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器时代末期、陶器时代初期,发生了"农业革命"。陶器使得先民的定居生活得到了保障,在农业革命中,陶器和磨制石器、木器、骨器等都起了重要作用。陶器技术促进了史前社会大分工。制陶业是当时最重要的分工部门,陶纺轮、陶网坠、陶刀、陶镰、陶锉等,是与木器、石器、骨器、角器、蚌器同等重要的生产工具。特别是陶器作为既能盛水又能用火加热来进行生产的一种崭新工具,解决了煮茧抽丝的技术瓶颈问题,也为粮食蒸煮之后发酵酿酒提供了技术前提,促进了纺织业、丝绸业、染整业、酿酒业、制药业的诞生。陶器在史前的火技术——火热应用技术(炊具及陶窑等)、火光应用技术(照明灯具)和火种存续技术(罃)三大技术范畴都具有决定性的地位。以陶器为主的这些高度专门技艺的手工业,实现了史前社会大分工。对这些重要分工来说,"新石器"的具体作用比不上陶器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更应该修正"史前史三分期学说"——在"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之间必须划分出一个"陶器时代"。  相似文献   

2.
历经几十万年的石器时代以后,在公元前一万年左右,在旧大陆的六个地区,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最早的陶器。这是人类文明史前最重大的创造之一。本文作者认为,史前先民对陶器的制作,涉及以下四方面:陶坯泥料的选择和配合、烧制陶器对火的使用和控制、泥坯的成形技术和艺术——陶钧(慢轮和快轮即陶车)、技术装备——陶窑的建造。这些工艺都是石器时代所没有的。特别要指出:陶窑和陶钧(以及快轮陶车)已经超越了石器时代简单的手持工具层次,进步到了技术装备层次。正是陶器的制作方法、装备,为青铜器制作奠定了技术基础。绝大多数青铜器的原型是陶器,或由陶器形制发展而来。没有陶器技术装备的创始与积累,就不会有后来的铜器时代。因此,本文作者认为,在石器时代与青铜器时代之间,必须划分出一个"陶器时代"。  相似文献   

3.
陶器发展路线的第二条主要源流,是从西亚传播到埃及和爱琴海地区,之后又传播到中亚等地。实际上,西亚和北非的陶器,在近万年前就已出现。大约在公元前9000年到前7000年,西亚各地先后进入陶器时代第一、二期,远古两河流域北部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文化遗址是耶莫,此后有哈苏纳陶器文化、萨马拉陶器文化、哈拉夫陶器文化、欧贝德陶器文化等第三期彩陶文化。乌鲁克文化时期开始出现轮制陶器,由此进入了陶器时代的第四期,即新陶器时期。西亚的陶器文化对周围地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一是向北非尼罗河流域传播,二是向爱琴海地区及欧洲扩展,三是向中亚、南亚扩展。中亚陶器文化的代表是哲通陶器文化和安诺陶器文化。它们都与两河流域等地发生过密切的文化联系。  相似文献   

4.
"礼(禮)"是华夏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礼"是随着原始公社解体、阶级出现而萌芽的。"礼"最初表现为(:1)尊重死者的随葬品(;2)祭祀天神和崇拜祖宗(;3)人际关系出现等级观念。"礼"起源于陶器时代。远古祭祀礼仪制度中,陶器是最早的也是首要的礼器。通常认为"华夏礼仪之邦"使用的礼器主要是青铜器,这是一种很普遍又很久远的误解。实际上,"礼器"包括陶器和青铜器;甚至在陶器时代,祭祀主要使用陶器;青铜礼器完全是由陶制礼器发展而来,夏商周的礼器中,青铜器与陶器同时并用。只有少数较高级贵族才能够使用青铜器,而在整个青铜器时代,平民日常都使用陶器。陶器对于"礼"的作用,是任何石器都无法代替的。因此,从"礼"的角度也应该说:没有陶器时代就没有青铜器时代。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陶器起源说新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陶器的起源问题是古代文化史和古代科技史上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由于资料的缺乏,始终未能获得满意的解答。远在百余年前,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总结了上个世纪的科学研究成果,认为:“在许多地方,也许是在一切地方,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在这样做时,人们不久便发现,成型的粘土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的。”这一论断很富于启发性,然而遗憾的是,在这百余年间,尽管世界的和中国的考古发掘事业获得空前的发展,却从未发现这样制作的原始陶器,民族调查方面也没听说有关这一习俗的报导。因此,关于陶器的起源,仍然是一个“古老”的、值得继续探索的研究课题。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一些著名学者,如  相似文献   

6.
汉代山东制陶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山东是我国古代陶器发源地之一。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出土的大批灿烂夺目的陶器更在全国处于领先的地位。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制陶技术方面,是当时各国技艺最高的国家之一。两汉时期,山东的制陶业又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是全国制陶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要研究汉代的制陶业,就不能不对山东制陶业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7.
石湾陶艺是指流传于佛山市石湾镇街道及周边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制陶技艺。它以陶泥、岗沙和釉药为原料,在南方龙窑煅烧技术的基础上,融合了我国其它名窑的工艺精华,兼顾生活趣味和艺术品位,具有鲜明的岭南文化特色和丰富的遗产价值.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考古发现,石湾陶艺肇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汉代已出现了专门制造艺术陶器的手工业,较大规模的陶艺手工业则始于唐代。此后,石湾陶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一、明以前为发展期,陶艺成品以“石湾缸瓦”——日用陶器为主,因其贱价耐用而著名,行销南中国;二、明清两代为鼎盛期,自北宋开始的龙窑煅烧技法发展至高峰,全盛时陶窑有一百多座,从业人员达6万以上,涌现了不少大师级陶艺艺人,“仿名窑”陶器与“石湾公仔”——人物陶塑盛行于两广,并乘海禁大开之便远销海外,出口量仅次于江西景德镇而居全国第二位;三、民国时期因受外国商品冲击与战乱的影响,为低谷期;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为复兴创新期,石湾已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陶瓷工业基地,被誉为“南国陶都”。石湾陶塑题材广泛,种类繁多,从艺术造型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角度大致可分为动物陶塑、艺术器皿陶塑、山公亭宁陶塑、园林建筑装饰陶塑、玩具陶器、人物陶塑等六大类。动物陶塑中,  相似文献   

8.
陶器的发明,它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辛勤劳动的结晶。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劳动人民深刻地认识并掌握利用大自然丰富资源来制造陶塑用品的规律,以灵巧的双手创造了许许多多珍美的陶瓷艺术品,这对陶瓷制造及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人类文化艺术所作出的奉献。人们在实践中得知,陶器的烧制,即是把粘土与适量的水混合后制成各种器物,干燥后经火焙烧而成,从柔软的粘土变成坚固而又美观的陶器。它的出现是以实用为目的,其后发展为装饰艺术美展品,这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的出现不仅大大改善了人类生存的物质、精神生活条件,而且进一步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向自然作斗争的艺术审美观的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开始制造陶器.陶器在原始社会先民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包括陶器在内的大量遗迹、遗物的研究,为探讨新石器时代发展阶段及走向文明时代的历程提供了科学依据.1976—1977年,我省武安磁山的发掘,即以全新的文化内涵引起了考古界的注视,它是华北地区首次被认识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年代约在公元前6000至5600年之间,被称为“磁山文化”.该遗址出土的陶  相似文献   

10.
在科技考古研究中,对陶器的分析和研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原始社会和商周时代,历史文献很少,要想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工农业发展水平,只有借助于考古发掘的文物。陶器是出土比较多的古代器物,在社会各阶层使用范围也十分广泛,所以陶器在很大程度上是当时时代的信息载体。用化学分析、光谱分析和穆斯堡尔谱分析方法等多种现代物理化学检测技术对陶器进行综合研究,可以获取大量的传统考古方法无法得到的历史信息。本文即是利用上述技术手段研究殷代白陶所得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人类史前史的陶器时代,早在中石器时期就开始形成;而陶器一直跟青铜器同时使用,甚至延伸到铁器时代,时间跨度远远超越出新石器时期。陶器时代分期的根据是:(1)制作陶器的方法和设备;(2)陶器本身的特点。陶器时代可分为七个时期:其中第一至三期是旧陶器时期,第四至七期是新陶器时期。第一期:萌芽期(与中石器时期交叉);第二期:出现陶窑;第三期:流行彩陶;第四期:(新陶器早期)普及陶车;第五期(新陶器中期):黑陶和白陶;第六期(新陶器晚期):硬陶兴盛;第七期(陶瓷器早期)。  相似文献   

12.
远古华夏陶器时代首先出现了数目字的刻符。陶文数字刻符与占筮术结合起来,就出现了"数字卦"。如崧泽文化遗物、安阳殷墟陶罐以及商代朱家桥遗址出土的陶器上,都出现了数字卦,这与用甲骨占卜同时。古代汉字并非起源于八卦,而是相反,八卦由陶器时代的数字占筮发展而来;也就是说,八卦起源于原始陶文数字(十进制而非二进制)。因陶器时代一直延伸到春秋战国之际,所以可说八卦是陶器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朝鲜半岛出现了原始平底栉纹陶器和隆起纹陶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陶器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类似淤泥的细泥胎土以及在其中掺以细砂的胎土.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朝鲜半岛的陶器与其它出土品发生了重大变化,部分地区陶器形制的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异,历史进入“无纹陶器时期”.早期原始平底无纹陶器和隆起纹陶器文化似属熊民族和虎氏族所有,以中—西区栉纹陶器为中心的文化可能属于檀君天神族,而褐色纹彩器或许是华夏“仙人”的遗存,这三支势力的融合构成了朝鲜半岛的史前黎明期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目前殷墟遗址中大型族邑聚落墓地的资料是相当丰富的,有关这些墓地中随葬陶器组合资料的比较研究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就殷墟已公布的殷墟西区等5处大型族邑聚落墓地中随葬陶器组合资料进行了相对应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殷墟墓葬陶器组合中的主体器类和辅助器类中的主要器种在早晚期组合中的变化应是墓葬陶器组合变化的主线。觚、爵是殷墟墓葬陶器组合中的主体器类,豆、鬲、簋、盘、罐是殷墟墓葬陶器组合中辅助器类中的主要器种。各个族邑墓地中觚、爵始终是陶器组合的主体,而辅助器类中的主要器种在各墓地的不同期别的陶器组合中是有所不同和变化的,因而也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族邑组群特征。  相似文献   

15.
瓷器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瓷器渊源于陶器.我国商代首先创造出区别于陶器的原始瓷器;汉魏时期即烧造出真正的青瓷;北朝末年出现白瓷;隋唐时期“南青北白”并驾齐驱;宋代窑场遍布全国,并形成各种窑系,产品各具特色,争姿斗艳.辽瓷则在中原瓷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以她特有的艺术魁力和民族特色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宝库.  相似文献   

16.
这个问题史学界有争论.蒋炳钊同志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今年第1期发表《关予福建奴隶制和封建制问题的讨论》一文,论述福建有经过奴隶社会发展阶段.他认为弄清福建百越民族的印纹陶文化的确切年代,是解决福建古代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一把钥匙.印纹陶遗址在福建各地都有发现,这种陶器以表面印有几何印纹纹样为特征,有的外表还加釉,其烧造比起泥质或夹沙陶器需要较高的技术;而且在印纹陶遗址中,还伴随出土青铜器,这种青铜器在闽北、闽西、闽南、闽东、闽中均  相似文献   

17.
论良渚文化陶器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骍  朱志荣 《云梦学刊》2008,29(3):107-111
良渚文化陶器的产生是适应饮食习俗改变的结果,制陶专门化和礼仪等级制度促进和推动了良渚文化陶器的发展,满足了良渚先民的精神需要.在造型上,良渚文化陶器继承了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的陶器,仿生特征明显,巧妙地体现了实用与审美的统一.良渚文化陶器的细刻纹饰和镂孔装饰既深受农耕时期生活环境的影响,又打上了当时的原始宗教意识的烙印.在风格上,良渚文化的黑皮磨光陶富有幽玄神秘感,且匀薄精巧、器形挺拔,是典型的东南考古文化器物的造型风格.  相似文献   

18.
瓷器是我国古代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之一,可与四大发明相提并论.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中期,我国就出现了瓷器的鼻祖——原始瓷.从商周到魏晋的一千多年中,是我国陶器向瓷器发展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19.
读了《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第2期金岷彬、陈明远《没有陶器技术就没有青铜器时代》[1],本人完全同意他们的学术观点,现就地球史的气象学成果做一补充,认为"石器时代处于更新世、陶器时代处于全新世"。  相似文献   

20.
临川县云山乡石洋大队是个田少人多的丘陵地区。全大队有一千九百六十四人,人平耕地1.07亩。这个地方历史上就有少数农民制作陶器的习惯,随之也有少数农民从事贩卖陶器活动。到了一九五九年,县政府在大队附近兴办起一个国营陶瓷厂,这些贩卖陶器的农民在原来贩运陶器的基础上,又兼贩卖该厂瓷器。但由于受“左”的干扰,贩卖活动总是处于偷偷摸摸、小打小闹状态,经营范围只局限于当地乡村,运销户一直发展不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