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从三个层次梳理了安全食品的消费者购买倾向动因研究,并结合中国本土相关研究的实际背景,提出了开展中国食品安全的消费者购买动因研究的建议:(1)注重基于中国的现实背景对安全食品概念的内涵进行厘清和界定;(2)注重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以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安全食品的消费者购买倾向进行研究;(3)注重从国际化、全球化背景下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发展趋势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等方面来开展安全食品购买倾向动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我国实行食品召回制度。从国外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来看,要想保证食品召回制度真正在实践中发挥作用,除了继续完善相应的法规和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制以外,还需要很多配套措施的跟进。加强对我国食品召回责任保险制度的认识非常重要。对我国实行食品召回责任保险的必要性的认识、食品召回责任保险的内涵、以及对食品召回责任保险与食品召回制度和与食品召回制度相关的配套制度的关系的认识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从消费者对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标准的了解程度及概念的认识状况两方面测度我国消费者对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探究影响我国消费者对食品企业社会责任认知水平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消费者对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较低,对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标准的了解程度低于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本身的知悉程度;消费者的家庭情况、收入状况、受教育程度等个人统计特征因素和非政府组织发育程度、政府监管行为、社会法制环境等市场环境状况因素显著地影响了我国消费者对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食品工业发展阶段、食品生产和消费趋势、食品资源开发新趋势、食品物流发展趋势等国际食品工业发展环境因素对确立我国区域食品工业发展战略的影响 ,以及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外企业进入中国食品市场、加入WTO、中国食品工业发展重点、“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国内食品工业大环境因素对确立我国区域食品工业发展战略的影响 ,最后举例说明了发展环境因素对确立无锡市区域食品工业发展战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食品追溯标准化工作现状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食品(农产品)进行全过程追溯是当今世界食品安全监管的发展趋势,我国在这方面进展相对国外较慢。文中分析了国内外食品追溯标准化工作现状,并以ISO22005∶2007为指导,重点介绍了食品追溯体系设计与实施的原则和要求,最后,为加快我国开展食品追溯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日食品贸易相关数据表明,我国食品出口贸易虽然具有价格、质量和发展速度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但也存在观念落后、资源整合能力弱、认证体系不健全以及出口国越来越多的限制等不利因素,直接影响我国食品企业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提高。必须从政府、行业和企业等不同层面,通过深化改革、调整政策、健全安全控制体系,完善信息情报系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加强自主创新、实施标准化生产,尽快提高我国食品企业的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食品的深加工和化学化发展逐渐成为食品生产的主流,越来越多的食品添加剂被开发并被广泛使用.与此同时,因人为不当和非法添加所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也屡见不鲜,成为各国食品安全领域关注的焦点.日本是我国主要的农产品及食品出口国,近年来,在WTO/SPS框架下,我国出口日本食品因存在不当、非法人为的添加物而受日本相关法规标准和监控措施的影响日趋严重,出口频频受阻,人为添加已成为影响我国食品出口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文章对2008-2010年扣留食品种类及原因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以期发现日本对食品安全关注的重点,进而对日本WTO/SPS贸易措施的发展趋势做出有效判断,同时寻找我国对日食品出口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了解掌握并分析日本有关食品进口相关措施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做好应对工作,避免或减少对日食品贸易中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食品产业大国,食品产业总产值约占GDP的1/5,然而中国食品产业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产业质量安全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加强食品产业质量安全管理的法律、机制、人才、创新等相关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食品召回制度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乃至生命。然而,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故,让国人对我国的食品安全几乎到了绝望的境地。从法理讲,确立完善的食品召回制度无疑是一个保障食品安全的有力屏障,现行的我国食品安全法第53条就此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其既有优势,不足亦显而易见。为此,有必要从现行法的相关规定入手,结合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分析我国食品召回制度存在的问题,借鉴他国的相关制度和实践,提出完善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建议,以更好地发挥制度的效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食品回收处理问题,利用优化模型分析食品生产商与回收处理商是各自独立或者合作一体化的两种模式下回收利用率、产量和单位回收收益等相关决策。结果表明:在不同模式下食品销售价格、回收处理的成本与收益关系满足不同条件时,食品回收利用率等相关决策是不同的,但主要因素对相关决策的影响效应基本相似,并且食品回收处理的高收益、低成本对于生产与回收处理主体都具有经济激励作用。提出以对优质高价食品的回收处理进行激励与约束为示范,逐步健全食品的安全回收利用体系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目前,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立法势在必行,而食品责任强制保险立法当属其中。尽管《食品安全法》加强了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但是并没有规定食品责任强制保险,因此研究食品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意义重大。对食品责任强制保险的内涵、特征及必要性进行分析,明确食品责任强制保险的保险人、投保人、第三人以及保险限额和保险期限等问题,对我国食品责任强制保险立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食品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食品原材料市场的监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以基层政府对食品原材料的监管为研究视角,分析食品安全相关法律的立法意旨,进而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在我国食品原材料市场监管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制度完善措施,尤其是食品原材料档案和基层监督员的设置,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出口果蔬食品农残控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了我国果蔬中农药残留污染的现状、农残控制状况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果蔬中农药残留的措施,突破国外技术壁垒,扩大我国果蔬食品出口。  相似文献   

14.
食品的色泽是评价食品的指标之一,而色泽的不一主要靠色素来着色,本文对食用色素的分类、生产现状、利害以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社会评价的态度是我国政府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基于湖北省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公众对转基因技术/食品相关概念和基本知识的认知与判断,探讨了我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评价、购买意愿、商业化及其各种效益的看法。主要结论: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知识的认知程度不高,性别和成长环境对其认知程度影响不大,而不同文化程度和职业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与风险评价不是对等的;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支持态度略大于反对的态度,职业对商业化的态度影响较大;公众更关注转基因食品的健康效益和生态效益,公众文化程度对效益的选择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食品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消费者对成分日益复杂的食品的相关信息的获取能力愈发不足,从而导致消费者掌握的食品相关信息与食品生产者能够提供的食品信息相距甚远.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的“知悉真情权”有可能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因而,作为展示食品有关信息的最主要载体之一——食品标签,应当受到立法机关的重点关注.通过制定相应的强制性规范和非强制性规范(如行业规章、行业标准等),规范从生产到销售流通各环节相关主体与食品标签相关的行为,从而确保食品标签能够充分展示消费者有权获取的信息,消除信息不完全、不对称问题.通过对部分发达国家食品标签中健康说明的立法考察,尤其是美国先进的健康说明法律制度,借鉴其信息反馈机制的制度设计,为目前我国存在的健康说明信息共享、交流的立法不完善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以保证消费者、第三方组织以及行政机构在我国食品标签健康说明的适用中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食品信息标签是食品安全信息的重要载体,合理规制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公共健康。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和相关国家标准的发布,我国食品信息标签法律制度已初步形成,但食品信息标签仍存在信息不完整、理解困难等问题,为食品安全风险埋下隐患,也变相导致了消费者的不合理饮食习惯。应当深刻检视当前我国食品信息标签规制现状,充分反思法律规范的健全程度和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以维护公共健康和消费者知情权为落脚点,寻找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优化进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食品供应链溯源过程中面临信息难以共享和互通、流程和标准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区块链基于其本身技术特性为食品供应链溯源问题提供技术应用保障。【设计/方法】选用Web of Science和CNKI为文献选择样本,应用Citespace6.1R6软件分析区块链技术在食品供应链中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并分别从解决传统溯源缺陷、溯源流程设计和绩效评估三个维度进行现有文献成果评述。【结论/发现】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食品供应链的相关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且集中在理论框架构建与案例探讨视角,缺乏对具体案例的实证检验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葡甘聚糖-壳聚糖复合膜,并测定了材料的吸水率等理化性能。模拟体内生理条件用溶菌酶对复合膜进行体外酶解实验,并与壳聚糖膜作了比较;以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N IH 3T 3)为对象,利用复合膜的浸渍液培养与膜材料表面直接培养法,同时结合复合膜的溶血反应实验,研究了复合膜的细胞相容性。结果表明:溶菌酶对复合膜的生物降解有促进作用,复合膜降解速率较壳聚糖膜快。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实验表明复合膜浸渍液对细胞无毒性效应,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显示N IH 3T 3在复合膜上能很好地贴附,生长旺盛。复合膜溶血率小于5%。葡甘聚糖-壳聚糖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20.
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控制和可追溯是各国食品安全控制的重要原则.食品产业链不完整、缺乏协同合作等问题,是造成生产经营者对食品安全负主要责任的机制失灵、食品安全难以追溯的重要原因,是我国食品安全控制面临的突出问题.对我国食品产业链安全控制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产业链上下游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价值共享和风险共担是化解食品产业链安全矛盾的合理途径.二是产业链各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食品安全控制的基础,包括HACCP体系、风险分析框架、追溯体系等.三是完善相关责任制度,惩罚该受责备的当事人,提高违法成本,是产业链安全控制的有效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