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aniel Kahnemanh和Amos Tversky的前景理论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发现,在风险决策中,人们在不同的概率水平下会发生偏好反转,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决策者在高概率和低概率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风险偏好性。文章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研究了风险决策这一特性,结果发现在收益条件下,中国被试与西方被试表现出同样的偏好反转;然而在损失情况下,两者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中国被试并没有明显的偏好反转。进一步分析发现,损失条件的低概率情况下,中国男性与女性表现出相反的选择偏好,中国的男性偏好损失风险小而损失金额大的选项,而女性则倾向选择损失较少而损失概率大的选项。这说明风险决策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有不同的风险偏好,且性别也会对风险偏好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旨在探讨时间压力对偏好反转现象的影响,研究中引入时间压力(无时间压力、有时间压力组)变量,并且在传统的标准偏好反转实验材料之外加入了极小概率博弈(L博弈),来探讨时间压力对偏好反转现象的影响.本次实验针对时间压力对偏好反转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选择任务中,当 H-S配对时被试在有时间压力下作出的选择比在无时间压力下的选择更加倾向于回避风险,而在 H-L和S-L配对中差异却不明显.在定价任务中,无论有无时间压力,H-S、H-L、S-L配对中被试的定价没有显著差异,都倾向于对风险博弈定高价.即是说,时间压力对偏好反转现象中选择任务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定价任务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针对“公司+农户”模式订单农业供应链中农户故意违约和农业气象灾害导致的供应不确定问题,采用均值—方差方法建立了风险偏好下的农产品提前采购决策模型。考虑了采购成本、农户关系建立成本、生产服务成本、缺货成本和库存成本之间的平衡,同时对农户的选择和签约量进行决策。多个不同规模的算例测试和分析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较好反映了气象灾害和农户故意违约对农户选择和签约量的影响,设计的算法能用于实际问题的求解;在不同的风险偏好下,农户的故意违约概率、违约强度和生产能力对农户选择和签约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风险偏好下,随着气象灾害发生概率、气象灾害强度、农户故意违约概率和农户违约强度的增加,签约量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4.
通过经济学理论分析可得,种稻大户生产经营决策,尤其是农业技术应用决策主要受其风险偏好影响,不同的风险偏好类型使得种稻大户农业技术应用决策行为差异明显。借鉴Rogers的创新扩散理论,将种稻大户的风险偏好分为3种类型,即风险偏好型、风险中立型和风险规避型。基于对江西省16个县1 077户种稻大户的调研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对影响种稻大户风险偏好的主要因素进行计量分析,旨在找出3种风险偏好类型种稻大户具有的异同特征。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政府应因"型"进行引导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5.
乡村创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基础。创业是一种较高风险的投资,农民的风险偏好水平是如何影响农民的创业决策呢?本文用BRET赌博性实验、DOSPERT综合报告和SOEP简单报告三种不同的方法,设计了一个客观与主观风险测度法相比较的分析框架,对中国西南地区669个农村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及风险态度测度和分析,采用Probit模型估计了风险态度与农民创业决策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代际差异”和“互联网使用”这两个变量对其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第一,BRET赌博实验法和综合报告法得出的高风险偏好者比例和风险偏好均值都远低于简单报告法的比例,这意味着SOEP简单自主报告法中被调查者有夸大其风险偏好的倾向;第二,风险偏好水平越高的农民,越可能选择创业,也越可能采用企业家方式创业;第三,不管是客观测度法还是主观测度法,都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都能较好地预测农民的创业行为。本文不仅验证了风险态度是预测农民创业决策的关键因素,而且对风险偏好水平的测度做出了方法论上的边际贡献。  相似文献   

6.
产品类型和感知风险对消费者属性同异选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期的情境效应研究发现,相同属性同异选择集下的消费者选择行为完全相反,这为同异属性选择集下的消费者选择研究留下了悬而未决的矛盾.文章利用情境模拟实验法,将感知风险和产品类型纳入整合的研究框架,从感知、风险规避和效用等方面研究消费者属性同异选择行为.研究发现,高感知风险下消费者对趋同产品的选择显著多于低感知风险情形,而低感知风险情形下对趋异产品的选择则相反.同时,感知风险和产品类型对消费者属性同异选择存在交互作用,在高感知风险下对实用品的选择情形中,消费者倾向于趋同选择;在低感知风险下对享乐品的选择情形中,消费者偏好作出趋异选择;在其他情形下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则不显著.研究结论弥合了属性趋同效应和知觉聚焦效应的矛盾,对企业的同异策略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广西民族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田野调查和MPL风险偏好行为实验样本数据,对贫困农户的风险感知、风险偏好与农业风险管理策略选择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贫困农户具有强烈的风险规避态度,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好对其风险管理策略选择均具有显著影响;风险感知越强、风险规避程度越低,贫困农户越倾向于采用事前风险管理策略,而风险感知越弱、风险规避程度越高,贫困农户则更倾向于采用事后策略应对风险;风险感知与风险偏好的交互效应进一步强化了贫困农户风险管理策略选择的事前事后差异。完善农业风险管理和实施精准脱贫,应采取积极措施提升贫困农户的风险感知水平,干预和缓解贫困农户的风险规避态度,建立贫困农户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订单农业在帮助签约户分担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下同时考虑了农业生产面临的多种风险,探讨风险态度异质性农户对具有不同类风险分担能力的契约属性偏好。利用江苏省11市368个养鸡户的风险偏好实验和契约属性选择实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从农户层面揭示了订单农业在帮助小农户应对生产、价格以及交易不确定性风险的相对重要性。研究表明:(1)由于固定价格条款在分担价格风险和防范企业隐性违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农户偏好程度高;(2)风险态度异质性在规模户中表现较为明显,随着损失厌恶程度相应提高,规模户对规避生产风险的契约属性偏好程度提高;(3)规模户和小户预期通过契约规避的风险类型存在差异,规模户对规避各类风险的契约属性关注度都较高,而小户主要关注规避价格风险的契约属性。因此在禽流感、非洲猪瘟等疫情频发的背景下,政府应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优化契约设计,切实保障签约农户利益以提高契约参与率。  相似文献   

9.
在独立私人价值(IPV)框架下,文章构建了投标者风险偏好非对称的第一价格密封拍卖模型.基于分布函数相同前提,对强、弱两种风险规避度情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风险偏好非对称的第一价格密封拍卖存在非对称均衡投标策略且风险规避度强者投标更为激进;若风险偏好对称,则存在对称均衡投标策略,且强风险规避水平上的投标更为激进;对风险规避强弱的对称与非对称情形投标策略进行排序;拍卖的非效率性可能出现在风险偏好非对称的密封拍卖中,而风险偏好对称的拍卖总是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前景理论,从框架效应的产生机制入手,同时结合模糊痕迹理论讨论框架效应影响下的航空机票乘客选择行为,分析不同框架对消费者心理效用的影响,并将其融入到航空收益管理容量控制模型中,并进行定量分析.同时,针对航空公司机票产品的设计与宣传,进行在线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乘客在购票决策过程中由于机票呈现方式的不同(即框架效应的影响),对相同等级相同价格机票产生的偏好反转现象,也使得航空公司实施收益管理产生偏差.  相似文献   

11.
在前景理论所构建的决策框架下,大多数投资者在获益阶段是风险规避的,而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好的,且对损失比获益更加敏感.本文根据前景理论构建实证模型,研究企业投资行为是否存在上述现象.结果显示,在不考虑融资限制和公司治理机制的情况下,企业投资行为与前景理论所描述的一致.在获益阶段,融资限制和公司治理机制的存在并不影响企业投资的风险厌恶态度,但在面临损失的情况下,公司治理机制的存在使企业不再显示非理性的风险偏好特征,而融资限制对其风险偏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风险偏好是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在考察风险偏好对企业创新影响的文献中,地区市场化异质性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实际上不同市场化程度地区的风险偏好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一致。使用人均彩票销售额作为风险偏好的代理变量考察不同市场化程度地区风险偏好对企业创新效率影响的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风险偏好体现为理性的“冒险精神”,这会提升企业创新效率;而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风险偏好则体现为非理性的“机会主义”,因而降低了企业创新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了非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但对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无显著影响;而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风险偏好显著降低了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而对非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无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对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与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4年CFPS的数据,实证研究金融素养对家庭风险态度以及两者对家庭商业保险参与的共同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素养的提升和风险偏好的增加不仅增加家庭参与商业保险的可能性,也提高家庭参与商业保险的程度;金融素养的提升和风险偏好的增加对于家庭参与商业养老保险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金融素养水平的提升能增加居民的风险偏好,即金融素养越高的居民,对风险的偏好程度越高;风险态度在金融素养影响家庭商业保险参与的过程中充当着中介的角色。据此,建议金融机构要针对性地开展金融知识教育,并降低学习金融知识的各种成本,同时保险公司应积极履行风险告知的义务,形成健康的保险市场。  相似文献   

14.
基于金融市场进入受限视角,分析农民获得农业保险补贴时的最优行为选择,并通过数理推导,证明了农业保险会对农民的生产决策产生影响,但并没有改变其风险偏好。研究发现:由于受有限理性、市场摩擦和市场失灵等因素影响,农民和保险公司会进入金融市场中跨度不同的封闭子集。因此,农民和保险公司会在各自的市场子集内对替代农业保险的其他风险规避方案进行评估。由于农民和保险公司仅在各自的金融市场跨度内对金融产品的正交投影进行定价,因此农户的支付意愿要低于保险公司的接受意愿。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有助于拉近农民和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估值的认知差距。因此,农业保险补贴仅通过改变农作物的自然收益率和农民对待边际风险的态度来影响他们的生产选择,这种影响应归因于农业保险补贴带来的更多收益机会,而不是农民风险偏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研究探讨了不同社会线索下风险决策的框架效应。实验一采用经典的"亚洲疾病问题"任务,验证决策中的框架效应,结果表明正面和负面描述下被试不同程度地倾向于选择风险性选项。实验二采用据"亚洲疾病问题"改编的"拯救水兵"问题和"拯救游客"问题,探讨不同社会线索下风险决策中的框架效应,结果发现框架效应消失,且在两种不同任务中被试选择倾向恰好逆转。  相似文献   

16.
在连续时间框架且股票价格服从几何布朗运动的情况下,以机构投资者的变现行为为例,研究了其不完全变现的最优控制问题,并利用最优控制理论中的极小值原理得到了最优变现策略的解析解.敏感性分析表明:最优变现策略由市场价格波动率、资产的流动性和机构投资者的风险厌恶偏好共同决定,需要投资者相机选择合适的最优变现策略.  相似文献   

17.
张维迎提出了资本型企业家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富人为什么优先成为企业家。但资本型企业家理论忽略了企业家的融资能力,一个没有融资能力的企业家不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家。临界资本模型将张维迎的财富选择和奈特的风险选择结合起来,并在自由择业及完美市场和经营能力是不可知的两个假设基础上建立,认为一个人的风险偏好和临界资本,而不是其经营能力,对其能否成为企业家具有关键意义。当启动资本小于临界资本时,一个人选择当企业家,临界资本越大,一个人当企业家的意愿越大;当风险偏好系数大于临界风险偏好系数时,一个人选择当企业家,风险偏好系  相似文献   

18.
家禽保险是一种专业化、市场化的风险转移和疫情损失分担手段,但我国家禽保险发展滞后。在对养殖户风险偏好测度基础上,将养殖户分为风险追求、风险中立和风险规避三种类型。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不同风险偏好下养殖户参保意愿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养殖户的风险偏好表现出较强的异质性,并对其家禽保险购买意愿产生影响;不同风险偏好类型养殖户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家禽保险企业应针对不同风险偏好类型养殖户采取差异化的推广策略和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9.
林业补贴是发展林业的一项重要财政手段,而林业补贴能否影响农户的风险决策呢?基于2014年浙江省建德和开化92户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测算农户风险态度即风险偏好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单因素分析法及序次Logit模型实证分析林业补贴对农户风险态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0%统计水平下,获得造林补贴农户处于高风险偏好程度的可能性是未获得造林补贴农户的2.46倍;相对于未获得抚育补贴农户,获得抚育补贴农户处于高风险偏好程度的可能性提高2.03倍。其他个体特征变量及家庭特征变量对农户的风险偏好程度均有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为解决Miles-Snow战略手段缺乏理论支撑的问题,建立、拓展并完善其战略理论—手段体系及其耦合关系。首先以战略环境为导向,对现有的各种战略进行战略理论—手段体系的重构与分析。为弥补该体系中Miles-Snow战略的理论空缺,依据风险偏好与效用函数理论提出"风险型战略理论"的设想。然后,对理论层面的风险偏好类型与手段层面的Miles-Snow战略类型进行现有类型的耦合。针对耦合中发现的类型缺漏,分别从2个方向和3种途径对风险偏好类型与Miles-Snow战略类型进行拓展,即从战略手段向理论拓展、从战略理论向其自身的镜像拓展、从战略理论向手段拓展。在战略理论层面,在现有的保守型、冒险型和中庸型3种风险偏好类型的基础上,补全了冲动型和超脱型2种风险偏好的拓展类型,从而得出了风险偏好类型的完整效用曲线簇。在战略手段层面,在现有的防守者、探索者、分析者和反应者4种战略类型的基础上,推演出成熟者战略的拓展类型。至此,建立起风险偏好导向的战略理论—手段体系的完整耦合关系。最后,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对组织的战略管理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