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汉语字母词在大众媒体中的使用已成为普遍现象,字母词在公众中也具有较高的流通度,这主要是因为语言的经济原则。观察字母词的四种构成方式,可知相对于意译词来说,字母词大大地缩短了词长,而且同一字母可以代表若干词语,符合信息论的原理。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分层多阶段概率抽样方法,调查分析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对高频字母词的知晓状况。研究发现:从整体上说,维吾尔族对高频字母词的知晓度比较高,说明高频字母词已进入维吾尔族的汉语使用中;维吾尔族对高频字母词的知晓度,在性别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年龄是影响维吾尔族对高频字母词知晓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年龄越大,对高频字母词知晓度越低;职业、文化程度、收入也是影响维吾尔族对高频字母词知晓度高低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从微观着手对字母词的定义作了补充,意在抛砖引玉,引起学术界对字母词的更热烈的讨论并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4.
文章详细分析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正文后所附的"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所做的修订情况:(1)收录条目有增有减;(2)注释有所变化;(3)新增词所属学科领域与学界调查结论基本一致。同时,就新版词典收录的字母词从名称的界定,字母词的来源,字母词的音译、释义,纯字母词的收录及外文原词收录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5.
为了克服现有犹豫直觉模糊相关系数违背统计学直觉的不足,借鉴统计学相关系数的定义,通过定义犹豫直觉模糊集隶属度、非隶属度和犹豫度的方差和协方差,给出了犹豫直觉模糊集的隶属度、非隶属度和犹豫度的相关系数计算公式;并考虑现实中属性权重的不同的情况将其拓展到加权相关系数;而后提出一种基于决策者风险态度的决策方法。用项目投资决策的例子验证了决策方法的有效性,并且分析讨论了决策者风险态度和属性权重对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字母词在汉语中的出现有其积极作用,它总是表达了一定的概念,填补了汉语词汇在概念表达上的缺项;语言交际中的便捷性,使其在语言交融、语言吸收中起着先锋作用。字母词也有着明显的局限,主要体现在概念内容的衍生、词语功能的更新、风格色彩的嬗变、词语形式的改造等方面。作为汉语应用中的一分子,字母词已经超越了"局部使用"的范围而慢慢进入了社会语言使用层面。《现代汉语词典》对一些新出现,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字母词予以收集、整理,体现了关注社会语言,关注大众百姓的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加深,加之互联网的促动,当代汉语与外语特别是英语的接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深广阶段。当代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字母词。字母词是一个原型概念,根据字母词的概念原型,求证出字母词的4个形式指标,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字母词的15种基本形式。外文原词不具有字母词的任何形式指标,不是字母词。六百万字样本语料库共出现字母词6068词次;平均每种报纸每天出现144.48词次字母词。新闻语体中字母词的平均使用密度为0.711。科技领域的使用密度最高,其次是教育领域;再次是经济领域,军事领域和政法领域使用密度最低。字母词的使用密度和文章领域相关,和地域及报纸性质不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决策者对目标值的估计可给出一个模糊取值区间的特点,扩展定义了描述模糊目标的隶属函数,并在此基础上定义模糊目标规划,证明其解的有关定理。  相似文献   

9.
运用计量方式分析《现代汉语词典》的5个版本的字母词收词情况,可以发现英源字母词占了大多数。在相邻版本中,英源字母词在保留、修订、新增的字母词中也有明显优势。越来越明显的纯字母词趋势,说明外来词进入汉语时“汉化”过程在减少。汉语吸收外来词的这种新形势是与英语全球化直接相关的。英语全球化使英语在世界语言中具有强烈的文化向心力,它不仅给汉语,也给日语、韩语带来了很多字母词。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模糊支持向量机(SVM)使用中直接选择模糊隶属度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对模糊隶属度进行优化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选取曲率变化大、形式简单的幂函数作为候选隶属度函数,并采用格子搜索法寻找最优参数,从而可以确定出最优模糊隶属度。仿真实验表明:在利用模糊SVM训练时间序列数据集时,采用本文方法确定最优模糊隶属度,比目前常用选择模糊隶属度的方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2个实验,考察汉字词和图片命名与分类的特点,揭示义符、熟悉性和典型性在汉字词和图片命名与分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义符对汉字词和图片的命名与分类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对汉字词加工的影响大,对图片加工的影响小,对汉字词分类的影响大,对汉字词命名的影响小。熟悉性和典型性对汉字词和图片的命名与分类均有显著影响,熟悉度高的词和图片的命名与分类快于熟悉度低的词和图片,典型性高的词和图片的命名与分类也快于典型性低的词和图片。义符促进熟悉度低的字词和图片的分类。也会促进典型性低的字词和图片的分类。  相似文献   

12.
虚词“者”的一种常见用法,是用在疑问句、反问句或陈述句的句尾。这时“者”字属句尾语气词,它能与疑问代词相配合表示疑问、反问的语气;还能用在陈述句的句尾表示肯定确认的语气。这些用法都来源于能构成“者”字词组的“者”字,是结构助词“者”字进一步虚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让步连词“即使”的语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即使”是一个让步连词,表假设是它的语境意义。“即使”明代初步语法化为连词,在现代汉语中基本完成语法化的过程。它由假设让步连词“即”+使役动词“使”演变而来,大致经历了三个语法化的步骤。“即使”语法化的动因主要有句法结构、语义的变化及语用表达的影响。“即使”的语法化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语法化不断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巴金的《随想录》是新时期散文的先声。其中的艺术散文具有直面现实、尊重历史的勇气。作者对封建专制意识的沉痛批判和自我忏悔意识,代表了鲁迅之后一代知识分子历尽劫难后的生命选择,也代表着以"五四"为象征的一系列新的价值观念在中国的诞生和传播、生根和发芽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15.
诺思洛普.弗莱(Northrop Frye)认为所有的文学中都存在着神话原型,文学是对原型的模仿。原型往往是用来作为经典性实现的手段。《巴黎圣母院》中一系列原型的重现,使作品显示了凝聚精致的经典性力量。作者凭藉对原型进行智慧的置换变形,极浪漫而又极本质地展现了人类于缺憾却权威的命运下生存而不得不承受的无奈与痛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先秦能代表上古时期语言面貌的十一部经典著作,逐个分析其中出现的“尔”字,并对其用法做了详尽的考察和统计,同时整理了“尔”字作为第二人称代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中国模式”可以分为本体论层次的“中国模式”和认识论层次的“中国模式”.本体论层次的“中国模式”表征了中国崛起是一种硬实力的崛起,而认识论层次的“中国模式”则意味着中国崛起是一种软实力的兴起.认识论层次的“中国模式”是读懂中国、破除“大国崛起困境”的一把钥匙.文化是文明社会的精髓,欲对认识论层次的“中国模式”有真正的见解,文化的视角不可或缺.基于国家软实力的视角考量“中国模式”及其未来,中国将以“和平啒起的大国”、“文明复兴的大国”、“掌握话语权的大国”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8.
相反的两个义位如果不属于同一个词位(词),就不能看作是反训现象,因为"词"这个语言学概念是从共时同一性角度来确定的。{治}{乱}两个义位有不同的来源,语音形式也不相同,虽然它们后来采用了同一个字形,却代表了不同的词,因而"亂"不是{治}{乱}同词,不是反训词。  相似文献   

19.
纪实美是摄影艺术独具的美学品格。但是 ,纪实性只是艺术创作的手段和方法。摄影艺术是“心”与“物”的结合 ,“情”与“景”的结合。摄影艺术的真实是“双重的真实”。典型化是一切艺术美的核心 ,也是摄影艺术美的核心。摄影艺术典型化的基本方法是选择。决定摄影艺术美的 ,还在于摄影作品要有形式美。摄影艺术的形式美有特有的组合材料 ,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类”、“象”原理贯穿于徐通锵先生的“字本位”体系之中。“类”和“象”分别代表汉语结构单位纵横聚合的两个方向,它们所构成的座标系涵盖了汉语的所有结构单位的构成形式和语义。依据这一原理可以改进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