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9 毫秒
1.
当前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正处于转型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确定未来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改革取向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探索的焦点。本文立足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实特征,从普惠金融的视角出发,探讨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主导及缺乏外部资金来源的小型微型农村金融机构为参与主体的农村批发金融机制。在借鉴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批发金融机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农村批发金融机制的理论框架、参与主体和制度要素,从而在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同时,为未来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提供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对内蒙古农牧区的金融需求现状分析发现:农户金融需求强烈,且呈现分层性、不稳定等特点,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的服务缺失严重制约了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缺乏保障机制,发展缓慢。农村金融供需的失衡影响了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改善农村金融供需紧张关系需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实施普惠金融策略来增加农村资金支持,大力程度满足农户金融需求,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强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功能异化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农村建设资金供求缺口逐年扩大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合作金融成为当务之急。事实证明通过强制性的农村信用社制度改革来满足农村合作金融需求可行性不高,因此必须打破原有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因地制宜地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4.
在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同时在传统制度的影响下,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着许多障碍。在推进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实现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的互动与耦合是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关键点。农村普惠金融应坚持公平、创新与责任的基本理念;应基于农村金融发展路径沿革与监管价值之转变,重新定位金融监管价值;应从现实角度出发审视当下农村金融监管与创新之间的偏离。同时,必须达到互动与耦合局面的目标,纠正偏离,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与监管。  相似文献   

5.
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普惠金融的起源,总结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普惠金融发展与减缓贫困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利用指数平滑法建立了普惠金融发展对贫困家庭收入差距影响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贫困地区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金融机构都会设置很高的信贷门槛,未享受金融服务的贫困家庭容易陷入"贫困陷阱"。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完善贫困地区信贷市场,建立普惠金融体系,降低贫困农户的信贷门槛,使更多的贫困家庭获得信贷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农村金融需求的多样化和分散性特点,要求构建多元化的金融体系来覆盖农村金融市场,从而有助于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现行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体制、机制、方式上不能完全适应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支持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制约着金融支持和服务"三农"的作用。对农村金融供给和新农村金融需求多样性研究,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发展改革,解决当前农村金融的难题,将有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数字普惠金融在缓解农村金融排斥、提高农户金融服务可得性的同时也推动了乡村治理模式的升级,对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逻辑进行梳理。从金融支持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推进了农村信用平台建设,优化了农村金融供给模式,促进了乡村产业兴旺;从乡村治理模式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利于完善乡村治理环境,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升级网格化治理模式。当前农村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善、村民金融素养不高、金融支持体制不健全、村民参与治理积极性较低等因素限制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金融宣传教育,强化政府主导多方协同,优化数字普惠金融征信体系,建立"基层+数字"治理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农村民间金融活跃,但以民间借贷为主,组织严密的民间金融机构发展滞后于南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促进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排斥行为及其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为民间金融发展提供了条件。虽然民间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部分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但其潜存着诸多风险。应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建立有效的农村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引导与规范农村民间金融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现阶段的金融业结构,发展普惠金融、促进金融包容性发展必然要以银行业机构为主要实现渠道.文章梳理了金融包容与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金融包容与银行业机构方面的文献并进行了述评.文献梳理发现:现有大部分研究未对普惠金融与金融包容之间的差异进行区分;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是实现普惠金融的必要方式,但因数据缺乏,目前未能对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充分研究;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包容性发展中作用不同,政策性金融有助于狭义金融包容的实现,而广义金融包容的实现则需要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和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促进金融包容具有重要作用,而有关的研究却相对缺乏.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增量式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加快了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完善农村金融功能和促进农村金融组织进一步发展与壮大的步伐。随着改革的推行,农村金融的主要矛盾已逐渐由竞争主体不足转向农村金融监管滞后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增长的矛盾。因此,农村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模式创新。认真分析当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存在的问题,系统提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模式——“目标导向”监管模式的内涵、目标与原则,从建立统一核算系统,建立信用管理系统,完善法律制度以及改善监管环境等方面创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历史沿革与存在的问题,从文化历史传统、经济体制改革特征、金融体系发展以及金融监管目标等因素出发,得出在后危机时代中国的金融监管模式需要实现由单纯外部强制性监管转向内部自律性监管与外部强制性监管的有机结合,完成从分业分散监管机制向混业集中监管机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论财务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务文化是财务人员的精神支柱,是财务管理的灵魂。研究、建设财务文化,是财务发展过程中研究领域革命性的拓展。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并购呈现出规模化、跨行业的特点,金融并购改变了金融机构的经营环境,使其面临着新的金融风险:一是金融机构越大,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就越大;二金融机构越大,"太大而不倒"的安全网措施激励了道德风险的产生;三是跨行业并购可能会增加银行的风险.随着金融并购的发展,以限制竞争和安全网为基础的金融监管已不能适应金融发展的需要,金融监管方法将向以审慎性监管、信息披露和预警机制为基础的防范金融风险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对香港和东南亚地区的实地考察成果为依据,论述了海外华人金融业的发展进程;同时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亚洲金融危机对海外华人金融业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小微企业是给力国民经济的"轻骑兵",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新时代来临,小微企业迎来新一股发展机遇。但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小微企业融资行为面临着严重的融资约束。通过对196家小微企业的问卷调查,结合调查数据对融资现状进行描述;分别用融资结构理论、融资约束理论分析小微企业融资受到约束的原因,主要体现为银行惜贷、融资成本高以及小微企业自身弱点等问题;最后提出化解约束、优化融资行为的外部政策和企业内部管理两方面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金融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制度创新可定义为引入新的金融制度因素或对原有金融制度进行重构.金融制度创新作为基于制度层面上的金融创新,它也遵循制度创新的五个步骤.金融制度创新从创新主体的不同考虑有需求诱导型创新和供给主导型创新,从创新内容上看有金融组织制度创新、金融市场制度创新以及金融监管制度创新等类型.我国金融制度创新至少应注意:明确金融制度创新的发展目标与思路,增强微观金融企业在金融制度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加强金融制度创新的理论研究等.  相似文献   

17.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金融监管是金融创新的一个动因,金融创新又促使金融监管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然而,金融创新过度、金融监管缺失引发金融危机的情况仍会出现.通过构建动态博弈模型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本轮金融危机,用“核心—边缘”监管思想来分析美国的金融创新活动与金融监管体制的现状及不足,进而总结出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现代金融的发展趋势是金融与高科技的结合,本文从对金融高科技的理解出发,剖析金融高科技对银行业务创新的动因,分析金融高科技对银行业务创新的深层次效应,提出了信息技术和金融创新的相互作用使两者的边界趋于模糊,以及金融创新逐步适应科技创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为保障金融控股集团的健康运行,应对和防范金融风险,从检讨中国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组织结构入手,采取规范分析和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研究英关两国金融控股集团监管组织结构的变迁及其对中国的借鉴。在此基础上,提出确立以人民银行为主监管人的伞形监管结构,并通过建立制度化的信息共享机制、组织协调机制、紧急磋商机制、政策协调及联合行动机制,构建以人民银行为主导的法定监管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企业的利润表中揭示的利润总额或净利润,总括了营业收益、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三部分,这三部分内容虽然都是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组成部分,但它们的本质是不同的.评价企业的业绩,特别是评价企业通过经营者自身努力所创的业绩,应使用经营收益和经营净收益的概念.因此,企业在揭示其财务成果时,应将经营收益与资本利得区分开来,在保留现行利润表结构的前提下增加"营业利润表"和"非营业收益表"两张辅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