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在由一个生鲜电商和社区零售店组成的生鲜O2O供应链中,生鲜电商可选择批发模式或佣金模式与社区零售店进行合作。本文考虑价格、保鲜投入水平和增值服务水平影响生鲜农产品需求,分别构建批发模式与佣金模式下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模式下新鲜度敏感系数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探究了生鲜电商的最优合作模式选择问题。针对生鲜电商和零售店可实现合作模式改善的情形,设计了转移支付契约,分析了合作模式改善对定价、服务和保鲜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佣金率低于(高于)1/2时,若保鲜效率较低,生鲜电商选择佣金(批发)模式,若保鲜效率较高,生鲜电商选择批发(佣金)模式。当保鲜效率很低且服务效率相对较高时,零售店总是更偏好佣金模式,但其要求的佣金率不宜过高,否则生鲜电商会选择对其次优的批发模式。当保鲜效率和服务效率都较低时,合作模式的改善不仅能实现供应链成员利润改善,还可以使消费者以低价买到优质的生鲜农产品,增加消费者剩余。  相似文献   

2.
在生鲜电商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如何权衡物流成本与时效性体验性之间矛盾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盒马鲜生为例,围绕其关键物流建设与发展实践,分析了生鲜电商的物流“成本-时效-体验”困局的形成动因、破局过程及结果,提出了生鲜电商突破物流困局的理论模型,给出了阶段式连续性“N字形”破局路径。基于此,本文进一步研究提出了生鲜电商物流内生性发展的实现机理,并给出了实现生鲜电商物流目标的长链式管理准则。研究发现,生鲜电商的物流困局破局过程主要由突破成本投入引致的物流困局构建物流合法性,突破消费非程式化引致的物流困局构建物流有效性,突破环境脆弱性引致的物流困局构建物流包容性三个先行后续的动态优化过程组成。在破局过程中,生鲜电商与消费者实现共同演化升级,逐步形成了生鲜电商消费共同体、双向深度参与执行体和生鲜电商消费智能体。得益于这一正向优化过程及其影响,生鲜电商能够实现生鲜产品与物流服务前瞻性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针对一个由电商平台和线下零售商组成的O2O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线下零售商采取全价期和优惠期两阶段定价策略,考虑消费者策略性程度,构建传统模式和引入区块链技术模式的O2O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定价模型,研究线下零售商的均衡定价和信息披露策略,深入分析信息披露策略、消费者策略性程度和区块链单位使用成本对均衡价格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消费者策略性程度如何,只有当生鲜农产品的真实质量较高时,线下零售商才会披露生鲜农产品真实质量;较大或较小的区块链单位使用成本有利于线下零售商、电商平台和消费者;当消费者策略性程度较低时,线下零售商和电商平台可以从消费者策略行为中获益,相应的社会福利也会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Hovland说服理论为依据,通过3个实验探究了电商主播信息源活跃度通过消费者的社会临场感和心流体验对其购买意向的影响,并检验了消费者情绪易感性的调节作用。实验1结果表明:高电商主播信息源活跃度比低电商主播信息源活跃度能引发消费者更积极的购买意向,心流体验在电商主播信息源活跃度和消费者购买意向之间起中介作用。实验2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情绪易感性对其购买意向有调节作用,当情绪易感性高时,高电商主播信息源活跃度能够引发消费者更为积极的购买意向;当情绪易感性低时,电商主播信息源活跃度对购买意向的影响不显著。且消费者情绪易感性可以通过心流体验的中介有效地调节电商主播信息源活跃度与购买意向之间的关系。实验3结果表明:在消费者情绪易感性高的情况下,电商主播信息源活跃度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在心流体验的中介机制下进一步受到社会临场感的中介解释。本研究成果丰富了现有电商直播研究理论,是对消费者行为理论体系的扩展,对商家选取合格主播,提高直播质量,科学开展直播营销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商品和更好的服务,是生鲜品电商迅速扩张的立足之本。生鲜产品电子商务,就是用电商的手段在互联网上直接销售生鲜类产品,如果蔬、肉类、海产品等。生鲜类电商是电子商务细分市场之一,随着电子商务大趋势而发展,这说明不管从什么角度看,生鲜电商行业克服种种困难逐步走入网购行列中。生鲜产品是电商角逐的下一个领域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绿色产品的市场需求正逐步向高品质、高档次的方向发展。而生鲜产品的个性化、多样化消费也成为一种时尚,生鲜产品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正好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全面的选择。而传统食品行业一再出现的食品安全危机开始让人们关心食品产业的升级。于是许多人将电子商务的新竞争  相似文献   

6.
合理的产品定价是生鲜类农业众筹项目成功的关键。本文运用交易成本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及互联网思维构建了生产者组织化联合和消费者社群化聚合、O2O场景产销对接模型和产品阶梯定价策略。研究表明,与传统开放式多级分销模式相比,生鲜农产品通过农场直达家庭的众筹预售在促进产销衔接、降低物流成本、保障质量安全方面优势明显,可让消费者获得更多顾客让渡价值并在阶梯价格吸引下“滚雪球”式地为生产者聚集批量订单进行定制化按需生产,进而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7.
考虑到电商平台与实体门店两种渠道参与主体的质量决策对不同渠道产品质量水平的影响,进而引致两种渠道下供应链产品质量与价格的市场竞争。本文运用stackblerg博弈分析模型,研究由制造商、实体门店、电商平台与消费者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产品质量控制问题。在考虑需求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构建双渠道下制造商、实体门店和电商平台收益分析模型,分析双渠道下制造商与实体门店的批发价格契约、制造商与电商平台之间收益共享契约两种策略对供应链产品质量控制水平的影响,通过运用最优化原理求解制造商、实体门店和电商平台物流配送的最优质量控制水平,并对结果进行仿真模拟。结果显示:制造商、实体门店和电商平台之间的契约对三方产品质量控制具有交互影响,电商平台物流配送质量水平与实体门店仓储质量水平呈同方向变化,而实体门店产品市场售格的提高则不利于电商平台加强物流配送质量水平,消费者对产品售格敏感性越高,制造商越注重产品质量提升。反之,消费者对仓储和物流配送质量水平敏感性提高,并不利于制造商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因此,通过大力发展物流配送服务业,提升产品物流配送质量控制水平,不仅有助于生产环节质量控制,同时也将促使实体门店加强产品仓储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8.
黄鹤 《管理评论》2023,(12):148-159
本研究针对在线评论对电商平台定价决策以及消费者行为的影响问题,构建有无在线评论情形下电商平台与制造商之间的博弈模型,比较分析在线评论对系统均衡和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商平台的定价策略会受到在线评论的影响,当制造商直销渠道与电商平台自营渠道的竞争程度足够大,或者渠道竞争程度较小但在线评论有效性水平足够低时,电商平台才会实施低价策略;在线评论会导致利润在各企业间的重新分配,当渠道竞争程度适中时,在线评论对电商平台有利,对制造商的影响不确定。其次,在线评论的存在会影响消费者选择购买渠道,尤其是部分消费者放弃直销渠道而选择自营渠道购买产品;然而,如果在线评论有效性水平满足一定条件,则消费者参考在线评论可能会放弃购买产品,由此导致产品需求降低。此外,本文还拓展了原始模型,进一步考察电商渠道竞争问题。  相似文献   

9.
消费体验将成为当前及未来消费的主导方向。消费者在消费体验中感受到的体验价值大小对消费者满意度、忠诚度的高低和再购买意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只有为消费者创造卓越的消费体验,才能增强他们的再购买意愿并最终使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技术水平的提升,直播电商凭借实时性高、互动性强等优点成为一种重要的营销模式,持续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意见领袖在电商直播中通过产品介绍和展示对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电商直播意见领袖对消费体验的影响路径,为电商直播意见领袖提出了改善消费体验的运营策略,以期促进电商直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考虑消费者效用与保鲜的生鲜农产品EOQ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生鲜农产品新鲜度随时间减小的特点,构造受生鲜农产品新鲜度和零售价格影响的消费者时变效用函数,分析了消费者在不同时刻够买生鲜农产品的效用和数量的变化,并基于此建立了消费者偏好影响需求的生鲜农产品EOQ模型;以提高消费者效用为目的,分析了两种不同保鲜情形下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决策和最优保鲜投入。研究发现,零售商的最优保鲜投入并不能使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满足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新鲜度的要求必须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2.
Multiple criteria approaches can assist the product manager to know the consumer preferences in the context of e-commerce. Consumer preference analysis explains what aspects of a product affect and how they affect a consumer’s purchasing decision. This issu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mmerce platforms from its relevance in marketing decisions such as advertisements, recommendations and promotions. In this regard, we propose a data-driven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aiding (MCDA) approach to integrate online information, such as explicit (e.g., reviews and ratings) and implicit (e.g., clicks and purchases) feedback from consumers. However, MCDA approaches present a critical challenge that even an experienced product manager could find it difficult to pre-define the criteria on which a product is evaluated. To address this issue, our proposed approach first utilizes text-mining techniques to assist the product manager identify the criteria, and then determines and collect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 criteria and their values. Given the criteria information, we use a sampling process to provide two indices, the consumer preference index and rank acceptability index. The first index helps in prioritizing the pairwise comparisons of products, while the second one helps in deriving a default ranking list for first-time-registered consumers. We record the products viewed by consumers and generate their preference information in the form of pairwise comparisons for analyses within an aggregation-disaggregation paradigm. We also provide a representative value function to help the product manager gain insight into the preferences. Finally, we describe how a real-world application including the product manager and consumers exploits the proposed approach on an e-commerce platform to take a large step toward aiding more realistic and data-driven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相似文献   

13.
在线商品评论的效用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电子商务网站为消费者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来发表其针对某件商品的评论.但是,随着在线商品评论的数量不断增加,潜在消费者越来越难从中发现有助于制定购买决策的信息.因此,如何从众多的评论中识别有用的评论,分析在线评论的效用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对在线商品评论效用分析的最新研究进行评述,认为该领域的研究需要充分关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进而设计新的数据挖掘方法更好地辅助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同时为电子商务网站的运营商调整营销沟通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余航  田林  陈云 《中国管理科学》2022,30(5):192-203
电商平台模式下,供应商决定产品价格将产品直接出售给消费者,并与平台企业共享收益。通常,消费者与产品供应商/平台企业在产品属性(匹配)信息上存在不对称性。本文基于博弈理论,研究电商平台(如:亚马逊、京东等)的产品信息披露策略,比较两种信息披露方式:“平台披露”与“供应商披露”。首先考虑由一个平台企业和一个供应商组成的垄断结构。研究表明,信息披露策略取决于产品属性(匹配)的相对重要性。同时,与平台披露相比,供应商更愿意披露全部产品信息。然后考虑一个平台企业和两个供应商组成的竞争结构。研究发现,与垄断结构不同,平台披露下,平台总是披露全部产品信息;而供应商披露下,信息披露策略取决于产品属性(匹配)信息的相对价值。此外,平台会偏好由供应商负责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15.
策略消费者持币观望的行为对零售商和生产商的盈利都会产品负面影响,本文在二级供应链中同时考虑策略消费者的行为和产品质量设计,研究批发价格契约下策略消费者行为对供应链不同渠道利润的影响。分析表明,当生产商决定产品质量时,分散供应链下的产品质量与供应链上下游的议价能力相关,生产商议价能力越强,产品质量越高;当生产商完全掌握确定产品质量和批发价格的权利时,策略消费者的行为加剧了生产商和零售商之间利润分配的不公平,生产商能获得更大比例的利润;面对策略消费者时,厂商承诺产品数量有限能够实现比集中供应链下更高的利润,存在合适的产品质量和批发价格,使得分散供应链能实现数量承诺下的最优利润,并实现提升质量和增加供应链整体利润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由单个制造商和单个电商平台组成的在线销售系统,构建了电商平台无服务投资下是否引入平台渠道、电商平台服务投资下是否引入平台渠道的四个决策模型,运用博弈论方法,探讨了电商平台服务投资决策对平台渠道引入决策的影响。发现:电商平台服务投资可促进平台渠道的引入,且促进效应随着消费者对服务敏感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只有当平台渠道的佣金费率处于中等范围且平台渠道的销售成本较小时,在线销售系统中才有可能引入平台渠道;电商平台服务投资是一种占优策略,且可实现帕累托改进。最后,研究表明制造商使用两部定价策略可以促使电商平台提供使系统收益最大化的服务水平,进一步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一个由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构成的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在考虑损耗和新鲜度的影响下,假设产品的市场需求为零售价格的非线性函数,零售商成本为私有信息,研究如何协调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 首先,给出了对称信息下供应链协调模型;然后,研究了不对称信息下集权式与分权式供应链的协调机制;再次,研究了在突发事件引起零售商成本分布函数扰动情况下,供应链的最优应对策略。 研究表明,供应链的最优生产计划、最优批发价格和最优零售价格均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当突发事件造成零售商期望成本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扰动时,三者可以保持不变。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