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基于自建语料库,以五语轮体裁分析理论为基础,采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对60篇选自国内外水产类权威期刊的论文英文摘要,进行语篇模式、语轮特征和语言特征相结合的对比分析,阐明该学科国际主流期刊论文英文摘要的语篇特点和语言特色,揭示中外英文摘要行文差异,为国内作者提供写作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英语语篇中,说话者(或作者)为了使话语达到最佳语境效果,借助话语联系语,最大限度地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文章主旨。本文从句子内部的关系,到句子之间的联系,再到段落之间的过渡等方面,探讨话语联系语在英语语篇结构中的作用。文章指出:话语联系语在语篇中起到了桥梁、纽带的作用,使用话语联系语可以使语篇结构连贯、语义明确。使主题的表达畅通无阻。  相似文献   

3.
学术期刊论文摘要受到期刊规范性制约,但跨文化特征、学科差异和研究领域会影响作者对语篇修辞手段的选择。对国内外120篇语言学学术期刊英文摘要的语类结构和情态策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外学术期刊论文英文摘要语类结构潜势存在跨文化差异,国外期刊基本遵守 IPMFC 模式,国内摘要语步数量较少,常做减法,但存在共核语步,国内作者语类功能标记意识较薄弱;在认知情态词汇使用频率、分布、高频词(情态助词和认知词汇动词)等方面二者具有一定相似性,无人称情态策略更受重视,其中,被动句使用最多,其次是抽象修辞词和形式主语结构,但国内学者情态意识更趋两极化。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学术期刊英文摘要语篇的语用目标及其语类限制,对判断并指导此类语篇写作的得体性及准确性从而融入国际学术社团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英语情态卫星副词”这一新概念的涵义、类型,说明其可在语篇中起调节情态涵义、情态协力、突显语类特征等功能,这与语类、话语基调、认知等人际元功能有关。此研究基于语料,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元功能研究的拓展。  相似文献   

5.
期刊论文题目的专业度可以从概念密度和语类混合现象两个维度进行考察。题目的概念密度具有学科间和学科内差异,题目的历年概念密度与期刊的历年影响因子显著相关,彰显了论文作者对新研究成果要旨和潜在读者期待的把握;语类混合现象主要出现在复合型结构的题目中,出现频率不高,但这不仅体现了学术自由度,更是一种展示成果亮点、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有效话语策略。从学术话语互文性和互话性特征可知,论文题目的专业度取决于作者的读者意识和对期刊刊文惯例的了解程度,旨在提升读者对新成果的认知体验,反映了作者在遵循特定话语社团学术规约的同时对新成果进行“抛砖引玉式推销”的努力,这是科学知识的社会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6.
使用模糊限制语是英语写作中常用的策略之一。由于对模糊限制语认识不足,国内作者撰写的实证性科技论文英文摘要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低于美国作者,并且种类比较单一,缺少变化。在摘要写作得体方面,国内作者要重视模糊限制语的作用,加强规范写作英文摘要的能力,提高论文被刊载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以Tang&John(1999)提出的作者身份类型为理论框架,通过自建学术语篇语料库来探寻不同学科作者在英语研究性论文中如何使用自我指称语并用其构建作者身份。在整理分析数据时使用了工具Antconc 3.2.4w和Spyder。研究发现软学科作者使用多样化的自我指称语形式,主要构建"研究过程重述者"身份,表明其在论文撰写中更关注研究过程;硬学科作者仅使用自我指称语的复数形式,主要构建"论文构建者"身份,表明其在论文撰写中更强调论文的结构与组织。  相似文献   

8.
话语权力关系体现在各种语篇中。基于科研论文中的模糊限制语的分析可见,话语权力是隐蔽的、被规约化了的,拥有权势和秩序的特性;同时权力斗争又无时不在,体现为争取资本的动态结构。模糊限制语正是权力关系运作的产物。它既反映出作者在这复杂权力关系中的弱势,同时又是有效应对这种话语权力不平等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9.
Hyland的元话语模式作为一种引导说话者/读者进行语篇理解和表达作者/说话者态度的手段,其可应用的领域十分广泛。本文尝试利用Hyland的元话语模式来分析美国总统布什离职演讲稿和奥巴马任职演讲稿,旨在通过元话语的使用及分布情况挖掘语类、语域对元话语使用的影响,以及元话语的使用对语类和语域在语篇中的体现以及达到各自演讲目的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使用总结性话语标记语与英语本族语者在使用上存在差异。这一差异,已经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及英语国家语料库(BNC)及相关的问卷调查体现出来。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使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中国学习者在写作中存在过度使用,过少使用及误用总结性话语标记语的情况。母语负迁移及顺应性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中国学习者在使用总结性话语标记语方面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教学中加强对总结性话语标记语的显性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期刊界的竞争愈来愈激烈.为适应新时期期刊编辑工作,保证质量,保证学术期刊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独树一帜,高校学报编辑应做好选题和组稿工作.组稿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选题计划的能否实现和学报质量的优劣.学报编辑素质的高低与选题、组稿有直接的关系.做好选题、组稿工作,要提高编辑的专业学术水平,拓宽编辑的知识面,提高编辑的创造能力、预测能力和社交能力.  相似文献   

12.
当前,学术论文语篇的研究集中于分析单一语类,如论文的引言、方法、摘要等,缺乏语类间的相关性研究。文章在Samraj(2005)对语类集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经济类英汉学术论文的摘要和引言这一语类集的结构特征和交际目的,探析了英汉两种语言论文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1)经济类学术论文的摘要和引言在语类结构和交际目的上相互关联,这种相关性在英文中更为紧密;2)这两种语类的结构特征在中英文中存在跨文化差异。从语类理论的视角开展对语类集和英汉论文语篇的对比研究这对增进我国学者的本土文化认同意识和积极的国际参与意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语料库量化分析发现,People’s Daily Online外宣新闻体裁具有强历时稳定性,具体表现为标题结构模式化,信息来源机构身份强化,事件描述宏观化、数据化,事件评论主观化等特点,倾向于构建强势传者,而受众则相对弱势。这种关系造成两种效应:一是在资源高度集中的信息传播中,双方关系虽不平等,但仍处于平衡状态,传播效度较强。但外宣受众参与不足会造成其对信息的相关性感受减弱,对此,可通过增加阅读引导性元素、事件描述的个体性事例、事件评论的社会性引语等策略提升传播效度。二是在资源开放程度较高的信息传播中,双方关系既不平等,也不平衡,传播效度较弱。对此,需通过弱化传者的机构身份、为受众提供发声和交流途径等策略满足受众对平等关系的诉求。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期刊论文中的英文信息可分为3类:英文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和单位;文后中文参考文献的英文著录;英文图题及表题.分别就科技期刊论文中这3类英文信息做了调查,并阐述了作者的观点:对于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科技期刊,有必要提供每篇论文的英文题名、摘要、关键词及作者姓名和单位,也可增加论文的英文图题、表题及图表中内容的英译,以及文后中文参考文献的英文著录;对于读者群主要为中文读者的期刊,增加这些英文信息既浪费了期刊有限的版面,又增加了编辑和作者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5.
体裁分析是研究论文摘要的重要手段。建立了航空航天中英文论文摘要各50篇的语料库,依据体裁分析理论,对比研究了中英文摘要宏观结构的各个语步,研究了英文摘要的语言特色,并探讨了中文摘要英译版语言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展现了航空航天论文英文摘要的语步模式为背景-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显示了英文摘要的语言特色,同时也揭示了中西学术文化的差异,以期对中国当前学术文化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英语学科学术论文属于特定的语篇体裁.从宏观架构说,荚语学术论文含引言、主体、结语三部分,且每部分均有其鲜明的结构特征,尤其是引言和结语,具有特定的语步/步骤模式.掌握这点,可以帮助提高论文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Sam raj语类集研究,对比英汉语言学各20篇文章的摘要和引言语步/步骤出现频率,并进行Ch i-square检验。结果显示:1)摘要中出现的"结论"和3个引言步骤英汉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引言中各步骤英汉出现频率相似;3)4个步骤使摘要和引言在语类集之间交互:其中3个引言步骤在英文语类集中一致性表现更为明显,而"目的"语步/步骤在摘要和引言语类中英文的出现频率都低于中文,文章对"目的"的"意会性"进行了讨论。从语类集的视角开展英汉论文语篇的对比研究能够促进跨文化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8.
依据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可以将1980年至2009年期间技术哲学元研究划分为缓慢起步期、蓄势待发期、加速发展期三个时段;对论文篇名进行主题挖掘,发现在三个时段中技术哲学元研究的热门主题呈现渐次深化的迁移趋势;355篇由国内学者完成的技术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合著率为30.7%;20多年来,通过师生、同事、同学之间的密切合作,东北大学形成了人数最多的技术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作者合作组群。  相似文献   

19.
狭义的“去安全化”是指将安全议题移出安全领域而置于常态政治领域的过程,而广义的“去安全化”则包括防止尚未被“安全化”的问题被“安全化”或“过度安全化”,以及防止已经被“安全化”了的议题被“超安全化”。广义的“去安全化”不仅是安全化的逆向过程,也是国家行为体通过创设以“和合共生”为核心的共同语境来建构适合双方的价值认同与合作机制的过程。把话语分析中的施事话语、价值认同和交往生态三个要素引入广义“去安全化”理论十分重要,而外交对接合法化和互文性则是分析广义“去安全化”理论在外交实践中的作用的重要维度。在美国等国越来越趋向于对中国实施全面安全化战略的语境下,中国需要重视广义“去安全化”的理论及其应用,打造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并被国际社会认可的规范性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