴于此,需要探讨地方高校学生良好个性培养的正确方向与可靠途径,使他们成为适应我国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5.
服务社会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地方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寻求地方支持,是推动地方高校改革与创新、促进高等学校自身科学发展上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吉林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及区域开发等方面的要求,为吉林西部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加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力度,将更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与吉林西部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互动。  相似文献   

17.
从高校本科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和区域经济嫁接的必要性入手,通过分析二者嫁接的内涵与特点,探讨了应用性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实现优良"嫁接"的途径和方式,学校要在专业、人才、成果的应用性上做足文章,地方政府要宏观指导和科学管理,构建校企合作、交流和互动机制,以期通过对应用性高级人才的有效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共赢"。  相似文献   

18.
陕西地市本科高校专业设置的优化有利于地市本科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实现地市本科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赢"。针对地市本科高校专业设置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应以认识论与政治论相统一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地市本科高校自身的功能定位为依据,探索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量增设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产业结构对接的目录外专业,建立专业设置预警与退出机制,加强对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与管理,优化地市本科高校专业设置结构,构建服务型本科专业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各类人才的重任。地方高校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准确定位为起点,立足市场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归宿,构建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机制为线索,从而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服务地方,是地方综合性大学科学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地方综合性大学应该创新教学主动适应,培养地方需要的适用人才;应该校企联盟联合攻关,突破地方高新技术瓶颈;应该热心服务积极转化科研成果,助推地方中小企业腾飞;还应该当好参谋传承文明,支撑地方社会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