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股票市场由大量具有不同的理性程度、行为偏好以及操作策略的异质类型交易者所构成的,这些交易者汇聚在一起相互作用,以自组织的方式涌现出诸多复杂的宏观金融市场现象。基于主体建模思想,从交易媒介、交易活动以及交易者行为三个层面进行设定,构建模拟真实市场交易的人工股票市场元模型。其中交易者(Agent)按其行为偏好分为风险厌恶型、损失厌恶型、过度乐观型、保守型、过度乐观的损失厌恶型以及保守的损失厌恶型6类;交易策略则分为基础交易者、趋势交易者、零信息交易者和自适应型交易者4类。不同的行为偏好和交易策略自由组合形成代表性异质交易者,并在交易环境的约束下相互作用推动市场的演化。以我国沪深300指数实际数据为参照,采用AnyLogic系统环境下优化算法对模型参数赋值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股票市值和波动率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联系,且所有交易者的总财富值在无风险利率改变的条件下差别不大,这意味着我国金融市场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零和游戏过程,有效市场假说在市场运行的宏观层面成立。而在微观层面,不同类型交易者的财富分布均值明显不同,说明交易者的操作策略和行为偏好直接决定了其财富状况。  相似文献   

2.
在SFI-ASM模型的基础上,按照学习速度和风险偏好程度构建了异质agent股票市场模型,引入了随机交易者以及随机交易者信心变量等.交易者的异质化使得股票市场脱离了原先的预期均衡市场的理性状态,市场的波动性变大,收益率的分布也更趋向现实市场.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期权交易市场,试验结果表明,期权交易会为股票市场带来更大的波动,不同的期权交易策略和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也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3.
投资者异质信念不但是股票市场的现实,也会引起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变化。本文建立从两期到多期的交易模型,利用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模拟投资者的预期演化,旨在分析由于信息不对称和认知偏差导致的多种异质信念共存的情况下,投资者异质信念与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投资者异质信念的波动程度、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和信息不对称程度均与股票市场流动性呈现负相关关系;而投资者规模与股票市场流动性正相关。利用MATLAB软件数值模拟多期交易过程,验证了在投资者预期演化的情况下,上述规律仍然成立。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行为金融和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范畴,也对投资者优化决策行为及监管部门加强流动性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传统金融理论中理性人假设并不能有效解释我国股票市场现象。国内学者基于行为金融理论,考虑投资者行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但理论分析不足且鲜有聚焦于异质交易者情绪交易行为。因此本文从投资者情绪异质视角,把股票市场投资者划分为乐观交易者与悲观交易者,建立数学模型从理论上推导乐观情绪投资者、悲观情绪投资者与异质交易者结构对股票波动的交互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乐观交易者占比较小的情况下,随着悲观情绪的缓和,乐观情绪对股价波动的效应是倒U形曲线;而随着乐观情绪的高涨,悲观情绪的缓和对股价波动同样呈倒U形。当乐观交易者占比很高时,乐观交易者情绪高涨与悲观情绪缓和均会助推股价波动。从异质交易者结构来看,乐观交易者占比对股价波动影响效应为正U形曲线,而更高水平的乐观情绪与更低水平的悲观情绪会提前其效应的反转。本文的研究结果较好地解释了牛熊市、虚假信息披露与宏观调控政策低效等事实的存在逻辑,为优化交易者结构,改善信息披露质量,进而防范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非理性信息交易者的羊群行为均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新田  王健 《管理学报》2007,4(1):76-80
分析了证券市场上信息交易者的非理性行为与其羊群行为均衡之间的关系。首先建立信息交易者完全理性下的交易行为模型,并对羊群行为均衡做出定义;然后利用2个反映信息交易者非理性程度的参数将模型拓展,得到非理性信息交易者达到羊群行为均衡时2个参数的临界值。结论表明,若市场中的交易者完全理性,则不会发生羊群行为;若考虑其非理性因素,则可能引发羊群行为。并且随着市场中采取相同策略进行交易的人数增加,反映信息交易者非理性程度的2个参数的临界值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假设风险资产出清价值由多个基本面组成,比较分析了同质与异质信息结构下交易者策略的相互作用及对市场的影响。结果发现:交易者人数增加所导致的竞争会提高市场流动性及市场信息效率,同时对同质交易者产生挤出效应和对异质交易者产生促进效应;异质知情交易者在私人信息质量方面的竞争则会加剧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市场流动性;异质交易者间通过信息质量的竞争决定收益分配。理论上,市场流动性存在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7.
羊群效应与内幕信息的揭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金融市场微观结构模型的序贯交易框架分析了证券市场上的多维不确定性怎样引起投资者的羊群交易行为。结论表明当市场上存在事件不确定和信息精度不确定时,投资者之间可能发生羊群行为,这种行为会导致内幕信息在一段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揭示。做市商在发生羊群效应期间虽然只能判断出事件的存在性,而无法学习到内幕信息的好坏和精度,但他仍会继续调整资产的价格并最终结束羊群效应。  相似文献   

8.
在竞争性理性预期均衡的框架下,建立起非知情交易者异质信念下风险资产定价模型,推导出关于风险资产的贝叶斯线性均衡价格函数,并基于此研究内幕交易者市场操纵行为,揭示操纵手法。研究结果表明非知情交易者的信念偏差对交易需求、均衡价格以及内幕交易者的操纵策略均有重大影响,而对市场深度没有影响。内幕交易者通过散布虚假消息使得非知情交易者成为虚假消息的跟随者可实现获利;内幕交易者在散布虚假消息时需要考虑非知情交易者的整体信念偏差;在线性均衡下,均衡价格与内幕交易者散布的虚假消息呈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中国股票市场理性与非理性羊群行为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磊  吴冲锋 《管理评论》2004,16(11):53-57
传统股票市场羊群行为检验方法的缺陷使现有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离散状态市场羊群行为的存在性检验。根据资产定价模型因子载荷横截面离散度检验羊群行为的方法原理,结合基于产业与资本市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提出了股票市场理性与非理性羊群行为检验方法,并应用于中国股票市场羊群行为实证检验,直观地显现了中国股市羊群行为的动态演变特征,将股票市场羊群行为强弱转变与市场走势有机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为刻画异质交易者并存证券市场的演化动态,分析非理性交易者在市场中是否会最终灭绝,建立了一个随机动力系统模型,将新进入者对市场演化长期均衡的影响纳入模型,描述作为开放系统的证券市场演化轨迹。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讨论了模型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分析了市场演化系统的长期发展动态,证明在一定条件下,非理性交易者也可以在市场中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1.
网络近邻择优策略下的股市羊群行为演化模型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行为金融理论和复杂网络理论为基础,针对股市投资者行为的"模仿"性特征,从投资者自我心理偏好和近邻行为效应两个维度,构建网络近邻择优策略下的股市羊群行为演化模型,理论分析股市羊群行为的演化动力学特征,并进行模拟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投资行为演化路径受股市网络结构和近邻择优效应影响;近邻择优函数的凹凸性直接关系投资者投资行为动力学均衡态的稳定性;股市网络连通度和异质性对投资者投资行为均衡演变趋势具有重要作用;初始投资行为状态特征对投资者投资行为均衡态影响较小。所建立的模型及分析结论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影响股市投资者投资行为变化的特征要素,解释了股市羊群行为演变的内在性规律,为金融管理部门制定宏观政策起到了一定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基于信息传播和羊群行为的股票市场微观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玮强  庄新田  姚爽 《管理学报》2010,7(2):273-277
基于投资者之间信息传播及决策羊群行为,构建股票市场微观模型。不同于已有研究,综合考虑了投资者网络特征,即网络密度对信息传播速度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运算,研究在影响信息传播速度上,不同权重的网络密度和股价波动状况影响因素,对股票宏观统计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变化的网络密度和股价波动状况权重系数,不影响股票收益率分布的非正态、尖峰厚尾和收益率波动聚集等特征;投资者集簇规模及股票绝对收益率呈负幂律分布;权重系数的变化会影响股票收益率的分形特征。投资者之间信息传播速度受到的一定程度的股价波动状况的影响,是股票收益率具有状态持续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在成熟的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一直都被视作资产定价的主体。但在个体投资者众多的中国证券市场,个体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谁左右A股股价的变化?则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从投资者异质信念的视角,构建个体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未预期交易量两个异质信念测度指标,对比分析二者与股票收益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个体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的异质信念与股票当期收益显著正相关、与未来一期收益显著负相关,但个体投资者异质信念的作用更强;进一步,异质信念对小公司、价值型公司收益的影响更明显;当控制了规模、价值等风险因子,以及不同时间区间和是否可以卖空等市场影响因素后,结论依然成立。表明在现阶段的中国A股市场,个体投资者的异质信念仍是左右股票定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假定投资者存在私人信息的情况下,以投资者行为为研究视角,构建了老股转让前后IPO定、抑价模型,研究了老股转让前后投资者行为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理论模型和数值分析表明:在两种不同的制度下,散户投资者越乐观,IPO定价效率越低,且散户和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分歧越大,IPO定价效率也越低;在投资者情绪相同的情况下,老股转让制度降低了IPO抑价,具有更高的定价效率;然而,当老股转让后投资者之间的分歧大于老股转让前分歧时,则可能导致老股转让后的IPO抑价高于老股转让前的IPO抑价,即老股转让后的IPO抑价更高,IPO定价效率更低。论文以我国2009-2012以及2014年IPO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初步统计发现,老股转让后的IPO抑价明显高于老股转让前IPO抑价,得到与理论模型恰好相反的结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老股转让后投资者情绪对IPO抑价影响明显大于老股转让前的,也就是说,由于老股转让制度反而提高了我国投资者的乐观情绪,从而导致了与理论模型预期恰好相反的结果。因此,加强投资者理性培养对于我国IPO市场化改革的成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股票市场流动性从正常到缺失转变是历次金融危机的重要表现,投资者关注是信息传递到股市引发流动性变化的前提,本文以中国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从投资者有限关注角度分析市场流动性的反转问题。研究发现,在牛市、熊市和震荡盘整不同市场周期下投资者关注度与股市流动性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通过门限模型进一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是市场状态对投资者关注行为的调节作用,当市场状态未超过门限值时,投资者关注度与股市流动性呈正向关系,超过门限值时二者关系转变为负向。本文丰富了行为金融领域的相关理论,为投资者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依据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股指期货交易的推出将改变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和投资者交易行为,进而对股票市场波动性产生影响。本文首先在假设股票市场存在股指期货交易的条件下,构建理论模型揭示投资者结构和股指期货交易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机理,并据此对中国股票市场在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后的波动性变化进行理论预测;然后以2007-2016年期间的沪深300指数和投资者结构数据为样本,运用GARCH类模型对理论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股票市场存在股指期货交易的条件下,机构投资者比例和一般机构投资者比例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随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所占市场份额的比例关系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套利交易者比例增加、投机交易者比例减少都将降低股票市场波动性;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显著降低了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机构投资者比例增加将强化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减弱效应;中国证券监管部门可以通过鼓励股指期货产品开发和完善股指期货交易制度强化中国股票市场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张同辉  苑莹  曾文 《中国管理科学》2020,28(11):192-205
本文选取百度网络搜索数据,构建了新的投资者关注指标;以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高频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了不同的投资者关注水平与市场波动率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之后,本文将投资者关注因子纳入到ARMA类和HAR类模型,建立了新的投资者关注波动率预测模型;通过与传统模型的样本外预测比较,重点研究了投资者关注能否提高市场波动率预测精度这一问题。本文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关注不仅可以提高现有波动率预测模型的样本内拟合能力,而且在投资者高关注时期,投资者关注可以显著且稳健的提高波动模型的样本外预测能力。这说明,投资者关注具有对股票市场的解释能力及更强的预测能力。此外,本文的研究结论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来说,可以"先人一步"的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增加获利机会;对监管部门而言,可以强化市场监管绩效,加快形成完备有效的股票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股市参与程度低,投资者非理性以及股价暴涨暴跌的基本事实,本文在一个简单的定价模型中刻画了新投资者参与市场背后的注意力传染机制,发现投资者关注在资产价格形成过程中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投资者的有限关注导致价格对信息反应不足,引起收益动量;另一方面,关注投资者通过注意力传染机制诱导无经验的正反馈交易者进入市场,导致收益反转。因此,注意力传染机制的引入合理地解释了股票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并存的事实,对于理解在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中投资者关注定价效应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