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人类史前史的陶器时代,早在中石器时期就开始形成;而陶器一直跟青铜器同时使用,甚至延伸到铁器时代,时间跨度远远超越出新石器时期。陶器时代分期的根据是:(1)制作陶器的方法和设备;(2)陶器本身的特点。陶器时代可分为七个时期:其中第一至三期是旧陶器时期,第四至七期是新陶器时期。第一期:萌芽期(与中石器时期交叉);第二期:出现陶窑;第三期:流行彩陶;第四期:(新陶器早期)普及陶车;第五期(新陶器中期):黑陶和白陶;第六期(新陶器晚期):硬陶兴盛;第七期(陶瓷器早期)。  相似文献   

2.
远古华夏陶器时代首先出现了数目字的刻符。陶文数字刻符与占筮术结合起来,就出现了"数字卦"。如崧泽文化遗物、安阳殷墟陶罐以及商代朱家桥遗址出土的陶器上,都出现了数字卦,这与用甲骨占卜同时。古代汉字并非起源于八卦,而是相反,八卦由陶器时代的数字占筮发展而来;也就是说,八卦起源于原始陶文数字(十进制而非二进制)。因陶器时代一直延伸到春秋战国之际,所以可说八卦是陶器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朝鲜半岛出现了原始平底栉纹陶器和隆起纹陶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陶器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类似淤泥的细泥胎土以及在其中掺以细砂的胎土.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朝鲜半岛的陶器与其它出土品发生了重大变化,部分地区陶器形制的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异,历史进入“无纹陶器时期”.早期原始平底无纹陶器和隆起纹陶器文化似属熊民族和虎氏族所有,以中—西区栉纹陶器为中心的文化可能属于檀君天神族,而褐色纹彩器或许是华夏“仙人”的遗存,这三支势力的融合构成了朝鲜半岛的史前黎明期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历经几十万年的石器时代以后,在公元前一万年左右,在旧大陆的六个地区,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最早的陶器。这是人类文明史前最重大的创造之一。本文作者认为,史前先民对陶器的制作,涉及以下四方面:陶坯泥料的选择和配合、烧制陶器对火的使用和控制、泥坯的成形技术和艺术——陶钧(慢轮和快轮即陶车)、技术装备——陶窑的建造。这些工艺都是石器时代所没有的。特别要指出:陶窑和陶钧(以及快轮陶车)已经超越了石器时代简单的手持工具层次,进步到了技术装备层次。正是陶器的制作方法、装备,为青铜器制作奠定了技术基础。绝大多数青铜器的原型是陶器,或由陶器形制发展而来。没有陶器技术装备的创始与积累,就不会有后来的铜器时代。因此,本文作者认为,在石器时代与青铜器时代之间,必须划分出一个"陶器时代"。  相似文献   

5.
"礼(禮)"是华夏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礼"是随着原始公社解体、阶级出现而萌芽的。"礼"最初表现为(:1)尊重死者的随葬品(;2)祭祀天神和崇拜祖宗(;3)人际关系出现等级观念。"礼"起源于陶器时代。远古祭祀礼仪制度中,陶器是最早的也是首要的礼器。通常认为"华夏礼仪之邦"使用的礼器主要是青铜器,这是一种很普遍又很久远的误解。实际上,"礼器"包括陶器和青铜器;甚至在陶器时代,祭祀主要使用陶器;青铜礼器完全是由陶制礼器发展而来,夏商周的礼器中,青铜器与陶器同时并用。只有少数较高级贵族才能够使用青铜器,而在整个青铜器时代,平民日常都使用陶器。陶器对于"礼"的作用,是任何石器都无法代替的。因此,从"礼"的角度也应该说:没有陶器时代就没有青铜器时代。  相似文献   

6.
公元11至13世纪上半叶是中亚伊斯兰化时期。7~8世纪,伊斯兰教传入中亚西部呼罗珊和中亚腹地河中地区;10~11世纪,在喀喇汗和伽色尼两个王朝的推动下伊斯兰教向东、向南传播,今中国新疆西部、阿富汗中部和印度河流域的居民陆续皈依了伊斯兰教;11~13世纪,伊斯兰教深入到中亚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中亚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本文从物质文化、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三个层面剖析了伊斯兰教对中亚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肇源白金宝文化是嫩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之一.白金宝文化各期遗存所发现的纹样陶器残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学术意义.根据对相关纹样陶器残片的研究,可以发现,白金宝遗址陶器纹样的形成,有一个明显的由简入繁、由少趋多,由单独纹样形式向系统纹样形式的衍生渐变过程.从审美角度切入,对白金宝遗存中绳纹陶器的纹样施用进行初步研究,以期考察白金宝绳纹陶器的纹样规律.进而,解释白金宝文化的社会活动痕迹与当时原住民生活间的审美关系,并以此来进一步加深,对白金宝文化审美特征及其审美发展脉络的基本认知.  相似文献   

8.
论良渚文化陶器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骍  朱志荣 《云梦学刊》2008,29(3):107-111
良渚文化陶器的产生是适应饮食习俗改变的结果,制陶专门化和礼仪等级制度促进和推动了良渚文化陶器的发展,满足了良渚先民的精神需要.在造型上,良渚文化陶器继承了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的陶器,仿生特征明显,巧妙地体现了实用与审美的统一.良渚文化陶器的细刻纹饰和镂孔装饰既深受农耕时期生活环境的影响,又打上了当时的原始宗教意识的烙印.在风格上,良渚文化的黑皮磨光陶富有幽玄神秘感,且匀薄精巧、器形挺拔,是典型的东南考古文化器物的造型风格.  相似文献   

9.
读《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第2期金岷彬(B.Jinmin)、陈明远两位先生关于史前"陶器时代"之论证文章[1]后,敝人慨然同意陈、金两位提出之学术观点——在"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之间应划出一个"陶器时代"。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百多年来的考古学、历史学进展表明:在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之间,存在一个以农耕畜牧业和陶器工艺为代表的历史发展阶段,这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过渡时期,即"前文明时期",这个孕育文明的历史阶段即"陶器时代"(Pottery Age).因此,应该实事求是地把史前史三分期修正为四分期: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  相似文献   

11.
公元前3千纪中叶至前1千纪初期,在中国西北地区和中亚地区陶器上有一种尖顶冠形符号,这种符号在中亚出现较早且渊源有自,而在中国则是稍晚突然出现,故推测很可能存在从西而东的传播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渤海陶器与高句丽、靺鞨、唐陶器相比较,渤海陶器中具有浓厚的复合文化因素,而且在渤海存续的二百多年间,这些复合性文化因素随时间的发展起了变化.渤海早期以靺鞨文化因素和高句丽文化因素对等地表现出来,到了中后期靺鞨文化因素逐渐衰退,唐的文化因素明显增加.反映在渤海陶器中的渤海复合性文化因素,证明渤海国不是某一个民族建立的国家,而是多民族联合建立的国家,从考古学上验证了文献记载.  相似文献   

13.
读了《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第2期金岷彬、陈明远《没有陶器技术就没有青铜器时代》[1],本人完全同意他们的学术观点,现就地球史的气象学成果做一补充,认为"石器时代处于更新世、陶器时代处于全新世"。  相似文献   

14.
石器时代末期、陶器时代初期,发生了"农业革命"。陶器使得先民的定居生活得到了保障,在农业革命中,陶器和磨制石器、木器、骨器等都起了重要作用。陶器技术促进了史前社会大分工。制陶业是当时最重要的分工部门,陶纺轮、陶网坠、陶刀、陶镰、陶锉等,是与木器、石器、骨器、角器、蚌器同等重要的生产工具。特别是陶器作为既能盛水又能用火加热来进行生产的一种崭新工具,解决了煮茧抽丝的技术瓶颈问题,也为粮食蒸煮之后发酵酿酒提供了技术前提,促进了纺织业、丝绸业、染整业、酿酒业、制药业的诞生。陶器在史前的火技术——火热应用技术(炊具及陶窑等)、火光应用技术(照明灯具)和火种存续技术(罃)三大技术范畴都具有决定性的地位。以陶器为主的这些高度专门技艺的手工业,实现了史前社会大分工。对这些重要分工来说,"新石器"的具体作用比不上陶器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更应该修正"史前史三分期学说"——在"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之间必须划分出一个"陶器时代"。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西南青铜文化中,呈柳叶形剑身的青铜剑是使用最普遍的青铜兵器,迄今在中国西南古蜀文明区发现的柳叶形青铜剑,年代既早,数量亦多,分布也很集中.商代晚期,柳叶形青铜剑主要集中分布在成都平原,商周之际和西周时代向北发展到陕西南部,春秋战国至西汉早期陆续而且呈连续性地向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以及四川西南地区和云南、贵州等西南夷地区辐射.柳叶形青铜剑起源于公元前三千纪的近东文明区,这种剑型由西亚、中亚,从伊朗通过厄尔布士山脉与苏莱曼山脉之间的地带进入南亚印度地区,再从印度地区辗转传入中国西南.  相似文献   

16.
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开始制造陶器.陶器在原始社会先民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包括陶器在内的大量遗迹、遗物的研究,为探讨新石器时代发展阶段及走向文明时代的历程提供了科学依据.1976—1977年,我省武安磁山的发掘,即以全新的文化内涵引起了考古界的注视,它是华北地区首次被认识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年代约在公元前6000至5600年之间,被称为“磁山文化”.该遗址出土的陶  相似文献   

17.
汉碑是我国传统金石学的最重要研究对象,自东汉中期开始出现,到东汉后期的桓、灵时期大肆流行。谶纬思想是两汉时期的重要社会思潮,盛行于西汉晚期的哀帝、平帝时期和新莽时期,泛滥于整个东汉时期,对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重要的影响。汉碑的形制并非受到西亚、北非文化的影响,而是来自汉代流行的谶纬思想,谶纬书籍中作为祥瑞大量出现的圭是汉碑形制的直接来源。  相似文献   

18.
略论中亚安德罗诺沃文化李琪(一)中亚地区在历史上曾经是人类古代文明成果的荟萃处之一,也是联结东西方的丝绸之路的通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种文化在这里冲撞、渗透、融合,并向远方传播。若干年来,中亚的考古发现以及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对中亚文明深入研究的斐然...  相似文献   

19.
陶器的发明,它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辛勤劳动的结晶。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劳动人民深刻地认识并掌握利用大自然丰富资源来制造陶塑用品的规律,以灵巧的双手创造了许许多多珍美的陶瓷艺术品,这对陶瓷制造及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人类文化艺术所作出的奉献。人们在实践中得知,陶器的烧制,即是把粘土与适量的水混合后制成各种器物,干燥后经火焙烧而成,从柔软的粘土变成坚固而又美观的陶器。它的出现是以实用为目的,其后发展为装饰艺术美展品,这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的出现不仅大大改善了人类生存的物质、精神生活条件,而且进一步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向自然作斗争的艺术审美观的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继霞 《阴山学刊》2007,20(4):35-38
回族形成于草原文化传承的重要时期蒙元时代,它的先民从中亚、西亚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丰富的思想文化,为草原文化的缔造、弘扬,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