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1978-2015年福建省相关数据,综合运用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SBM模型和农业生产函数,分别对4个阶段的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耕地面积、农地利用效率、农地利用要素的变化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耕地面积、农地利用效率、农业利用要素存在规律性的变动关系,且变动关系受到政策制度及经济环境的影响,应从因时利导,促进劳动力合理转移,保护耕地,实现农地规模经营,提升科技,提高农地利用效率,减量施肥,优化农地资源配置等方面改善福建农地利用方式,缓解人地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陕北地区力求实现农地高效配置、优化利用的目标与农地尚有福利功能的现状之间存在着较为深刻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应当是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渐改变农民的"恋地"心态,以弱化农地的福利功能,建立健全明晰而有效的农地产权制度和农地流转机制等,以实现农地高效利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农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现行农地制度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于对陕西600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和对相关部门的访谈调查,认为现行农地制度的基本矛盾在于农地的生产要素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之间的矛盾。农地的生产要素功能要求对农地进行规模经营,要求农地产权稳定、可交易,但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却要求平均分配和定期调整农地,并限制农地的自由交易。据此,文章主张赋予农户永久的农地使用权,并允许已经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农户出售农地使用权,但在交易中政府征收社会保障金,以逐步将农户纳入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其目的是在充分实现土地的生产要素功能的同时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承载的生存保障功能并不是农村社会保障本身。农地保障严重削弱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功能,阻碍了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不利于农地经营效率的提高,还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政府对农民的社会保障责任意识。同时,当前的土地产权制度又导致农民参与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甚为薄弱,村集体也无力提供社会保障的资金支持。农地产权制度的变革应积极的适应并参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为其提供资金积累,为其提供衔接的便利。  相似文献   

5.
农地流转是促进农地集中和规模化经营的重要手段,而明确农地经营权配置的集中程度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对于完善农地流转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运用2006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利用基尼系数测算了农地经营权配置的集中程度,实证分析了农地经营权的集中程度对农户收入的影响,OLS回归分析发现,农地经营权的集中有利于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农地经营权的集中更加有利于高收入农户,明显地提高了高收入农户的收入水平,而不利于低收入农户.因此,应当保证农地自由流转,促进农地经营权集中,提高大部分农户的收入水平;同时,对于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低收入农户,应当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和社会保障措施,保障其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6.
从碳中和视角出发,考虑农地利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固”与“排”的平衡,运用Super-SBM模型测算2005-2019年31个省(区、市)的农地利用效率,并分析其时空特征及动态演进趋势,利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模型)探讨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时空异质性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中国农地利用效率上升至相对有效水平,其中西南地区最高但呈逐年下降趋势,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陷入“内卷化”陷阱,各地区农地利用效率的差异呈“扩大-缩小-扩大”的变化趋势;(2)相较OLS和GWR模型,GTWR模型解释力和拟合效果更好,种植结构对农地利用效率影响最大且为正向影响;(3)各影响因素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呈时空异质性;(4)各因素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在东西方向的变化趋势大于南北方向,城镇化的影响在东西方向上最敏感,复种指数的影响在南北方向上最敏感。  相似文献   

7.
农地就业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弱化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地的就业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的弱化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农地流转和农地征收都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探讨影响其弱化的因素,可从农地本身的产权不稳,农业的弱质性,以及农民非农就业机会增多,非农就业收入提高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农地效率的困境又在于要素功能与保障功能的冲突.要素功能要求保持产权明晰、产权可交易、适度规模经营这三个条件;保障功能又要求保持平均分配、定期调整、限制自由交易这三个原则.因此,要化解其矛盾,就应当剥离农地的保障功能,让其回归生产要素的本位.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加快建立农地二级市场,并与健全农村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9.
浅论农地保障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是农业的基础,具有保障和资本两大功能。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一时难以建立的条件下,农地承担了农村社会保障的功能。本文主要阐述了农地保障在我国现阶段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发挥农地保障功能所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农地保障能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政府为了公共利益实施农地利用管制时,会造成农地权利人利益损失,从而导致管制性征收。农地权利人的此等损失需要国家给予合理补偿,我国目前尚没有建立系统性的农地利用管制损失补偿制度,对此问题需要在理论上给予充分重视和深入研究。在发达国家,政府通常以市场化方法对农地管制性征收给予合理补偿。我国应当在借鉴国外成熟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针对农地利用管制的补偿制度,尤其是需要强化市场化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