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在对近代西方人本主义的批判与反思中提出了新的理论和见解,它提倡非理性主义,反对思辨形而上学对人的消解,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状态,强调人的主体性等等,实现了对近代西方人本主义的超越。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自身的发展也存在着局限性,其发展最终陷入没落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西方人性理论在古希腊时期从人的德性出发,奠定了理性主义的发展趋向。近代出现了以理性主义为主导,理性主义人性论和感性主义人性论的分化。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非理性主义的转向是对绝对理性的反叛。  相似文献   

3.
西方人本主义的传统与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分析了西方人本主义的认识论、本体论和价值论等三个层面 ,指出现代西方哲学集中体现了价值论的人本主义。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对西方人本主义传统的扬弃和变革 ,是在批判旧唯物主义过程中 ,与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理论同时被创立的。本文肯定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是其理论的导向原则和价值判断标准 ,可以而且应该在与价值论的人本主义的对话中发展自身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历史变革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学思想源远流长,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经过了古代自然主义的入学、中世纪神秘主义的人学、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人学、近代唯物主义的入学以及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人学等基本形态的发展演变。它们分别代表着各自时代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水平与自觉程度,但都存在着各自的不足与缺陷。马克思主义入学理论的诞生,是入学历史演变过程中的革命性变革,它变革了入学理论的哲学基础、理论范式、基本内容与理论功能,开创了人学理论的新形态,即实践唯物主义的人学。马克思对人学理论的变革对我们今天进行哲学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在从自然→人→社会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只是走对了第一步,即只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而后两步都走错了,形成人本主义唯物主义。马克思既不是以主体性来批判和超越费尔巴哈的客体性,也不是以实践唯物主义来批判和超越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而是以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结合、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来批判和超越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的。因此,唯物主义在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由机械唯物主义、人本主义唯物主义、庸俗进化论构成的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发展阶段之后,必然出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本质上仍是人本主义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6.
平等思想作为建构理想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原则,在人类思想史上源远流长。从最早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正义要求的平等,到古希腊后来形成的自然平等、古罗马的法权平等、中世纪在上帝面前的生命平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类平等、自然法学派主张的人人生而平等、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所确立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实践以及新旧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之间关于平等与自由的两难选择,平等思想在西方的发展从一个角度浓缩了西方政治实践和政治思想的发展。在中国,平等思想也是自古以来很多思想家以及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领袖的理想。怛这种平等思想相对于西方平等思想的纷繁复杂而言,显得异常单调和不成体系;而且,西方平等思想总是与正义、自由、法治等价值观联系在一起,而中国历吏上的平等思想却局限于物质上的“均贫富”,从而使其革命性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近代以前的各种政治哲学思想中不乏人权精神的闪现,但是现代意义上的人权思想是伴随着近代人文主义的兴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以及思想家发起的启蒙运动而逐渐形成的,是近代的文化环境促成了近代人权思想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思想家们及其理论对从柏拉图起至黑格尔的西方唯理性传统进行了颠覆性的解构和批判,这一思想发展对西方现当代社会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后现代思想理论源头的追溯也成为必然。后现代思潮学理探源如果以中世纪为限的话,可追溯到奥卡姆剃刀思想,近代反理性哲学家波普尔的反本质主义观点也是其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9.
唯实主义教育思想的特质和历史地位聂长顺西方教育思想是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运动的洗礼而告别中世纪,走向近代化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孕育了人文主义和新教主义教育;科学运动则首开唯实主义教育的先河。这三股思潮总汇起来,形成了近代乃至现代教育思想的源...  相似文献   

10.
托马斯·阿奎那(1226—1274)作为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他的思想理论(即托马斯主义)被誉为中世纪黑暗中的“理性之光”,代表了中古封建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精华,起到“连接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的桥梁”作用。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他的思想理论对近代乃至现代西方学术界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现代西方出现的新托马斯主义,就是托马斯学说的影响在现代的延续,也是托马斯主义的精神在现代的复活。新托马斯主义者强调他们是托马斯学说的拥护者,而且他们的学说中保留了托马斯主义的主要原理,如承认上帝的存在,肯定世界是神造的,神是世界的基础,这是新老托马斯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根本前提。因此,在实质上两者没有根本区别。但新托马斯主义又不完全同于中世纪的托马斯主义,作为现时代的托马斯主义,他们与托马斯主义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对理性与信仰、科学与宗教、政权与教权(即国家与教会)这三对关系上的发展。以下我想从这三方面来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郝苑、孟建伟在《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撰文指出,自文艺复兴到现代的人文文化,对西方科学的产生、成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艺复兴的文学人文主义,让人以独立于上帝的视角来自由地审视自然现象,而科学人文主义建构了人作为自然感应者的形象,极大地唤醒了人们研究自然的兴趣,并激发了数学方法与实验方法的灵感。近代人文文化建构了人作为自然旁观者的形象,将超自然力量和神秘实体从科学研究中清除出去,有力地推动了自然科学成长为独立而成熟的知识体系。现代人文文化建构了人作为自然的积极观察者和参与者的形象,并根据人类理性有限性思想和视角主义的观点,有力地驳斥了“神目观”的形而上学教条,从科学预言、科学方法的角度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全面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自文艺复兴到现代的人文文化,就没有近现代西方科学。  相似文献   

12.
文艺复兴是现代性诞生的界碑,滥觞于古典时期的共和主义思想经过中世纪长时间星星之火般的蛰伏,在新时刻下终成燎原之势,成为塑造新政治秩序的强大思想力量。由于广土众民、多元异质的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以及高度市场化和流动性的现代商业社会的滥觞,在新的时代情境之下,现代共和主义在借鉴古典共和主义智识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造性转化,呈现出契合新时代的特质。经历了15、16世纪之交大变动时代的意大利思想家弗朗西斯科·圭恰迪尼,藉其超强的思想感知力和丰富的实践智慧,无疑成为这一新时代精神的敏锐感知者、睿智捕捉者及前瞻构思者。惠承诸多思想先贤的理论启发和复杂现实政治世界的激发,在圭恰迪尼的诸多政治著述中,新的共和主义理念已经道成肉身,不再是玄虚缥缈的理论勾画,而且是导向于实践政治的精巧政制设计,这对于后世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新陈代谢和新政治制度的发凡创举,皆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重要的政治思想家哈林顿的代表作《大洋国》在西方政治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早就被许多西方学者所肯定,特别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由主义、社群主义与共和主义三方论争的展开,哈林顿在《大洋国》中表现出的自由主义的共和主义倾向备受关注。但我国政治学界对哈林顿及其《大洋国》的理论价值不甚重视,缺乏研究。如何客观评价哈林顿政治思想的历史地位以及如何吸收借鉴其政治思想的合理成分,应该成为我国政治学界关注的问题。哈林顿借助《大洋国》表达其反对专制建立共和国的理想,在当时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意义;善于批判吸收则使哈林顿的《大洋国》呈现出近代共和主义的价值取向;而哈林顿在《大洋国》所触及的个人自由问题也已成为近现代政治哲学家反复讨论的论题。  相似文献   

14.
人本原理与学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主义,本是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宗教的思想武器,它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在历史上是有进步意义的。本文在论述学校管理工作时,借用人本主义概念,它强调人本主义原理含义是:学校管理工作,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学校每个管理者必须从思想上明确,要做好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要管好财、理好物,抓住信息和时间,都必须紧紧抓住并做好人的工作这个根本。使全体人员明确学校整体目标,自己职责、工作意义、相互关系,从而主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各自的任务。为了贯彻人本…  相似文献   

15.
文章梳理了周作人的中国现代散文源流观 ,肯定了他将西方个性主义、人本主义思潮本土化的散文源流阐释是中国现代散文理论成熟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范围内盛行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中西方教育传统中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形成的中西方文化决定了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差异性与相通性并存。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历史渊源不同;在对“人”的理解上,中国意指“集体人”,西方视为“个体人”;在教师角色定位上,中国当成“引导者”,西方则为“促进者”。两者相通之处在于:坚持性善论;强调人具有贵于动物的独特价值观;倡导教师尊重、理解、平等地对待学生。在梳理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历史脉络的基础上,探析二者的异同之处,可以让我们在汲取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长处的同时,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乔万尼·博泰罗以“国家理由观”的首位系统阐述者而为人所知。这一术语的衍生意义重大,标志着政治思想史上的话语革命,并与现实政治互动共振,彼此激荡。处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消褪期和反宗教改革勃兴期的博泰罗,其政治思想带有过渡时期的多元性,既有对传统天主教思想的强力捍卫,也有对古典思想的援引申扬,更有对马基雅维利、圭恰迪尼等文艺复兴思想家所代表的政治现实主义思潮的批判吸纳,其思维属性可谓庞杂交错。以反马基雅维利姿态出现的博泰罗,其思想中已然具有不少值得探秘的原创性元素,并非只是对马基雅维利思想的哗众式跟风,而是符合时代精神之理论勾画,对于现代诸多新思想与新学科的滥觞,博泰罗皆可被奉为先驱性人物。据此,理解博泰罗的“国家理由观”,不仅为我们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反宗教改革这些重大过渡时刻中诸多跌宕起伏而晦暗不明的历史场景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而且会让我们对近代早期政治思想史语境下“国家”概念的兴起以及现代国际关系之“利益原则”的出现理解得更为通透与周全。  相似文献   

18.
中西平等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平等思想作为建构理想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原则,在人类思想史上源远流长。从最早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正义要求的平等,到古希腊后来形成的自然平等、古罗马的法权平等、中世纪在上帝面前的生命平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类平等、自然法学派主张的人人生而平等、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所确立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实践以及新旧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之间关于平等与自由的两难选择,平等思想在西方的发展从一个角度浓缩了西方政治实践和政治思想的发展。在中国,平等思想也是自古以来很多思想家以及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领袖的理想,但这种平等思想相对于西方平等思想的纷繁复杂而言,显得异常单调和不成体系;而且,西方平等思想总是与正义、自由、法治等价值观联系在一起,而中国历史上的平等思想却局限于物质上的"均贫富",从而使其革命性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新文化运动汲取了大量西方文化的精神营养,欧洲文艺复兴便是其中之一.胡适等人甚至将这场运动视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而文学是二者间影响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文艺复兴文学挑战权威的理性批判意识和反抗精神使五四新文学以新的眼光"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以决绝的方式揭批封建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端与罪恶.文艺复兴文学对民族语言和现世生活的标举推动了五四新文学的白话文运动,使之更加关注社会和民生.文艺复兴文学的人本主义思想唤起了五四作家们人的意识的觉醒,并使之肯定人性,倡导"人的文学".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西方近代化发展的考察和对中国以往改革的反思以及对国民劣根性的深入剖析,五四时期的先进思想家认识到,近代化的本质在于人的解放和人的精神状况的改变。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将人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高扬了人的自主性和自由平等的权利,导致了近代化的大发展。中国若想实现近代化,也必须有一个人的启蒙、人的解放的过程,由此他们发出了思想启蒙的号召,指出,国民价值准则、伦理道德观念的更新和国民性的改造就是近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