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3 毫秒
1.
广告语言是广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告的灵魂。为了吸引、说服观众或听众,最终达到获利或观念推广的目的,广告语言必须要具有说服力及艺术感染力。广告语篇中拟象象似修辞手法的使用可以使广告更加生动形象,更具视觉效果,使消费者很容易被语言形式所吸引,进而去关注广告内容,对所宣传的产品或服务产生兴趣,从而促进消费。  相似文献   

2.
从归化与异化角度谈英语广告中的隐喻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是广告语中常用的一种有效方法。隐喻让英语广告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于此同时它也增加了英语广告翻译成汉语的难度。广告语言的特点是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其目的是为了把产品信息传播给消费者,令他们接受并做出决定去购买它们。本文本着这一目的试从归化与异化的角度探讨如何把英语广告中的隐喻信息传达给中国消费者。  相似文献   

3.
摄影广告是现代广告家族中出现较早的一种广告形式 ,它作为一种商品信息越来越密切地联系着商品与消费者。摄影广告具有制作灵活性强与媒体选择面宽的优势 ,优秀的摄影广告应该具有明确的商品性、独特的创意性、强烈的审美性等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4.
现代广告集科学、艺术、文化于一身,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性。就广义而言,广告设计属于实用艺术的范畴,它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审美创造活动,主要为商品流通和消费者服务。因此,广告设计强调功能作用先于审美作用,功能决定审美形态,审美寓于功能之中,它是一种从属与制约的关系,是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广告又是一种“遵命艺术”,除其形式的构成要素──图形、文字、色彩,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艺术创造和自由发挥外,设计构思和要突出的第一属性是商品性,即把传递商品的信息及功能放在第一位,然后才是艺术性,设计的着眼…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文学是以形象反映生活的语言艺术。语言的艺术要用艺术的语言。不掌握艺术的语言,文学创作就不能“刻画入微”;文学欣赏就不能“体会入微”;文学批评就不能“分析入微”。文学的语言通过心灵的桥梁、艺术的形象把作者、作品和读者三者巧妙地联系起来。因此,研究文学必须研究作家的语言技巧及其艺  相似文献   

6.
广告设计是“艺术”领域内与国际接轨较多,也是按国际惯例操作较多的专业之一。广告设计的大量产生,意味着社会由文字文化传播转为视觉图形文化传播。这种图形文化是由绘、写、刻、印、摄录等手段产生的图象记号;是说明性的图画形象,以区别于词语、语言、文字的视觉形式,又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大量复制的、传播信息的视觉形式。广告就是图形文化最主要的代表。所以美国图形设计理论家和教育家梅格斯(PHILIPBMEGGS)在谈到图形设计与美术的区别时,认为:“假如图形设计不具有象征或词语的含义,则就不再是视觉传播,而成为美…  相似文献   

7.
在多语言文化环境中开展广告活动采用当地语言,还是全国性标准语更有助于提高广告说服力是营销管理决策中的常见问题。研究结果认为:本地消费者偏好地方语广告,而外地消费者偏好标准语广告,在本地消费者中,上层社会经济地位的消费者对两种语言的广告无显著偏好差异,而中层和下层的消费者则更偏好地方语广告;对于立足发展区域品牌或欲获得区域竞争优势的企业而言,采用方言广告更能突出品牌的区域特性,也更能获得本地消费者的认同和喜爱;定位于中、下层消费者的产品可以用方言将广告本土化、平民化,而面向上层消费者的高档产品广告则更宜采用标准语言,以有利于保持品牌在顾客心智中的高端、可靠形象。  相似文献   

8.
广告英语既是应用性语言,具有鼓动性和说服性;又是半文学文体,具有语言研究的价值和艺术审美性。美学修辞的运用赋予广告英语意境美、形象美、含蓄美、突出美、音韵美等语言艺术美。因此广告英语的翻译策略也应呈现多元化和多样性,包括传达商品信息、进行文化通融、发挥劝购功能、善用四字结构等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作为商家对外宣传的重要利剑之一的广告,如何能够打动、俘获消费者的"芳心",并使其产生购买行为,是取得商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本论文围绕广告设计中影响消费者心理的因素展开研究,说明广告设计内容只有满足消费者的心理诉求,才能创作出更具有实效性的广告作品。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 ,任何一个国家的广告设计艺术中都打上了深深的民族烙印。尽管文化的相互交融打破了民族、国家的界限 ,但要使一个民族真正接受外民族文化 ,还须经过一个过程。在广告设计艺术中过分强调民族文化的作用是不可取的 ,但是简单否定民族文化对广告效果的影响也是设计的误区  相似文献   

11.
对20世纪前期我国广告设计中吸引消费者注意力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从文字、图形、色彩、版式等形式因素、营销学、心理学、美学等角度总结出这一时期广告设计中八种主要的引人注意的设计方法,这些方法与相关实践对我国当代的广告设计师处理广告设计中吸引消费者注意力问题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意识流是广告设计作品图形表现的设计手法,是设计作品中表现创意的关键核心。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都以自己独特的图形语言准确又清晰地表达创意的主题,以最简洁有效的图形元素来表现富有深刻内涵的主题,由此可以看出意识流在平面图形设计中具有核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扩大到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全国经济在稳步中逐渐发展和腾飞,企业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在有限的目标市场中每一个企业都希望通过各种手段将自己的产品尽快地打入市场,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本企业的形象和产品的特点.那么,作为四大促销策略之一的广告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它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似乎现代经济生活中没有广告就没有“现代”两字,所以,每个企业都在广告的创造设计中不惜重金、招徕有识之士最大限度地把广告作品的思想、意境表现出来,以便适应众多消费者的不同胃口,其中最能引起消费者与广告作品产生共鸣的就是消费者的普遍心理因素——情感.企业在进行广告创作时就紧紧围绕消费者的情感出发,抓住消费心理,使其与广告作品尽快产生共鸣,从而扩大宣传本企业形象和产品特点,最终促进企业的销售.情感是客观对象与主体的需要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通常来说,把人们的稳定而持久的、深刻的主观体验称作情感.如热情、友谊、道德感等.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的一系列活动中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消费者需求上,而西方著明学者马斯洛“五大需求层次论”中提到人具有心理需求,情感是人的心理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消费者在欣赏广告、接受广告信息中产生一系列  相似文献   

14.
黄庭坚不是一位用散文进行文艺评论的作家,而他用诗歌为一些画作所作的评论,却从文艺作品本身的美感作用对作品客观地作出具有说服力的、生动形象的艺术评价,其评论本身给读者的就是一种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5.
论广告设计色彩应用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对一个广告的第一感觉往往是通过色彩而得到的,所以要把色彩的特点以及它的特殊性与人们的心理结合起来,在给人们的眼睛与心灵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广告的作用。文章从广告设计的色彩情感和色彩应用两大方面,阐述了广告设计中色彩的应用以及色彩作为一种设计语言对广告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共用图形是创意图形的一种,是具有艺术哲理与视觉原理的创意活动,而且具有一定的创意形式。在传统文化、现代平面设计、广告设计中都有许多范例,超现实主义手法创意的广告图形不仅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乐趣,同时会让人更富有智慧,引发人去思考,这就是图形设计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修辞与广告     
学习和研究语言的人都了解修辞(Rhetorics)的作用.修辞,作为语言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文学作品中已被广泛采用.同样,广告作为一种语言运用形式,也融入了修辞的成分.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段,可使广告语言大为增色,产生新颖别致、引人注目、形象生动、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告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中国当今的社会里,只要你留意,随时随处都可以见到各种媒体传播的广告.在国外,广告作为一种促销策略,早已家喻户晓了.广告主要靠语言、(?)面、声响等视、听、感手段来吸引和打动消费者.其中,语言——书面语和口语(所谓口语,在广告中以声音的形式体现出来)——是主要的载体形式.由于其本身的功能特点以及它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  相似文献   

18.
图画现代主义是广告设计语言在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艺术综合影响下的过渡状态,它极大地巩固绘画要素在平面设计领域的地位,在现代广告视觉语言现代性转捩的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以特殊的形式主义语言表达了时代特有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9.
论广告中的情感诉求--开启心灵的密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好的商品广告往往是为受众着想,关心受众的感情,调动受众的情绪,使其沉醉于广告形象所给予的愉悦和认同感之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那些附着于或暗含于广告中的商品信息.在广告实践活动中,广告创意人员往往采用情感诉求的方法以唤起消费者的情感,进而使之转化为购买产品使用的行动.  相似文献   

20.
数字具有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帮助消费者理解广告信息,增强广告的说服力等功能。广告中运用数字传达产品的实际意义,艺术地反映产品的象征意义,突出产品的目标对象,用数字命名创造差异。广告在运用数字时,要考虑提供的数字必须真实独特,与消费者的需求相关,并把握数字使用的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