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改变世界、穿越繁荣与宁静的距离陆地的尽头,海洋的开端热带雨林地处热带地区,占地球陆地面积7%,是全世界最关注的环境区域。它存在两方面重要的作用:一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产,二是可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同时通过光合作用为人类生存提供大量氧气。海南拥有热带雨林之世界上珍贵的  相似文献   

2.
时间:2006年2月1日星期三地点:澳洲凯恩斯热带丛林天气:阳光普照听导游叔叔说,土著人才是澳洲的真正主人。今天,我们来到热带雨林探望他们。我的心情又紧张又害怕——土著人是什么模样呢?我带着一大串疑问来到热带雨林里。土著人长得黑  相似文献   

3.
如果我们把公司比作“热带雨林”,就可以想象自己以及公司里的同事是生存在其间的各种动物,而在脑海里自然会将上司和“大象”画上等号。我们与他们朝夕相处,被他们吸引、领导、管理、驱使,但不可否认,我们有时也在梦想,能够偶尔也牵着大象的鼻子,让他们按我们的想法去走!  相似文献   

4.
木男 《今日南国》2006,(16):61-63
珍妮·古道尔,世界著名的动物行为学家,20世纪最具传奇色彩的女性。她26岁就来到坦桑尼亚热带雨林中,对黑猩猩进行了为期38年的野外考察。她的突破性研究改变了人类学的历史。她被人们称为“行为科学中的爱因斯坦”、“地球母亲”。仅有中学学历的她被剑桥大学授予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5.
亚马孙森林游地处拉丁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的密密丛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至少已经存在了1亿年之久。亚马孙热带雨林占全世界热带雨林的1/3,比整个西欧还大,主要分布在巴西和秘鲁。亚马孙热带雨林蕴藏着全球一半以上的动植物种类,生产的氧气约占世界总量的1/3,被称为"地球之肺"。几百年来,亚马孙热带雨林一直是探险者心驰神往之地。上世纪80年代初,多数游客到巴西来,主要是为了享受这个国家迷人的海滩。然而进入90年代以来,"绿色浪潮"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过程中出现的重要新群体,为社会提供了独特的媒介资源。他们与城市人的融合不可避免地受到主流媒体的影响。主流媒体对农民工的表征与城市主流社会心态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文章选取了从1983年至2009年的26年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涉及农民工、农民、城市人的小品,通过对三者的对照分析来考察主流媒体对农民工的表征。研究结果显示,春晚小品在农民工的表征模式中最主要特征为:农民工作为个体客居于城市中、以打工的状态而存在,其地位处于城市人之下,并无改变现实的权利,即处于一种"边缘状态";他们与城市人保持着和谐相处、互相妥协、维护与服从的关系;同时,他们身上并未改变的是与农民相似的传统人格——老实、简单、淳朴、善良。文章还探讨了主流媒体对农民工表征的变迁及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历史因素和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怡筠 《社区》2009,(26):60-60
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最近.日本出现了一个新名词——“草食男”。他们就像食草动物一样,友善、温和,但在婚恋关系上却总少了些男子汉应有的主动,所以他们最大的特征就是不会积极去追求恋爱或性爱方面的事情.而喜欢保持不温不火的步调和女孩子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王晓云 《华人时刊》2009,(12):84-85
在印度尼西亚的东部有一片沉睡了几千年的热带雨林,那儿住着仍然过着石器时代生活的原始人。他们钻木取火,同类相食,甚至像鸟儿一样住在高高的树上。这个与世隔绝的王国平静地过着自己的日子,直到1960年左右,印度尼西亚政府想起了这块宝地,给了它一个新的名字——伊里安查亚……  相似文献   

9.
马来西亚地处赤道,高温多雨,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气温在23~33摄氏度之间,常年青山碧水,繁花似锦,风光绮丽,果香四溢,森林覆盖率达75%。近年来旅游业蓬勃崛起,成为支柱产业。同时,马来西亚以热带农业和采矿业为主,盛产橡胶、棕油、胡椒,锡产量居世界前列。由于电子工业、汽车装配、石化、纺织等工业发展迅速,马来西亚已成为亚洲重要的新兴工业国家。因为工业迅速发展,现在有人称马来西亚为亚洲的第五条龙。  相似文献   

10.
阿俊 《可乐》2011,(2):50-51
2006年9月初,巴西生物学家塞雷奥博士率领一支六人考察队,深入亚马逊热带雨林腹地,调查那里的蜘蛛。一个多月后,考察队返回。10月21日下午,他们到达雨林的边缘,这里有一条弯弯曲曲的道路连通外界。地势相对较平缓,他们很快支起三个帐篷,并将运行李等物品的两匹马拴在旁边。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青岛实施的蓝色跨越战略的基础上,对橡胶谷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产业选择、能力建设进行重新思考,认为,橡胶谷发展应从推进产业成长、提升我国橡胶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发展、融入地区发展战略的两大职能着手,进行自身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拟定总体发展思路,全面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空间布局和重大项目.  相似文献   

12.
论题利用随机前沿方法,分析“产业化、集团化、股份化”背景下的海胶集团天然橡胶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内部差异。研究发现:2006—2008年海胶集团分公司天然橡胶生产技术效率平均水平为0.61,集中在0.5—0.7之间;传统生产要素仍然是天然橡胶产量增长的主导因素,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贡献相对较小。分公司的技术效率存在一定差异,西部比中部、中部比东部分别高出约5%;地理位置处于拥有分公司较多的市县境内的,其生产技术效率水平相对较高,橡胶主业突出的分公司技术效率也较高。提高技术效率,有待于增加投入,优化投入产出关系,加强基地管理和提高天然橡胶产业集中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天然橡胶干燥生产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以橡胶初加工自动化生产线为背景,设计了基于可编程序控 制器( PLC)的橡胶干燥生产卸胶工序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根据卸胶工序的工艺控制流程设计了电气元件布置图,给 出了多工作方式的编程思想,基于三菱PLC设计了其外部接线图、I/O地址分配、PLC顺序功能图等。仿真实验证明该 电气控制系统运行平稳,很好地满足了干燥生产卸胶工艺的自动控制要求。该设计方案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在实际天然 橡胶干燥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多孔橡胶粉改性沥青降噪路面材料吸声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多孔橡胶粉改性沥青路面降噪吸声特性,利用驻波管分别对30mm、40mm、50mm厚,孔隙率为20%的多孔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试件和孔隙率为4%的普通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了不同频率下吸声特性试验.分析了试件厚度、声波频率、材料、孔隙率、表面形态等对试件吸声特性的影响及材料吸声机理,并按1/3倍频测定了不同情况下材料的吸声系数.研究结果表明,随试件厚度的增加吸声系数增大;随入射声波频率增大,材料的吸声系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多孔隙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试件比普通沥青混合料试件吸声效果明显提高.因而证明,用多孔隙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铺筑路面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橡胶组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疲劳寿命预测和评估在橡胶组件设计过程中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根据天然橡胶材料特性和失效准则提出了ε-N预测方程,基于氧化铈填充硫化天然橡胶在不同应变幅值下的疲劳试验数据,对疲劳方程进行非线性拟合求出参数,然后对氧化铈填充硫化天然橡胶材料试件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预测曲线与试验数据拟合良好,预测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在对天然橡胶的供求研究中,一般的回归模型不能很好地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拟合。本文应用单位根检验,对1991-2012年中国天然橡胶消费量、供给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天然橡胶年均价和橡胶制品出口金额等非平稳数据进行取对数和差分处理,在保证数据平稳性的基础上对中国天然橡胶供求系统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并建立VAR模型。通过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对中国天然橡胶供求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冲击响应分析,这对影响因素的影响力度确认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合成橡胶的国内外市场供需、消费及进出口情况,应用“机会窗口”理论和指数平滑法预测出未来合成橡胶发展的市场闭合时间,并以近年大力发展特种合成橡胶的4家上市企业的资本运营情况为代表,分析我国合成橡胶发展投资的机会及风险.认为:现在是我国合成橡胶产业发展的成长期,市场总体需求旺盛,进入行业有利可图,但在投资项目及厂址选择上不可盲目介入.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硫化天然橡胶疲劳试件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发现:随着应变幅值的增加,无论载荷是单轴还是多轴状态下,橡胶材料结晶含量随着载荷幅值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依据国内1991-2010年天然橡胶消费量、天然橡胶进口金额、天然橡胶进口量、轮胎销售额、天然橡胶单产的数据,利用EVIEWS3.1软件建立国内天然橡胶需求、供给模型.根据模型使用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方法,预测未来10年中国天然橡胶的需求趋势.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印刷机中普通胶辊由于胶辊扰度造成印制品厚薄不均的问题,以中高度法原理为依据,提出了将中高度曲 线方程解析成以时间为变量的函数,用单片机计算和控制中高机运动,设计了以单片机、交流伺服控制器、变频器和磨头 等构建的一个数字控制系统为核心的胶辊数字中高机。应用结果表明数字中高机可安装在普通车床上实现中高胶辊的 加工,且中高曲线和中高度可任意设置,设计简便实用,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