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概念整合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认知活动。Fauconnier及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被广泛运用于许多语言现象的意义构建过程,为研究各个层次的意义构建开拓了广阔的前景。文章以概念整合理论为框架,从意象的角度来论证诗歌意义构建的认知过程,分别运用概念整合的四种网络模式具体分析意象构建诗歌的认知过程。其主要目的在于证明概念整合在诗歌意义构建的认知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论证诗人运用意象构建诗歌意境的过程即是诗人压缩各种重要关系,整合各种意象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2.
意象作为诗歌中的重要元素,其翻译历来是诗歌翻译的重点和难点。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认知隐喻论提供了研究诗歌意象翻译的新视角。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诗歌意象是一种从始发域“象”映射到目标域“意”的概念隐喻,因此两种文化中是否存在对应的映射关系决定了如何来翻译诗歌意象。花是古典诗歌中的重要创作题材,从认知隐喻理论角度研究中国古代诗歌中花意象的翻译,归纳了五种诗歌意象翻译方法,分别为直译、直译加解释、变象达意、舍象取意和音译加解释,旨在为诗歌意象翻译提供借鉴,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语篇转喻是将认知语言学思想应用于文学鉴赏的崭新视角,认为文学作品是扎根于人类日常生活和语言现象。本文旨在语篇转喻理论视角下对李清照和埃米莉·迪金森诗歌意象进行剖析.为中西方诗歌意象分析提供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诗歌意象是诗人通过独特的情感活动从客观意象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自然意象是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诗歌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传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本文运用认知心理学模型:集合-理论模型、语义特征-比较模型、心理扫描-认知地图研究和意象的提取与再现研究,解读叶芝早期诗歌的单独意象:岛屿、树林、苹果花以及组合的意象;并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叶芝后期诗歌意象:石头、玫瑰、天鹅中的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神秘主义,揭示其中的认知因素、诗人情感和其爱尔兰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诗歌中的意象是客观物象与诗人主观情致的契合,同时也是具有符号性特征的特殊意义系统。诗歌语篇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语类,一方面,同其他语篇一样是概念、人际和语篇三大元功能结构体;另一方面,诗歌的语篇意义和概念意义从属于人际意义的表达。诗歌语篇的人际意义是否在形式层面得到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诗歌意象创造的成败。  相似文献   

6.
连贯是篇章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表层的衔接手段并非是语篇连贯实现的必要条件。语篇连贯的实现在很多情况下还依赖于人类的心智体验并受到深层的认知模式的影响和制约。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语篇,其连贯的实现大多需要受到非语言因素的支持。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一些理论如ICM、概念隐喻及当前语篇空间理论,来分析中英文诗歌语篇连贯的构建及解读。  相似文献   

7.
隐喻是伴随着人类思维而产生的一种认知模式。利用意象图式和概念整合理论分析杜甫诗歌中的意象,解析杜甫诗歌的认知模式,有助于从隐喻的角度厘清杜甫诗歌中意象和隐喻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为理解杜甫诗歌提供一个合理的解读模式。  相似文献   

8.
诗歌中的语音衔接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篇的衔接在语篇的不同层次上有所反映。本文从语音的层面上探讨衔接在诗歌中的表现形式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旨在了解语音衔接手段在诗歌中对语篇衔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隐喻象似性是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借助第三物隐喻达到符号与对象的象似。概念整合理论能解释各个层次意义构建的认知活动。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了宋凯西的《迷失的姐姐》中隐喻象似性的认知运作过程,为意象诗歌的认知构建提供了理据。读者对诗歌中中国传统妇女形象和移民海外的迷失形象的认知跃然纸上。因此,用合成空间理论解释隐喻象似的认知运作机制,能够拓展诗歌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诗歌作为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形式,其语言文字只是表层现象。从认知视角来看,具有共同认知机制的象似性和隐喻性不可避免地存在诗歌之中,并影响着诗歌中文字、意象、概念等的构建。基于Peirce的象似性理论及Lakoff等人的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了认知视角下象似性和隐喻性在建构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中的运作机制和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是创新的提倡者。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认为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是对待其他国家经验教训的正确方法 ,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和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内容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观念创新。在创新中必须要处理好破旧与立新的关系 ,坚持独立自主 ,动员全社会力量 ,坚持“三个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对于党的自身建设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美国是现代意义上的反垄断法的发源地,又是一个典型的信奉实用主义哲学的国家,在反托拉斯法领域的价值目标取向的不断变化体现出强烈的实用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3.
论学术自由在美国的制度化历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8世纪以来,美国学院和大学先后面临科学与神学、科学与财富、学术与政治的冲突,为学术自由在美国的发展提供了现实需要。学术自由在美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殖民地学院的信仰自由、学术自由思想的移植与学术自由制度化三个主要阶段。美国大学教师和大学教授协会为推动学术自由的制度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美国在 2 0世纪越南战争中的失败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其中 ,既有美国决策制定和战术安排失误的因素 ,更有北越政府深得民心并誓死保家卫国的因素 ,还有南越政府丧失民心从而节节败退的因素。同时 ,中苏两大社会主义国家对北越人民抗敌斗争的大力支持 ,也是美国在越战中惨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美国跨国公司政治行为的目的是为接近并影响权力以获取经济上的利益。它对美国政治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有助于促进议会制度的运转,有助于弥补选举中政党功能的局限性,有助于政企互动,有助于政府在国际、国内两个层次达成施政目标,有助于美国政府缓和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17.
美国政府宪政危机表现于政治体制结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权威与自由等多个方面,它的本质是国家行政权力的过度扩张对宪政制度造成的危险与其政治经济功能不足之间的矛盾所引发的合法性危机.西方法治社会的政治传统为解决这一危机提供了强大的理论资源,通过追溯先贤的理论而提出的"民主制行政范式"因此成为克服宪法危机的合理进路选择.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多民族的国家。美国存在多种多样的利益圈。随着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利益集团对美国联邦政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现从interest group一词的由来、学者们对利益集团下的定义和利益集团与美国政党的关系等方面来探讨利益集团的定义,以期对利益集团的定义做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9.
冷战后,美日同盟与美韩同盟从冷战结束之初同时弱化,发展为世纪之交"一强一弱"(美日同盟强、美韩同盟弱),而经过韩国李明博政府和日本鸠山内阁时期强弱态势的短暂逆转,自2010年中开始,两同盟出现冷战后的首次同步强化态势。地区冲突爆发是两同盟同步强化的直接诱因,美日韩三国安全政策趋向统一是决定性动力,日韩两国的国内政治形势则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两同盟同步强化,加剧了朝鲜半岛的战争危机、东北亚地区的战略紧张和军备竞赛危险。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已经恢复世贸成员国的身份,正在履行WTO缔约国的职责之际,作为我国产业组合中朝阳产业的信息产业将如何发展?通过对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日美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发现我们可以在政府宏观指导,技术创新,开拓市场等方面有所借鉴.在规划21世纪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时,我们不妨汲取这些经验,根据中国具体环境制定切实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