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适应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是由我国当前的农村人口布局和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举办寄宿制学校必须解决好学生尤其低龄儿童对学校生活等方面的适应问题。我国应在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优化学校建设与管理、推动家校合作的基础上,增强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以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适应性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Y省X县为个案,系统和客观地展示和分析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适应状况,通过深入分析寄宿制学校的学校环境及其条件、教师、家庭和同伴对寄宿生适应性的影响因素,提出改善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建议,探讨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指导对策,以期为农村教育工作者提供点滴借鉴。  相似文献   

3.
农村寄宿制学校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大规模撤点并校布局调整的产物.现有的文献多从管理、教育、政策的视角,分析农村寄宿生在学习、生活、卫生、情感、心理、交通安全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作者认为,农村寄宿制作为教育现象,与社会深层结构和政治文化现象有着深刻的联系.囿于管理的层面分析农村寄宿制并不能触及它的实质.农村寄宿制学校导致了学生与父母、学生与乡土社会的双重隔离,加剧了乡村教育和农村的凋敝,它反映了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不平等的配置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进一步固化.  相似文献   

4.
借助有序logit回归,运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探讨了寄宿制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父母一方外出的留守儿童而言,在校住宿对他们的学习成绩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对于双亲外出留守儿童而言,在校住宿给他们的学习成绩带来的影响并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双亲外出留守儿童自身较差的心理素质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住校在学习方面给他们带来的正向影响。因此,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过程中,有必要从当地学校中挑选部分教师,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心理学方面的培训以承担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此达到预防和化解学生心理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如何改变广大贫困地区的办学水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一直是党和政府特别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国家也投入了很多财力、物力和人力,加大了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扶持力度,但越是贫困的地区越难改变教育落后的局面。在贫困地区开办小学寄宿制学校,改变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是巩固普九、调整村小布局、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师整体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贫困地区开办小学寄宿制学校,需要国家、社会和家长等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农村地区寄宿制工程是提高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对甘肃省某县5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展开了调研,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寄宿制在推进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和教育均衡推进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作用,但由于该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特殊情况,导致了诸如学生安全、营养、心理等问题的产生,违背了寄宿制建设的良好初衷,制约了农村教育水平的发展。研究通过阐述这些问题以寻找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的未来在农村青少年身上,立足于年青一代、提高农村青少年素质的关键在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缺少知识和教育是农村人发展的瓶颈。如何避免这种瓶颈导致的困难延续到下一代,如何培养开发农村儿童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因此政府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寄宿制学校的教育教学生活条件。学校和各方必须共同努力,完善优化寄宿制学校教育教学课程和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8.
农村寄宿制中学在解决偏远农村地区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配套政策欠佳,学校内部管理失范,学校对家庭困难中学生群体关注不够,校园暴力、校园欺凌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共青团组织应结合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加强思想引领、改善寄宿制中学学生生活状况、提高寄宿制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注重宿舍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农村寄宿制中学困难学生多样化帮扶机制。  相似文献   

9.
新疆少数民族边境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但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由于边境牧区的生产生活的流动性、季节性和偏远性特点决定了必须发展寄宿教育.新时期新疆农牧区教育发展成就斐然.加大农牧区教育投入;推进教育布局科学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编制标准;妥善处置闲置校产;加快教师周转房建设;加强双语教学;构建寄宿制学校管理科学化的长效...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大多数学校以面积、功能等物质职能的满足为主,而忽略了以教化为目的的文化职能,无论是建筑使用功能的育人作用,还是整体空间环境的文化育人要素,都不能满足农村学生的基本生活与学习需要。从建筑文化的视角诠释了学校建筑的文化内涵,剖析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空间环境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建筑文化价值的属性提出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筑设计的具体建议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寄宿制学校学生适应问题的调查问卷,数据表明学生在学业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和规范适应三个方面存在问题。其原因为学校教育的偏颇、家庭教育的缺位等。学校通过设置适应主题的课程、建设开放的校园环境、开展家校合作,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等,两者的结合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并在适应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采用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对幼儿园寄宿生和非寄宿生的家长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寄宿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总体得分上显著高于非寄宿幼儿;在社会化和自我管理两因子上也显著高于非寄宿幼儿;寄宿幼儿的社交焦虑得分高于非寄宿幼儿,但不显著。寄宿虽然可以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但易引起幼儿社交焦虑,呼吁家长理性看待寄宿教育,并建议寄宿学校及家长关注寄宿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为描述西部学校校园欺凌行为的基本特征和群际差异,采用张文新修订的挪威心理学家Olweus的儿童欺凌问卷测验工具, 借鉴校园欺凌调查工具,从欺凌对象、欺凌方式、应对方式3个方面对陕西省两所农村寄宿制学校3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欺凌对象具有同辈关系差、社会排斥高、人际求助意识弱的基本特征;校园欺凌应对方式具有旁观型多,干预型少的特征。欺凌行为应对方式的学段差异:小学阶段学生相比初中应对方式干预型多,小学多肢体欺凌,初中关系欺凌增多;欺凌方式的性别差异:男生更倾向于肢体攻击型欺凌行为;女生更倾向于关系欺凌。可测到显著的分类变量差异:欺凌方式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年级差异;欺凌对象存在就读方式差异;应对方式存在就读方式、年级差异。应结合学生群际特征差异,积极应对校园欺凌现象,针对寄宿生的群体特征,采取反制校园欺凌的有效措施,体现课程教育的德育功能,营造消弭欺凌行为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4.
对农村义务教育校车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目前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下,学生接受教育与因上学远而引发的学生安全问题的矛盾日益突出。是一概采取寄宿制,还是另辟蹊径,现实地摆在了政府和理论界面前。寄宿制对未成年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难以避免,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校车系统是一种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5.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氛围融洽,基本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他们对学校的教师水平、人际关系、安全保障的满意度较高,对宿舍条件、饮食情况、学习环境的满意度较低,但均处于“满意”的状态。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发现,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满意度存在正相关关系,情感态度因子关联性最强,行为倾向态度因子和意愿态度因子次之;学生的年级对学习满意度有较显著的负相关,学生的民族、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父母的职业与学习满意度有非常微弱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中小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主要出行特征,结合学生上下学出行特征,结合学生上下学出行模式和认知发展差异进行调查设计,对福建省晋江市抽样的8所中小学2 026名中小学生上下学出行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小学生通学率超过90%,普通小学学生以步行出行为主,且大部分独立步行在交通环境中时,示范小学学生以私人机动化出行为主;有住宿条件的初中,通学率均在50%左右,普通初中日出行以非机动化交通方式为主,重点初中日出行和周末出行均以私人机动化交通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17.
家庭、村庄和学校是农村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三个重要教育主体,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农村教育主体结构。农村中小学生正是在该结构中获得成长,而农村校园欺凌事件的频发和多发则与其变化相关。农村教育主体结构的变化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主体的缺位,表现为农村家庭隔代抚育的“不过问”逻辑;二是村庄教育主体的缺位,表现为村庄交往中的村民相互“不得罪”的逻辑;三是学校主体的缺位,表现为学校管理中官僚主义的“不出事”逻辑。这些主体行为逻辑的变化,进而带来了三者之间良性互动的阻隔,包括家庭与学校勾连的中断、村庄对学生和家庭监管的缺位,以及学校对农村社会的脱嵌。治理农村校园欺凌事件,除了法制和规范进校之外,还要搭建新型的教育主体结构,形成多元化、多主体农村校园欺凌的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8.
为了考察当代彝族中学生的文化心理适应状况,对850名攀枝花市彝族中学生进行调查,使用自编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去本族固着、族际适应、生活适应、学业适应.结果发现:(1)彝族中学生文化心理适应总体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但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从具体维度水平上看,去本族固着在性别的主效应显著;其他维度在性别和年级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上均不显著;(2)性别在维度去本族固着、学业适应以及总体上差异显著,均表现为男生低于女生;(3)彝族中学生总体文化心理适应及各个维度的年级发展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大多未达显著性水平,仅在去本族固着维度上表现为高一显著高于初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