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宣布,土地、矿藏、森林、河流资源都属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宪法还规定了国家在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中的领导作用.蒙古法律规定,人民有权利用自然财富、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1926年,政府批准了狩猎条例,接着在1940年政府为实施狩猎法条例而决定采取有力措施,这些措施为今后改进自然保护的工作起了重大作  相似文献   

2.
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到蒙古族,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我国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辽阔的大草原:白云飘、绿草长、风吹草低见牛羊,蒙古族人民多英勇,快马飞奔在草原上,一幅北国风光和民族风情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而对生活在中国西南端云南通海县的蒙古族人民,则了解不多,或印象不深,甚至不知道这里生活着蒙古族人民,自然也就不了解他们为什么能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这样特殊的环境里生存、繁衍、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境内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宁夏、青海、河北等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些地方。绝大部分地区的蒙古族人民都使用着本民族语言,有些地区的蒙古族人民兼通汉语,青海省的蒙古族有些人兼通藏语,新疆的蒙古族有些人兼通维吾尔语,还有少数蒙古族由于长期与其他民族杂居而转用了其他民族语言。 蒙古语言文字不但是蒙古族人民的重要交际工具,而且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和其他省  相似文献   

4.
蒙古语是蒙古族人民的母语(第一语言),是传承蒙古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应该受到重视和保护。尽管国家和地方对于蒙古语的保护力度较大,但蒙古语保护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如:蒙古语教学条件欠佳、蒙古语教育体系不健全、在使用过程中,蒙古语缺少广泛社会语言环境、三语教学对蒙古语的冲击等。基于对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蒙古语教学的实地调研及对相关文献和当地政府文件的梳理,就包头市蒙古语保护基本现状提出了相应改进对策,即改善蒙古语教学条件,完善蒙古语教学体系,营造更广泛的蒙古语使用社会环境,借鉴国外相关教学理论并优化三语教学模式,从而构建一个健全、完整的蒙古语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5.
蒙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蒙古民族贡献给人类社会的重要文化遗产。保护蒙医药,就是在保护人类文明,更是在保护蒙古族人民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通过对蒙医药历史的梳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阐述我国蒙医药法律保护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蒙古族服饰是蒙古族人民生活习俗、审美情趣、宗教观念和文化心态的沉淀。本文通过服饰这一面小小的镜子简要分析了蒙古族人民社会生活的部分特征。  相似文献   

7.
蒙古族服饰是游牧文明的标志性符号,蕴含着厚重的生态文化意涵,成为几千年游牧文明的实践成果和经验积累的文化遗产。重复审美意识是分析游牧文明的独特视角,文章通过蒙古族服饰的图案、色彩、形制的重复表现形式,探寻蒙古族服饰背后所隐含的生态文化内涵和逻辑结构,认为重复审美意识是蒙古族服饰传承发展、经久不息的源泉动力。当今时代,深入发掘游牧文明的生态内涵和游牧民族的审美心理,构建生态保护与生态文化共生反哺的理念,才能推进草原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蒙古语言不但是蒙古族人民的交际工具,而且是蒙古族文化、历史的载体。它的语法结构、语义构成、语义演变等都表现着特定的文化蕴涵,是研究蒙古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9.
谜语是民间文学的一种类型。蒙古族谜语是在蒙古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土壤里滋长出来的艺术鲜花。它直接反映着蒙古族人民的社会历史、思想文化、风俗习惯和经济生活,因而,研究蒙古族谜语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蒙古族谜语,它首先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孕育成型,尔后经过文人的搜集整理,才开始用文字记载和创作。如果我们把十三世纪和十四世纪之间问世的蒙古族民间叙事诗  相似文献   

10.
荀子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内容丰富:自然界是有自身规律的客观存在,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应该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要注重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矿业权的形成源自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开发利用,其具有突出的财产权属性。在矿产资源财产权与土地所有权分离的过程中,英美法系国家通过判例丰富和完善了矿业财产权的行使规则,演绎了近现代民商法从物的绝对所有权保护向对物之充分利用的转变。这些承栽着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产权行使规则对我国矿业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立法参考,对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实施中的相关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生态安全的法律价值与法制体系之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一种世界性命题,生态安全已确定为我国环境保护的战略目标,其特别关注的是国内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强调防止国内生态赤字、防治自然灾害的国家职能,在规范类型上侧重于国内政策与国内法范畴;生态安全观的确立,对我国环境资源法制建设颇具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生态安全应纳入我国环境资源法的调整范围;我国生态安全法制的建立与完善,既要立足于本国国情,又要借鉴国外经验并应对可能的挑战,其体系基本构成包括国家生态安全法与国际环境安全法。  相似文献   

13.
关于修改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存在着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缺乏对环境资源的市场机制的构建,环境管理机构设置重叠、空缺,立法体系不完善,立法内容交叉矛盾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和完善,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立法上体现全过程控制思想,对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进行重大修正,引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环境资源,解决环境管理机构设置重叠、空缺的问题,完善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14.
遗传资源之资源本位性及公共属性决定了遗传资源公权保护之必要性和可行性。公权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契合了保护遗传资源的公共利益诉求,能够为实现遗传资源保护与研发利用之间的良性循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因此,立足于公权保护的视角,加强遗传资源数据库建设、确立以自然保护区为依托的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机制以及完善防范遗传资源流失制度,成为我们解决当前我国遗传资源保护的现实困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国海域辽阔,海岛众多,大量的无居民海岛资源亟待保护与利用。2009年《海岛保护法》的颁布是我国海洋法制建设史的里程碑。加强对无居民海岛的保护与管理,规范开发利用秩序,必须结合《海岛保护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无居民海岛的权属制度,健全对无居民海岛的保护立法,建立合理利用无居民海岛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环境保护法应独立成为一个法律部门 ,而且这个法律部门应居于仅次于宪法 ,而同刑法、民法、经济法、行政法、诉讼法等居于同等地位 ,即第二层次的法律部门 ;其目的是衡平世代利益 ,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进行 ;其基本原则有符合生态规律原则和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17.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49条 ,突破了我国传统大陆法系补偿性损害赔偿制度的规定 ,对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促使经营者遵守竞争规则 ,建立有序的市场经济 ,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具体规定 ,仍需立法部门做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8.
国外天然林保护概况及我国天然林保护的进展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天然林是森林资源的主体。随着森林资源,尤其是天然林的持续锐减,许多国家通过实施保护工程、培育人工林、发展近自然林业、建立公园或自然保护区、实行禁伐或限伐措施等途径,加强了对天然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我国为恢复和发展天然林资源,于1998年实施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将69%的天然林划入工程保护范围。此外,通过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建立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措施,保护具有特定意义和作用的天然林。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天然林的保护状况,并针对我国天然林保护工作的现状,提出进一步加强天然林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自然风景资源行政管理体制呈现出“两线多级”的特点。自然风景资源管理机构作为政府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无法行使自然风景资源的所有权。为了摆脱现有困境,必须实现自然风景资源管理机构的法人化,明确自然风景资源的权利主体和责任主体,提高管理效率,以更好地实现对自然风景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基于对域外国家公园的考察,对公益性法人制度以及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经验的借鉴,具体的制度构建应该以确立法人财产权为基础,以完善法人治理规则为支撑,以专门立法为保障,从而最终推动我国自然风景资源管理机构法人化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是我国现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的规制对象。生态监管机构改革之后,由新设的自然资源部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统一监管,对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资产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并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探索所有权分级代表的模式。目前管理体制中所有者权利与义务尚未完全明确,自然资源资产的社会经济属性没有明确界定,市场运营与资产监管亦未分离。为此,实现分级管理之下的综合管理、统一管理之下的分类管理、协同资产管理的省部级关系,以及协调管理主体与市场的关系,是建设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