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由来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代希腊哲学中就有人本主义的萌芽,如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肯定人的价值,要求个性解放,强调人的现世的享受;近代思想家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思想,并进一步把关于人的学说与唯物主义自然观以及对人的理性认识能力的肯定相结合,为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某种意义上,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是对古近代人本主义思想的一种否定,是建立在反唯物主义、反理性主义和反乐观主义的基础上,其代表人物和流派如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尼采、柏格森、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人格主义等。  相似文献   

2.
西方人性理论在古希腊时期从人的德性出发,奠定了理性主义的发展趋向。近代出现了以理性主义为主导,理性主义人性论和感性主义人性论的分化。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非理性主义的转向是对绝对理性的反叛。  相似文献   

3.
充足理由原则,即"没有什么东西无理由而存在"的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近代理性哲学的历史走向,使莱布尼茨在西方哲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而且也对德国古典哲学、现代西方人本哲学和现代西方分析哲学与科学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对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叔本华和海德格尔体现出来的;对现代西方分析哲学和科学哲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罗素和卡尔纳普等人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中西方文明在其早期阶段都呈现出人本主义的特色.以后民本主义的"民"逐渐取代了人本主义的"人"而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基石;西方人本主义则成为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人本主义哲学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大研究成果,但其发展至现代后陷入了理论困境,迫切需要找寻出路。而马克思入学源于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并最终超越了它,是人本主义哲学摆脱困境的解药。马克思入学包含着深情的人文关怀,在其发展历程中,马克思注重探讨人的本质,强烈批判了异化劳动和人的本质异化现象,在关注人的生存状况的基础上,为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6.
人本主义哲学是现代西方两大哲学思潮之一,对西方世界的政治思想、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拟对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产生、发展概况和主要理论特征以及发展趋势作一简要分析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一些总体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经久不衰,在复杂深刻的历史演变中已形成一股世界性的文化哲学思潮。依照西方哲学发展史的分期,人们一般以19世纪中后期为界,把人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近代和现代两个基本时期。笔者以为,目前学术界普遍以理性主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考察了中西小说主题演变的文化现象,通过归类比较研究认为,中西小说的主题及演变都是各自文化的必然反映。中国小说主题古近代与现当代之间有巨大断裂,这与五四前后的文化裂变直接相关,而现代中后期与当代初期也有回波。西方近代与现当代小说总的主题持续发展。有很多类型相近相同,如流浪汉、航海、冒险、幻想追求、探索思索等主题反复出现。这反映了西方各国人本主义科学文化的同质性及西方近代到现当代文化的连续性。中西小说主题总的趋向都是向着人道主义──时人的终极关怀的方向前进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价值观中最有代表性的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尼采的权利意志论、萨特的个人“自由选择”观、弗洛伊德的性解放论以及实用主义的“效用”价值观等,揭示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价值观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范围内盛行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中西方教育传统中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形成的中西方文化决定了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差异性与相通性并存。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历史渊源不同;在对“人”的理解上,中国意指“集体人”,西方视为“个体人”;在教师角色定位上,中国当成“引导者”,西方则为“促进者”。两者相通之处在于:坚持性善论;强调人具有贵于动物的独特价值观;倡导教师尊重、理解、平等地对待学生。在梳理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历史脉络的基础上,探析二者的异同之处,可以让我们在汲取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长处的同时,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