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标志着日本对东北殖民文化渗透的开始。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在中国建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不久,又在大连创办了机关报纸《满洲日日新闻》。这份报纸,作为日俄战争的产物,将日本在东北的文化渗透推向了极致。本文以登载在该报的文学作品为切入点,解读这些作品是怎样配合该报的宗旨,发挥"满铁"机关报的作用和功效的。  相似文献   

2.
手机报:优长、瓶颈及其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誉为“第五媒体”的手机报较传统报纸在信息传递上,具有更为直观、生动、迅捷,也更人性化、个性化且具有互动性的特点。手机报当前的瓶颈是终端受限、消解私密性、对报纸的依附性和广告受限。然而,这些问题必将随着时间和技术的进步逐步得到解决。手机报将随彩信的普及而普及,将以短信文体发展新闻写作,将开发出自身的广告品种,同时培育出新一代读者。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然坚持“新闻,是受众所获得的具有传播价值的信息”。从古到今的新闻和新闻传播是个渐变过程,各个时代的传播方式、传播媒介是不同的,在报纸产生之前,信息的交流、传播,只能是依靠口头和史书及其它非报纸的媒介。因而,研究秦汉至唐代报状产生前的兄弟民族的新闻和新闻传播,也只能从传播学的观点出发,在一些史书中去寻觅新闻因素,研究那些客观上记录和传播了新闻的记新闻者。  相似文献   

4.
作为商业报纸,《申报》主张"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公正、客观、真实地报道教育事件、教育活动的信息。它的教育新闻具有文化和思想上的先进性,时刻关注教育热点问题,紧密联系形势,适时指出教育发展的趋势,反映民众的情感和需求。教育新闻中体现教育内容上的国际化和编辑策略上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读者对报纸传播信息的要求也有所改变。简洁、直观、准确、可靠、有用的信息成为受众的第一要求。新闻图片直观、可信、易读的特点正好适应了这一快节奏的要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报纸的质量,关键是提高新闻图片的质量,用新闻性、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新闻图片让报纸的两翼都硬起来。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报纸为何与新闻评论无缘──中国新闻评论史研究之一曾建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然而现代报刊上的一种重要文体——一新闻评论,却始终没有在中国古代报纸上出现。这一事实是耐人寻味的。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华古国,才子不断,文人辈出;华章...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用符号学的理论,来探讨当下中国文化期刊,旨在发掘文化期刊的文化研究价值,窥见它承载、传递和建构意义的文化功能。当下中国文化期刊作为一个符号整体,隐蔽传递着各种社会文化信息。在各种意指实践过程中,它通过话语中的身份想象,传递和建构了意识形态;通过新闻监管体制下的话语表达,实现了权力的控制和谈判、并且还在文类和媒介符号的使用上,充分显现了它对(后)现代社会进程的参与。  相似文献   

8.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的某些属性,指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时间性、新鲜性、接近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它是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的反映。新闻价值观念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革,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时代要求,就会有不同的新闻价值取向。读者对报纸的要求是多层次、多侧面的,不仅需要通过报纸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党的方针政策,还需要从报纸上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就使得报纸选择新闻也应当是多层次、多侧面、反映各种声音的。新闻价值取向就是在社会发展、读者需求这二个基点上出发的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取舍。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新闻已成为人们了解外界的一个便捷手段,而作为新闻的“眼睛”的标题是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关键。而英语新闻标题的阅读也是新闻报纸阅读的难点之一。不同文化的政治、社会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和宗教信仰等都会影响到读者对英语新闻标题的理解。对文化差异的分析有助于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帮助他们更准确地理解英语新闻标题。  相似文献   

10.
以各级党委机关报为核心的报纸改革 ,不是办报人的主观行为 ,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中国报纸发展历程证明了这一发展规律。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党报改革走过了新闻改革———报纸改革———报业改革三个阶段 ,报业集团的诞生不但标志着党报改革进入了更高层次 ,而且也为报业的发展提供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物质基础。新闻改革的根本动力在于信息提供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矛盾运动 ,而报业改革的根本动力乃在于信息掌握者、信息市场主导者、信息接受者三者之间的矛盾运动。这是远比前二者矛盾运动要复杂得多的一种矛盾运动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中国报业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但是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思考 ,需要实践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研究中,内蒙古新闻传播教育研究有着重要地位.蒙古族近代意义的报纸创办得最早,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新闻传播教育开始得最早,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输送到东北、华北、西北等八个省市区.本文主要研究了内蒙古新闻传播教育规模的形成和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问题以及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机遇等三大方面进行了高度概括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沈阳城市文化的结构与特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阳市是清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后金—清初以来,沈阳城市文化经历了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主要包含沈阳传统文化(满族文化和清文化、工业文化、革命文化、东北区域文化)、信息工业文化、学术文化、流行文化与娱乐文化几个部分。沈阳城市文化对东北各城市文化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满语、沈阳话塑造了清代北京话和东北话,今日沈阳成为中国满族文化整理与复原的主要中心之一,富有东北特色的沈阳娱乐文化已经推向了全国。在经济全球化、东北振兴和中国崛起的背景下,有必要加强沈阳城市文化研究,为沈阳城市文化的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奠定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台湾报纸在两岸新形势下的多重角色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报纸媒体在两岸交流中扮演着媒体先行、媒体纽带、媒体维稳和媒介平台等多重角色.在当前两岸新形势下,以<中国时报>为例,台湾报纸继续发挥总体积极的信息传递和舆论功能,充当两岸经贸文化交流的推动力.未来两岸新闻媒体可尝试开创"两岸共同媒体"等新型合作模式,以共享的媒介文化来建构想象的共同体和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4.
<正> 报纸是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信息的宣传媒介;是党的喉舌、历史的记录、时代前进的风雨表.我馆订有各种报纸50余种.自1982年开始,我们就十分重视剪报资料,并利用其对青年学生读者群进行宣传教育工作,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袁殊主编的《文艺新闻》是在中国现代新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份小型报纸。袁殊有意识地将《文艺新闻》作为一种新型新闻理论的尝试,该报广泛报道左翼文化界的活动,积极反映进步文化思想。该报形式上栏目众多,编排紧凑,版面活泼。在通联方面注重与读者的沟通和互动,常常通过二次传播的方式,扩大和延伸报纸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传播与编辑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日益发展 ,文化信息的传递已经继经济信息的传递之后 ,成为世界信息传递的又一主要内容。具有不同背景的文化因其是否进入一个通畅的传播渠道与传播方式的差异而呈现各自不同的文化价值。作为文化信息传播者的编辑 ,在跨文化传播中如何定位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闻文化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由传播者主体和受众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式,它与传统的新闻观相比,更重视信源、传递及受众三者间的深层社会问题,特别是对人们的社会心理与健全人格的形成问题;在信息传播中更重视现代化通讯网络对人所产生的双向沟通作用;在受众中,着眼于启动他们的心理因素等。由此,产生了新闻文化的三元结构和其它方面的若干兼具时代性、文化性、新闻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关于报纸新闻体现接近性的思考张燕(兰州大学新闻系)无可置疑,当今主要新闻传播媒介之一的报纸是为了适应一定社会的、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及受众对新闻传播的需求而产生并逐步完善起来的。作为一种主要新闻传媒,报纸的兴衰不仅受到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  相似文献   

19.
美国是一个新闻传媒非常发达、领世界之先的国家,然而,若干年来,资历最老的新闻媒体——印刷报纸却呈衰减之势。与此同时,报纸纷纷以各种方式上网,以求突破,形成为在纸质报纸、广播、电视之外的“第四媒体”。本文在介绍美国报业现状(着重上网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新闻传播在美国逐渐突破旧有经营方式后形成的“注重新闻信息的信息服务”,“注重发挥多媒体复合型的立体传播优势”,“新闻传播的公众化”及“记者职业的普遍化”等特点,并指出由此带来的问题,试图给国内新闻业以启迪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电视新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们拒绝一厢情愿的宣传,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信息传递,对电视新闻抱持具象性、可视性、趣味性的期待,于是,一个曾被媒体放在角落里的新闻元素—细节,重新彰显光辉。电视新闻细节包含在新闻的各要素中,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新闻报道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一个电视人唯有在内容、声音和形式等各个层面都注意细节的锤炼,才有可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新闻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